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利县正阳镇鄢家台村磨石滩内,30个直径10米、深度1.2米的圆形陆基式养殖池次第分布。
“基地主要养殖的品种是金鳟、虹鳟和西杂鲟,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这里生态环境好,很适宜生长。”基地负责人廖和兵介绍。“我们引用高山溪流,实行流水生态养殖,全程科学管控,主要喂食中药材及高端饲料,养殖出来的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正阳镇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境内溪河依山流淌,有正阳河、龙洞河、南溪河等大小河流16条,流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岚河的源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然含有锌硒等微量元素。
近年来,正阳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培育本土能人大户廖和兵,成立平利县清泉绿色冷水鱼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在南溪河村、鄢家台村发展高端优质冷水鱼养殖,2021年,鄢家台渔业现代农业园区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园区。并通过“支部+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与90余户群众签订协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群众在发展中分享红利。预计2022年底,基地年产鱼可达60余万斤,产值达900余万元。
“党支部将靠近水域的一部分集体土地承包给廖和兵,把租金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来源的一部分,用于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同时村上有30个农户与廖和兵签订协议,使他们在发展中持续稳定增收。”鄢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鄢代红说。
好山好水才能养好鱼。近年来,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该镇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捕”工作要求,以河湖长制统揽水生态环境保护,设立2名镇级河长、10名河段长、1名河道警长、20余名河道巡查保洁员,严格按照禁渔期制度进行管理。同时,该镇严格按照“四清四无”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定期围绕南溪河、龙洞河、创水河等重点河道、重点水域,全面开展大排查活动,打击“电毒炸”以及设置拦鱼网、地笼等问题,并对农家乐、民宿、宾馆等重点行业,依法严打收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行为等,营造自觉禁捕退捕的氛围。
“我们通过培育本土大户和引进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以商招商等途径,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手续办理、土地流转、利益联结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服务,让他们放心发展。”该镇党委书记胡德乾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该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兴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注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引进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本土大户40余人,引进龙头企业2家,成立产业合作社34家,建成加工厂19家,成功培育鄢台茶叶、友邦核桃等市级农业园区3个,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同时,把政治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符合党员条件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动员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基本实现每个村都有1名以上村“两委”干部是创业致富带头人。
鄢家台村吴胜勇返乡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千亩中药材产业园和正阳加油站;周家坪村廖邦兵返乡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千亩核桃产业园;扶持泗水坪村黄安邦发展椴木香菇、烤烟;扶持张家坝村张昌学发展生态猪……不仅如此,该镇还引进省级龙头企业高英茶叶有限公司,在鄢家台村建设茶饮产业园区;引进安康秦巴旅游有限公司签约正阳康养小镇项目,已建成正阳草甸巴山1号露营地。同时,围绕草甸景区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低空飞行停机场等过渡性建设用地已通过审批,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壮大优势产业,打造旅游名镇’的目标,把绿色生态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按照‘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机制,通过镇村党组织育强根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康养旅游产业,改善村居环境,强化配套链条,鼓励多元创业,增创发展动能,促进个体与村集体持续增收,让镇域发展持续向好,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镇党委书记胡德乾说。
| 责任编辑:pi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