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真情为扶贫

信息来源: 作者:王海燕 发布时间:2019-08-16 11:04 【 字体:

“甘老师来我们村之后,给我们帮了大忙,解决了很多困难,村里群众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城关镇三河村村主任吴腾经常这样说。

吴腾口中经念到的这个甘老师,就是平利县城关初中的教师甘少霏。他因患严重眼疾导致眼角膜脱落,多次到西安医院检查,严重时不得不在家休养。医生反复嘱咐他要注意保护眼睛,不可过度用眼。这使得甘老师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和数学课堂,到学校教务处临时担任干事,这样可以适当休息并能够承担适量统计信息的工作量。

2018年3月,甘少霏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在三河村驻村的一名扶贫干部。接到学校通知的那天,他还在去西安复查眼睛的路上......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甘少霏排除万难,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收拾好行囊,毅然来到三河村,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年来,他走遍了三河村的旮旮旯旯。哪家有几口人,家里有没有学生上学,身体状况如何,因何种原因致贫,有几个外出务工,哪家需要易地搬迁,哪家家庭儿子孝顺不孝顺老人等,全村340多户精准扶贫对象的情况他都熟记于心。

刚到村不久的一天清早,甘少霏冒雨骑着摩托车去贫困户王光平家走访,他到王光平家的院坝时,雨水顺着头顶直往下流,全身湿透。他把车停放在屋檐下,擦掉头上的雨水,走进堂屋,见王光平母亲的卧室门半掩着,鞋子和拐杖都放在门口,他便轻身走出堂屋。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了,甘少霏看见院子一根撑起的竹竿上挂着几件晾晒的衣服,赶紧冲过去一把收起,放进堂屋的椅子上。他准备冒雨骑车返回村委会,忽然听见屋里有个微弱的声音传来:“甘老师,这么大的雨,你咋来了?我就说院子里的衣服咋收回来了呢。快进屋坐”。甘少霏见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出来,连忙上前扶住老人,说道:“老辈子,您慢点。”老人在他的搀扶下慢慢走到桌子跟前,用颤抖的右手拿出一次性口杯,说什么也要给甘老师泡杯茶喝。甘老师盛情难却,赶紧接过茶杯,开始和老人聊起了家常。

“王光平呢?”

“住院去了,在县中医院,胃炎犯了。”

“哦,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一定要按时吃饭,做好预防。”

“他是干活干得太累了,哪按时吃饭呐”。

“我说他种那些地,一个人种不了,请人又不划算,不如做点零工。有我这个老娘,他也走不开,我今年都住几回医院了,一病就非得要他照顾”。

说到这里,老人扳起指头跟甘老师盘算起日子来,她说从腊月底算起,今年已经住三回医院了,每次除了王光平照顾外,外孙女也忙前忙后,老人很是过意不去,76岁的她觉得自己给家里添麻烦了。老人家里除了儿子王光平外还有四个女儿,王光平是老大,后面有四个妹妹,最小的妹妹都已46岁了。女儿都已经成家,两个在西安,一个在汉中,住的最近的大女儿在县城,一家人都出门务工了。儿子王光平今年55岁了还没有成家,照顾母亲的重任主要落在他一个人身上。老人腿脚部有残疾,拄着拐杖跛着脚走路,很不方便。但她坚持自己做饭,在家中养了20多只老母鸡,30多只仔鸡。到鸡产蛋的时候,每天有十多个鸡蛋,土鸡蛋容易卖,1.5元一个还供不应求,公鸡养大直接出售。她一边跟甘老师拉着家常一边一个劲说党和国家政策好,在住房、医疗各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自己不能下地干活,但总能喂点鸡、卖些鸡蛋,不至于吃闲饭,也为脱贫做点贡献,少让政府操点心。

老人真诚朴实的话语让甘少霏觉得像是一盏灯,瞬间照亮了他的心,让他很是感动。一个76岁的残疾老人都能这么努力的生活,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幸福的生活努力奋斗呢?他早就清楚三河村的群众素来就有养鸡、养猪的传统,家里有劳力的,出去经商或务工;年老体弱的,都要在家养猪养鸡,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也是为了增加收入。 

甘少霏离开王光平家里后,一直在反思:世界上的事情,一蹴而就的肯定有,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此,成功应该孕育在日积月累的跋涉中。扶贫工作也是这样,有了扶贫干部的身体力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意愿,也可以温暖群众的心。

2019年上半年,正在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他四岁的儿子高烧不退,在市医院检查仍然无效,甘少霏只请了一天假带儿子到省医院挂完号,然后由妻子一人在西安照料,他第二天就返回村里,坚持到岗工作。没过多久,他的父亲也病倒了,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母亲年岁已高,一个人无法照顾父亲。甘少霏没办法只得请假护送父亲到西安检查治疗,等父亲的病稍稍有了好转,他便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此时的他已是精疲力竭,想起家里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自己却没有办法尽孝尽力,潸然泪下,不能自己。可他又想起驻村的这些日子,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在短时间里帮助村里每户群众致富,只是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收集信息、协调关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竟得到了村里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认可,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些困难又算什么呢!

甘少霏驻村后,成了村上的得力助手,同时包帮了9户贫困户。村干部多数对信息技术比较陌生,他就主动做好户档资料的信息录入。学校考试需要启动网上阅卷系统,他就火速赶到学校,开启系统,提供网址,为老师们提示阅卷时间。入户走访时,他总是满脸笑容,耐心为群众宣讲政策,真情帮扶,积极为群众争取项目,为他们排忧解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甘少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三河村,他舍小家顾大家,成为三河村脱贫攻坚的得力助手,成为三河村人民的“贴心人”。他驻村时间不算长,但他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三河村干部群众的认可。每当村里群众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跟他有说不完的话时,每当村里群众对他竖起大拇指时,他的心里总是暖和和的。

聊起一年来的驻村工作,甘少霏说:“勤劳朴实的三河村村民给了我最好的教育。看着贫困户的生活有了蜕变,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心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

| 责任编辑:吴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