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17期(总第139期)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脱贫办 发布时间:2019-10-10 15:54 【 字体:

★本期提示★

 

○郑小东主持召开脱贫退出研判推进会

○平利全力做好精准脱贫退出工作

○城关镇:严把三关全力做好脱贫退出工作

○洛河镇:三个专班抓好脱贫退出

○老县镇:开展“我们的新民风”暨扶贫扶志村村讲活动

○叶荣平:自力更生斩穷根 脱贫光荣摘穷帽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郑小东主持

召开脱贫退出研判推进会


10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郑小东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主持召开脱贫退出研判推进会,听取全县户退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如刚,县政府党组成员牛镭参加会议。

  

县脱贫办首先汇报了全县户退出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办、老县镇、长安镇、城关镇负责人分别围绕脱贫退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郑小东指出,脱贫退出工作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是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和体现,全县上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当前的脱贫退出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他强调,一要每周定期召开全县脱贫退出研判推进会,及时跟踪掌握各镇、村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和问题,指导好全县扎实有序推进工作。二要坚持高质量脱贫标准,严格按照工作导引要求,压茬推进各项工作。要按照年初脱贫退出目标任务,确保每户都能稳定脱贫,高质量退出。三要规范退出程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按照脱贫退出的工作程序要求,精准指导各镇村制定每周工作方案和重点,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四要抓好20项清零成果巩固、扶贫动态管理、数据信息核准等当前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五保、低保户的退出认定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曹世林)


平利全力做好精准脱贫退出工作


为高质量完成1.64万人脱贫、69个贫困村出列和整县脱贫摘帽减贫任务,平利县早动手、强统筹、抓落实,严格按照“三比一提升”行动要求,全力抓好脱贫退出各项工作。

压实责任,尽锐出战抓退出。以严格落实“总队长”制为核心,压实县指挥部、行业扶贫、督查暗访、联镇包抓、帮扶部门、镇级主体、驻村四支队伍、帮扶干部等各级责任。脱贫退出启动以来,全体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下沉一线了解情况,深入镇村督查督战,现场研究并解决突出问题,以上率下推动责任落实。137个村总队长严格履行所负责村脱贫攻坚任务落实牵头抓总职责,每周蹲村工作不少于2天;各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2个工作日,同时派出更多干部人手,到村到户参与总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每周召开领导小组周例会,研判各镇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县脱贫办为镇村和行业部门每周提供工作导引提示,明确工作重点、步骤、时间节点。

坚持标准,严把质量抓退出。分层次组织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退出工作培训会议,就退出标准、退出程序、方法步骤、时间节点等方面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专题业务指导,要求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政策、标准、流程和时间节点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退出工作。同时收集整理脱贫退出工作容易出错问题和隐患,汇编《脱贫退出工作100问》,明确各类问题解决路径,减少工作失误。印发《平利县贫困退出操作规程》和《户脱贫村出列时序表》,明确退出程序、步骤、时间节点,确保脱贫退出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群众认可。

强化督导,从严从实抓退出。成立督查督办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4名干部组成6个入户督查组,深入全县11个镇137个村开展蹲镇入户督查。抽调12名干部成立4个反馈问题整改督办组,重点围绕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各督查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办,及时发现并解决整改不力、督查不严、责任悬空、程序不严、落实不力等问题,确保严格对标国家标准,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张华)


城关镇:严把三关全力做好脱贫退出工作

 

脱贫退出是对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成效的检验和考核,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城关镇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严把标准关、程序关、质量关,有条不紊的开展贫困户脱贫退出暨动态调整工作。

严把标准关。构筑以总队长为“主心骨”、四支队伍为“主攻手”的坚强战斗集体,对标退出程序,进行统一退出业务培训,对标“两不愁三保障”,锁定退出目标。镇脱贫办根据脱贫退出时间节点及内容,向脱贫攻坚总队长、各村印发退出工作任务导引和操作规程统一标准,规范工作要求,在脱贫退出工作中形成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推进。

严把程序关在脱贫退出暨动态调整研判、评议过程中,严格对标“576”标准,按照退出指标认定的标准和程序,逐一到户研判、核准信息,召开脱贫退出研判会和评议大会。

严把质量关在脱贫退出评议过程中,镇作战部成立脱贫退出业务指导组,分片区到村指导,规范退出佐证资料。并组织召开2019年贫困户脱贫退出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资料集中评审会,对22个村脱贫退出暨动态调整工作程序及资料进行会审,意见反馈,确保各村能够高质量完成脱贫退出工作。(袁宝)



洛河镇:三个专班抓好脱贫退出


2019年脱贫退出工作启动以来,洛河镇以“三比一提升”行动为抓手,严把标准、精心部署、稳步推进,用三个专班确保脱贫质量和成效。

业务专班抓指导按照“先培训后工作、先学习再入户”的工作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召开业务培训会,对上级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 学习解读,明晰工作思路和时序节点;由镇脱贫办统一收集各村脱贫退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衔接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并及时解答回应,将工作导引及时印发到村到人,统一指导,确保口径一致,标准一致。

