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自“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以来,平利县各类人才纷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务实苦干,敬业奉献,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5月26日下午,在平利县邮政分公司的邮件处理中心里,职工王林锋分拣了1个多小时的报纸,揉了揉有些酸麻的右胳膊后,又接着忙碌,对笔者说:“这是脑梗的后遗症,右胳膊没有以前灵便了。”
1965年出生的王林锋,1986年开始在平利县食品厂工作,1997年企业改制后开始在平利县邮政系统工作,成为了一名邮递员,除了分拣报纸信件,主要负责县城东片的书信报纸和普通包裹的投递业务。
县城东片有30多个机关单位,人户居住十分密集,投递工作量大。不管天晴下雨,王林锋一般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7点,中间除了吃饭时间,几乎不歇一口气。最多的一天,王林锋送了4000多份报纸书信和80多件包裹。王林锋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当天要送的东西,绝不拖到第二天送。为了加快投递速度,2004年,王林锋自费买了一辆摩托车替代了配发的自行车,一直骑到2008年。
尽管再苦再累,王林锋一直热爱这份工作。下大雨的时候,他用雨衣把邮件紧紧包裹住,而自己淋成了落汤鸡。县城东片的住户也成为了熟人,有的住在五六层楼,四五十斤的包裹他都不辞劳苦地爬楼梯给搬到家。遇到没有在家的,等上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的,也是常有的事儿。他给大学生们送录取通知书时,像是自己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一样高兴。
由于经常风吹日晒,加上头发稀少,王林锋看上去显得沧桑,刚过40岁,很多人就称呼他“老王”了,但王林锋觉得喊“老王”亲切。县城东片机关的干部职工也基本每天都能看到王林锋匆忙的身影,2019年11月份,很多干部职工感到疑惑,很长时间没见到王林锋了,一问接替他的邮递员,才知道他突发脑梗住院了。
发病的那天,王林锋和往常一样忙碌,正在分拣报纸的他突然觉得手脚无力,甚至无法站立,同事李军赶忙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突发脑梗,同事们都捏了一把汗,幸亏不是在骑车投递的时候发病。得病看似偶然,其实是长期的劳累透支了他的健康。王林锋投递的时间基本上不喝水,一是忙得顾不上,二是免得找地方上厕所浪费时间。投递量大的时候,吃饭不规律,甚至忙到下班才吃上一口饭。长时间的弯腰分拣和骑车投递,也让王林锋的腰椎出现了劳损,疼的时候得舒缓半天,才能直起腰来。
身体出了毛病,倒不是王林锋自己最心痛的。他内疚的是,自己对家庭亏欠得太多。妻子在镇坪县运管所工作,每个月只有在休假的时候才能见上面,女儿基本上是妻子一个人拉扯大的。2002年的一天,妻子突然得了阑尾炎,在安康市中心医院做手术的时候只能是亲戚代为签字,王林锋投递完信件包裹,赶到妻子病床前已经是晚上了,7岁的女儿正坐着抹眼泪。
2020年底,王林锋身体刚刚康复不久,就回到单位找领导说,单位工作忙,不能给同事添负担,自己也闲不住,坚决要回来上班。公司负责人李亚玲说:“我们考虑了半天,才同意他的要求,但只让他参与分拣工作,也让周围的同事劝他多喝水、多休息。”
又能闻到分拣报纸时的油墨香了,王林锋带着微笑说:“有事儿做,手不闲着,心里才会敞亮呢。”
| 责任编辑:张小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