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向“新”行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陈力 吴兵 发布时间:2024-04-25 09:43 【 字体: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平利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营造科技创新“好生态”,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创新平台强动能

3月初,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平利分中心揭牌。据悉,该分中心启动运营后,加强与秦创原总窗口、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对接,做好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整理、发布,还充分利用秦创原优势资源,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支持科技企业联合高校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促进“政产学研金”结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多元、动态、融合、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

据介绍,平利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行动,不断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发挥科技型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各类科技项目实施,推动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平利落地转化。该县将以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3个秦创原产业园,推进创新链和特色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调整全县产业结构,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地支撑创新,科技研发赋能,小县城也出“大制造”。平利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制造的机器就卖到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平利粮食加工装备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落户公司,围绕平利县区域化优势特色产业,公司还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平利绞股蓝冻干装备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等。

据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依托产学研示范基地,公司成立了安康市科技创新装备制造市级专家工作站,组建了以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李涤尘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发合作团队,构建了“交大研发、平利制造”联动发展机制。2021年,该公司生产的静态环流房式烘干机被评为陕西省重点新产品,被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学会评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十项新装备之一。

积极搭建人才交流、人才服务平台,充实人才库,漾活人才池。平利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落实好《平利县吸引人才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具体措施》,选派“三区”科技人才,与企业实现对接,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助推产业发展。在省级系统中组织注册72名科技特派员的同时,完成106名自然人科技特派员、20名法人科技特派员国家系统登记备案,充分激发“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队伍活力,对口包抓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平利还以主导产业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安生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入高校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科技赋能茶生“金”

在采茶旺季,位于平利西河镇善斌茶业的国家专家服务基地,专家团成员刘涛正一边为茶农讲解采茶制茶技术,一边现场示范。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在助力生态茶园建设。轻点手机,光照度、温湿度、土壤pH值等茶园生长环境数据一目了然。这是善斌茶业与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合作的实时监测项目,采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打造“智慧生态茶园”,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改变的不仅仅是田间地头,还有加工车间。以前靠手感和经验做茶,现在靠“数字科技”来做茶。通过在烘干、揉捻等各工序的制茶设备中加装信息模块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记录下每一道工序中的温度、时间、进叶量,实现实时记录各项工艺参数以及各项工艺上的无缝衔接,使茶叶加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

科技赋能茶生金。平利还以夏秋茶综合利用为重点,对现有茶产业链进行有效补充的延链、补链、强链,致力于茶叶全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吃干榨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首位产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其中,由安康市政府提名、平利县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富硒茯茶新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集成”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富硒茯茶新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集成”项目围绕富硒茯茶的关键技术环节,以稳硒技术把控为突破口,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茶园配方施肥、茶叶加工工艺及设备改进等技术研究,对茶园、工艺的监控,把硒元素稳定在0.26以上,制定起草发布相关标准3项,此项技术可有效解决陕南夏茶、秋茶的利用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新产品“叶叶金花茯茶”荣获全国特质农品。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利县茯茶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单位”。

“小草”也靠“大科技”

近年来,平利着力建设全国绞股蓝第一县,2002年平利被国家列为绞股蓝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04年通过示范区验收,被国家认定为“中国绞股蓝原产地”,先后颁布平利绞股蓝省级地方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在绞股蓝产业取得突破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助力须臾没有缺席。

3月中旬,陕西省林业局2024年第4号公告发布2023年度陕西省林木良种名录,由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牛俊峰副研究员团队和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绞股蓝新品种“秦怡”和“秦姣”名列其中。

为了树立陕西省绞股蓝特色品牌,提高绞股蓝品质,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娅萍教授团队和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开始选育陕西省绞股蓝优良品种,2010年,绞股蓝“平利1号”和“平利2号”获得陕西省林木良种;2016年,“秦珑”和“福音”获得陕西省林木良种;2023年10月,陕西省林木和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展“秦怡”“秦姣”品种审定现场初审工作,专家组对其生长状况、表型特征和抗逆稳定性等多项因素进行查定,查阅相关资料详细比较这两个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差异特征。

数据表明,“秦怡”是经绞股蓝甜味类型优良单株及无性系测定选育而来。该品种为雄性,二倍体,叶片肥大,翠绿色,味甜。试验地亩产地上鲜重1865kg、地下 2093kg、干草310kg。总皂苷含量11.6%,绞股蓝皂苷A含量6.7%,适宜制茶,优质茶采集时间在 5月初至8月底(龙须、芽尖)。该品种对白绢病、白粉病和叶斑病性有较强抗性,适于药用和制茶。适宜在陕西秦巴山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秦姣”是以绞股蓝长柄类型为母本、六倍体类型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来。该品种为雌性,四倍体,叶肥厚、卵状长圆形,叶色深绿,味苦。试验地折合亩产地上鲜重2795kg、地下1216kg、干草350kg,总皂苷含量9.6%。该品种抗旱性强,对白绢病、白粉病和叶斑病有较强抗性,主要用于药用,适宜在陕西秦巴山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除了拥有优良品种,要实现高产高质,还必须进行科学栽植管护。4月14日,在公司绞股蓝种苗大棚里,平利县茶叶和绞股蓝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汪显安正在对公司业主殷刚悉心进行移栽技术指导。

“在恒温恒湿大棚里进行栽植管护,绞股蓝嫩叶和根茎产量将比露天种植翻一番。”殷刚介绍,除了两个种苗大棚外,另外87个大棚里已经进行了土地深耕、起垄和打窝,用于绞股蓝种苗的移栽。大棚里的微灌系统也在调试之中,在微灌系统安装投用之前,使用水龙头进行浇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将幼苗冲刷得东倒西歪。使用雾化水进行微灌后,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均匀喷洒。

优良品种经过科学种植,在达到高产的同时实现了绞股蓝品质的源头把控,更适宜用于进一步的精深加工。该公司不仅在园区建起了绞股蓝博览馆,还推出绞股蓝茶粉、绞股蓝酒、绞股蓝食品等深加工产品。2023年9月初,在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颁奖仪式上,该公司推出的绞股蓝方便粉丝荣获银奖。

科技助力让“小草”唱“大歌”,绿野生传奇。截至目前,平利县有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绞股蓝产品产量达7000余吨,实现产值7亿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达7000元左右。绞股蓝产业已经成为平利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