作战专班抓落实。由各村总队长牵头,调动各级帮扶力量下沉一线开展攻坚,细化任务到人、明确时间到天;在村镇研判、民主评议过程中,严格按照“57”标准和操作规程,逐户研判、逐户介绍、逐户评议;组织帮扶干部分组包片开展入户调查、核实认定、政策宣传等工作,作战队每日汇总调查掌握的指标达标、政策落实、满意度等情况,并对疑似问题再研判。

督查专班抓提升。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别带领三个督查组,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入户走访等方式,以达标情况、佐证资料、相关程序为重点,巡回11个村检查指导;各村坚持问题导向,对自查发现和县、镇督查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举一反三,确保工作成效得到提升。(王隆)


老县镇:开展“我们的新民风”暨

扶贫扶志村村讲活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好好干活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干等着政府送小康是大错特错的......”。近期,平利县老县镇组织11支新民风宣讲队利用村民小组会、院落会、道德讲堂等形式在各村不留死角的巡回开展“我们的新民风”暨扶贫扶志村村讲活动。

宣讲队伍中不光有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村干部,更多的是脱贫群众,通过自身的奋斗故事感染着每一个人。在宣讲活动中,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精准扶贫理念,全面提高扶贫政策知晓率,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宣传帮扶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家庭和自身种种困难,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感人事迹,提高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凝聚帮扶合力,提振脱贫信心;宣讲贫困户战胜困难、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脱贫故事,教育群众、激励群众,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增长脱贫智慧。

“以前部分群众对政策了解不清,对生活缺少信心,物质还没有富思想先“贫穷”了,缺乏脱贫奔小康的骨气和志气”,老县镇木瓜沟村驻村干部介绍说,“现在好了,从根上“治穷”,从源头“治贫”,让更多的群众从“游手好闲”转变为“干事创业”,从“打牌酗酒的生活状态”转变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在该镇开展宣讲活动23场次,覆盖11个村、1个居民社区,受众2000余人。听完宣讲的群众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要在脱贫攻坚中彻底摒弃“等要靠”思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王焕然)


叶荣平:自力更生斩穷根 脱贫光荣摘穷帽


凌晨四点,天微微亮,利索的起床做完早饭,喂饱牲畜,别上漆刀出门,五点就得赶到林子,割漆这件事是半分也耽误不得。太阳下山,天色渐暗,回家吃一顿饱饭,换下早已被树干磨破的衣裤,叶荣平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今年55岁的叶荣平是洛河镇莲花台村贫困户,家住“马鞍垴”的他得走10余里山路才能见到公路,早些年,老叶也想讨个老婆,可却没人愿意嫁给头顶“穷帽子”的他。近几年精准扶贫以来,周遭的乡邻陆续搬走,剩下老叶一人单门独户。

在挣脱贫困牢笼的道路上,老叶从来都不安于现状。早些年村里提倡种经济林,村民们抱怨道:好好的庄稼地不种粮食改种树,不是闹着玩吗?可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叶却毫不犹豫地把家里5亩承包地改种了漆树,同时开始跟着漆匠师傅在深山老林里长年累月学割漆,这5亩漆树林也就成了老叶发家致富的全部希望。可是漆树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老叶只好外出务工,没有文化缺乏技能的他,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苦力”钱,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

2015年,老叶被评选为贫困户,对于自己头上这顶“穷帽子”,老叶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自己好手好脚的,没能把自己日子过好,成了贫困户,我觉得丢人”。或许是内心的自尊心“作祟”,对于帮扶干部的工作他始终有些抵触,村里安排的交钥匙房,他迟迟不肯入住,成了村里脱贫攻坚工作的“老大难”

为了让老叶如期脱贫,帮扶干部陈刚“三顾茅庐”,拉着老叶说政策、讲道理、做规划,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还给他找了份保洁的“工作”--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在大家的努力下,老叶敞开了心扉:“感谢国家政策好,让我们这些大山里的人也能住上新房,还给我找事情做,房子我会按时搬,我虽然50多岁了,但好脚好手,还能做活,能养活自己,不想给国家找负担,公益性岗位,你们给现在那些比我更需要的人吧!”,为此,工作队给他重新制定了脱贫规划:参加技能培训,发展茶叶和魔芋。

“种了一辈子地,没想着种魔芋门道这么多,难怪以前种的魔芋产量低还爱烂,这次回去的要重新把我的魔芋地整一整了”,参加完在村委会举办的农6业种植技能培训会,老叶收获满满。

今年6月,再次到老叶家,他兴高采烈的向我们分享今年的成绩,“今年我的3亩茶园开采了,挣了3000多,魔芋现在长得特别好,年底估计能挖2000斤,我今年还要割一些生漆,估计能卖一万元,总的收入能过两万,脱贫没问题。”

在村里召开的二季度道德评议会上,老叶被评选为自强标兵。可他却因为赶着割今年的新漆缺席了表彰大会。8月初,老叶搬进了新家,“政策好,干部帮,我更要加油干,争取早点甩掉穷帽子”,接过“自强标兵”奖牌和奖品,老叶在新房前笑开了花。(朱东)

| 责任编辑: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