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平利三合(作者:黄淋)

信息来源: 作者:黄淋 发布时间:2017-07-14 17:17 【 字体:

一年多的扶贫驻村工作随着今早接受最后一次市级检查而结束。

此刻,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没有期望中的“归心似箭”,却是多了一份不舍和牵挂。究竟是不舍什么?又牵挂什么?我问自己,却没有答案。尽管想悄悄的离开,但还是有乡亲们来送行,说的最多的还是“黄书记有空常回来……”,我想,一定会的。

前两天又上了一趟山,去了贫困户陈世海家,为他换了新的帮扶联系卡,想起第一次上山的情形,仿佛就在几天前,并不远的山路走了很久,体重过大,虚汗直冒,中间不知道歇了多少回。给老陈又送去了些米面,问了问他媳妇的病情,看了一圈家里养的牲畜,嘱咐了几句就下山了,没说离别的话,因为新书记过两天就又会来看他,对于贫困户来讲,不需要记住谁,知道为了谁就行了。

下山后又看了看那对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再过一阵子他们就能搬进政府新盖的房子,作为五保户和残疾人,政府每年补贴,还有给他家搞的产业,够生活了,大哥经常说 “感谢政府感谢党”,现在的我,对这句话有无比深刻的感受。带去的衣物被褥都留给他们了,不是念想,是一点点能捂住的温度。

这几天村里的大狼狗都卧在门前,女儿给它起名字叫铃铛,喂也不吃,赶也不走,你去哪儿,它去哪儿,这家伙通人性,要不是体格有点大,老婆不同意,不然真有想带它回家的冲动。

食用菌一期菌种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了,看着当初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的八个菌菇大棚,内心还是有点小激动。养牛场的初生小牛在草地里肆意撒欢,看着让人欢喜。

还有什么呢?

对了,还有书记和村主任的帮助和情谊,记到心里,融到情里。

车已经过了柞水隧道,离一个“家”近了,离另一个“家”远了……

再见,平利

再见,三合,我会回来!

(此文发表于2017年5月18日《安康日报》)

| 责任编辑:吴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