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一)

信息来源:县脱贫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20 09:52 【 字体:

 基本概念

01“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另外还要实现安全饮水有保障。

02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03“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04“八个一批”主要内容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健康扶贫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

05三大帮扶体系

三大帮扶体系是指省属国有企业帮扶体系、高教系统帮扶体系和医疗卫生系统帮扶体系三大帮扶体系。

06“三率一度”

“三率一度”是指“综合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群众认可度”。

07“四个不摘”

“四不摘”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08“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09“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0“两个维护”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1“三落实”

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12“三比一提升”

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提升脱贫质量。


政策问答

Q:贫困发生率如何计算?

A:县贫困发生率=全县当年年末剩余贫困人口数÷全县农村户籍人口数(2014年末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数据)×100%;村贫困发生率=全村年末剩余贫困人口数÷全村当年年末总人口数×100%。

Q:“建档立卡户”与“贫困户”有什么区别?

A:“建档立卡户”包括建档立卡系统中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返贫户、新识别户。“贫困户”不包括“建档立卡户”中的已脱贫户。

Q: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A: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Q: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组织监督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主要负责管理和运营集体资产,收益归村集体组织成员共享。由县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登记,在村两委监督下,设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或监督小组,建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负责村级集体资产的清理登记、投资运营和收益分配工作。

Q:什么是易地扶贫搬迁?

A: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现状、实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

Q:易地扶贫搬迁的适用对象是哪些?

A: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Q: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都需要签订哪三项协议?

A:搬迁对象确定后,要与移民办签订三项协议:搬迁安置协议、就业脱贫协议、旧宅腾退协议。

Q: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有都哪些?

A:(1)集中安置:在安康市中心城区、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内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集中安置率必须在80%以上。(2)分散安置:指经镇(办)政府和县(区)住建、国土、移民等部门许可后,在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区域自建安置房。也可通过合户或投亲靠友购房安置,分散安置率控制在20%以内。(3)“交钥匙”工程: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农村特困户,由政府统一建房或与镇村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结合进行安置,实现住房兜底保障。

Q: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的面积有何要求?

A: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住房面积严格执行以户为单位,人均最大不超过25㎡,人均最小不能低于10㎡。

Q: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如何筹集?补助标准是什么?

A:十三五,我省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安置房补助资金,集中安置的每人2.5万元,分散安置的每人1.5万元;旧宅基地腾退奖励性补助资金,按人均1万元标准补助到县,由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搬迁户旧宅基地情况和面积、旧房结构及面积等因素,制定具体到人的差异化补助标准,可与安置房补助资金一并兑付(核算)到位。

Q:教育支持脱贫扶持对象有哪些?

A: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户家中在校贫困学生。

Q:针对贫困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A: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有5大类:一是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二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三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四是中职教育“一免一助一补”;五是高等教育资助。

Q:什么是学前教育“一免一补”?

A:普惠:指免除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特惠:对学前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年750元。

Q:什么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A:普惠: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国家教科书费;特惠: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将非寄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标准每生每年小学500元、初中625元。
Q:什么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

A:普惠: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对在公办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按照同类公办普通高中的收费标准减免学费。特惠:对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平均为2000元/生·年(贫困1500元/生·年;特困2500元/生·年)。

Q:什么是中职教育“一免一助一补”?

A:中职免学费:对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高出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中职国家助学金:一、二年级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中职扶贫助学补助:陕西省户籍新入学且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建档立卡家庭中职学生,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

Q:什么是高等教育资助?

A: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办理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办理最高不超过12000元的贷款。高校国家助学金:特别困难学生每生每年3500元,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500元。陕西省高校精准资助政策(与高校国家助学金不重复享受):在陕西省地方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的大学本专科学生,每生每年发放6000元的助学金生活补助。高职扶贫助学补助:具有陕西省户籍新入学且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建档立卡家庭的高职学生,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泛海助学金:2016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高考学生,在国家统招计划范围内被高等院校正式录取的成绩优秀者(提前本科批次录取的军事院校学生、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等享受国家免费和补助政策的学生除外),每生补助5000元。

Q:“雨露计划”补助对象及标准?

A: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院校教育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其家庭每年均可申请扶贫助学补助资金。学生无论在何地就读,其家庭均应在户籍所在县(区)扶贫部门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申请扶贫助学补助,所需资金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补助资金应通过一卡通(一折通)直接补给贫困家庭。接受技工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符合条件的可由各技工院校申报,享受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

Q:生态补偿扶持对象是哪些人?

A:生态补偿的主要措施是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其扶持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Q:生态护林员的补助政策标准是多少?

A:生态护林员每年人均管护补助费4800元,月管护补助费400元,按月发放。

Q: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可以享受的就业扶贫政策有哪些?

A:一是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二是公益性岗位工资补贴;三是见习补贴政策;四是免费职业培训及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五是“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扶贫补助;六是新社区工厂扶持政策;七是就业扶贫基地奖补政策;八是一次性创业补贴;九是创业担保贷款等。

Q:新社区工厂扶持政策标准是什么?

A:新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半年以上的,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新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数10%的,享受场地租赁费、水电费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新社区工厂投产即可按规定享受"以工代训"培训补贴。

Q: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的就业培训政策有哪些?

A:一是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二是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

Q:农村低保对象审定条件是什么?

A:持有当地常住户口,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低于3990元,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规定条件的家庭。

Q: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是多少?

A:农村低保采取分档补差的方式进行补助,原则是低保家庭核对的收入加上政府补差(低保金)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Q:什么样情况可发放临时救助,临时救助的标准是多少,由谁发放?

A: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家庭;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家庭成员身患疾病维持基本医疗、接受非义务阶段教育等原因,导致生活必需支出费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家庭;县级政府规定的因其他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可申请临时救助。补助标准:原则上按当地1至6个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50元/人•月)由县区民政局确定。小额的临时救助可在镇办申请发放;大额的临时救助由县区民政局审批发放。

Q:哪些人可列入农村“五保”对象?

A:持有农村户口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可申请农村特困人员(五保)待遇。

Q:“五保”人员补助标准是多少?

A:农村特困人员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情况,集中供养基本生活费5800元/人·年,分散供养养基本生活费5300元/人·年。

Q:按规定,到多大年龄可开始领取高龄补贴?

A:凡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享受高龄补贴。

Q:高龄补贴标准是多少?

A:高龄补贴具体标准分四档,其中:年满70—79周岁的老年人50元/人·月;年满80—89周岁的老年人100元/人·月;年满90—99周岁的老年人200元/人·月;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0元/人·月。

Q:残疾补助共分几类?

A:残疾补助共分两大类。分别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Q: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是多少?

A: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对未满18周岁(不含18周岁)的困难残疾人100/人·月;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的困难残疾人60/人·月。

Q: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是多少?

A: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按残疾级别分二个档次。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

Q:哪些残疾人可以享受残疾人补贴?

A:具有安康市户籍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中生活困难的贫困残疾人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已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残疾人;2.属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一、二、三级残疾人。

Q:社保补助标准是多少?

A: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60-69岁103元/人·月,70-79岁113元/人·月,80-89岁123元/人·月,90-99岁以上133元/人·月,100岁以上143元/人·月。从2018年1月起,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农村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由政府每年为其缴纳50元保费;2018年11月12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不划分农村和城镇户籍,不强制缴纳或补缴养老保险费,直接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月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Q:医保扶贫“三重保障”是什么?

A:医保扶贫“三重保障”是指基本医保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大病保险保障、医疗救助保障。“三重保障”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报销顺序按照基本医保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含补充医疗保障)依次进行。其中,基本医保报销限额22.5万元;大病保险报销无封顶线;医疗救助为兜底保障。原则上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任何一重报销达到80%以上的,不再启动后继报销。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达不到80%的,纳入医疗救助按比例报销,经三重报销后,比例控制在85%以内。                 

Q: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标准是什么?

A:建设规模不少于 60平方米;村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且“四室分离”;村卫生室原则上配备1 名或1 名以上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不具备医生配备条件的,由镇(办)卫生院选派医生定点服务。经县级卫健局认定,相邻两个贫困行政村,总人口不超过1000 人,服务半径不足5 公里的,原则上联合设置卫生室;距离镇(办)中心医院5 公里以内贫困村(行政村),原则上可以不设村级卫生室,由镇(办)卫生院代为服务。

Q:农村危房的标准是什么?补助标准是什么?

A:农村危房大体分为A、B、C、D四类,目前重点扶持的是局部危险房屋级别的C类和属于整体危房的D类。具体由住建部门鉴定。

Q:农村危房的标准是什么?补助标准是什么?

A:农村危房大体分为A、B、C、D四类,目前重点扶持的是局部危险房屋级别的C类和属于整体危房的D类。具体由住建部门鉴定。

补助标准是:C级危房补助标准每户1.5万元左右;D级危房补助标准每户不低于2.58万元。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