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守护者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平 罗淑桦 发布时间:2019-07-04 08:19 【 字体: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村医者,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精”,而在仁。

三阳镇湖河村村医杨道志,30余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在湖河村。他,个子不高,两鬓飞霜,瘦削而黑黄的脸上皱纹密布;他,医者仁心,默默耕坛,勤勉而真诚地编织着湖河村基层卫生和健康扶贫服务网。

前几天,卫生院健康扶贫体检团队到湖河村体检。一路上我们看着窗外的景色,走到毛家山时,见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很多人叫它“北溪沟”,沿溪而上8公里处,溪边侧有一座小房子,人字顶,白色墙,背靠山,面朝溪,柳柳炊烟从房顶升起散开,门前是一块小坪,几只鸡在那里转悠着寻食,不知怎么我们乘坐的车在这里停了下来。副驾驶的药房小伙子小王下车,站在路边对着小溪对面的房子喊着,“李叔,走,去村卫生室体检!李叔,走,去村卫生室体检!”一个60多岁的男人从那个房子里走了出来,一边用衣服擦手,一边看是谁叫他。走到小溪的桥上才看清来人是谁,忙说:“王医生,又来体检了呀!你们先走,我把手头上的这点活做完了就来,昨天杨医生专门来说了的。”然后向我们挥挥手后,一步三回头地走进屋子。我们再一次启程,去湖河村卫生室进行贫困户体检。

在车上,我们不解地问小王,“强子,为啥你走在半道上还专门去喊那个李叔来体检呢?”小王坐在副驾驶回头跟我们讲起了这个李叔的故事。“李叔是五保贫困户,早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找到媳妇就单身到现在。去年还胃出血了一次,杨医生对他比较上心,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叫我从李叔门前过的时候喊一声,怕李叔忘了来体检。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也渐渐老化,李叔也不例外。听说他年轻的时候是好劳力,什么苦活、累活都干,现在年纪大了,很多活做不了,生活来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政府扶持,算不上小康,但温饱自足,每年还有结余的粮食……”

我们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略有深思地“哦”了一声。

去年8月,虽是夏季,但是晚上的湖河村还是凉意悠悠。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熟睡的杨道志,“杨医生,快,快来看看,老李吐血了!”手机上显示着‘00:23’,杨道志听到“吐血”,一下睡意全无,他忙穿衣服,下楼拿了急救箱去了老李家。

只见老李家里围了不少人,帮忙打电话联系村上干部的,烧水的,照顾老李的……老李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脸上透着苍白,床边的地上一摊煤灰,上面还有鲜红的血,整个屋里弥漫着血液特有的腥味。杨道志拿出急救箱里的血压计,在老李床边坐下,血压只有80/50mmHg。

“你们给三阳卫生院打电话没有?”杨道志问着旁边的人。

“还没有打。”一旁的人说。

“这不行,他这个情况要住院,血压这么低,快休克了。”杨道志看着旁边的人边说边拿出急救箱里的药给李叔输液。

这时,村上的书记来了,看到老李后说,“杨医生,你看这样行不行?”“老李是五保户,他没得后人,我们村上管他,就做主把他送到县医院去,从我们这里进县近点。”杨道志调着输液速度说,“行嘛,他这种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如果要输血的话,怕是三阳卫生院紧急调血也来不及,那就送县医院去,今天这个时候了三阳卫生院救护车过来还有这么远的路程怕也来不及,我叫我儿子开车送吧,我陪护他。”

老李从县上出院后,杨医生就把他纳入了重点“关注”对象,这也就有了卫生院小王中途下车喊老李体检的事。

到了湖河村卫生室时,村医杨道志已经等在那里了,车还没过桥的时候就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站在村卫生室门口向我们招手,他身边还有不少来参加体检的村民。下车后,在周围打探了一番,一片片修剪整齐的茶园,清一色徽派小楼坐落在村卫生室东面,背后就是湖河村小学,学校广播里是怀念的体操音乐“伸展运动,1234,2234,3234……”。这时听见旁边两位年轻的村民在聊天,“现在健康从娃娃抓起,我们屋的老幺,从出生开始,杨医生就来给他做免费体检,娃娃放在屋里叫老人带着,我们出门在外也放心,有一回娃娃体检有贫血,杨医生给娃娃制定了专门的饮食方案,还给我打电话说一声,叫我不着急,安心上班。这如今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屋里的老年人,我们也不操心了,听我妈说,三阳卫生院今年是第二次到我们村上搞免费体检了,上次家庭医生签约入户体检时我妈查出来心脏有点小问题,我和我媳妇还在外头没回来,我爸给我打电话说了情况,厂里正是最忙的时候,我急的不行,准备辞工回来的,后来我爸又说叫我安心上班,吃的药都是杨医生送到屋里去的,还时不时地去看他们两个老的,给我们省了不少事情。”我们站在那里,静静听着他们的谈话,最后会心一笑,然后转身去挂横幅。

来体检的人越来越多,在村卫生室里我们这支体检队伍渐渐淹没在了人海里,B超、心电图、身高、体重、血压、中医体质辨识、血糖、血常规、血生化……村医杨道志就做起了引导工作,对来体检的人一一指引。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12点了,到了午饭的时间,但是体检的人还是很多,我们体检团队的队长说:“大家再坚持会儿,来体检的老百姓也是饿着肚子来的,忙完这阵我们再去吃饭吧。”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耐心地为每一位来体检的村民做着检查。来体检的人渐渐少了起来,我们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14:22,伸了个懒腰,心想:“一忙起来真的可以废寝忘食,这都2点了,还不觉得饿。”这时,杨医生带着一个秃顶的男人走过来,我们忙了一上午,头有些晕呼呼的,看着有点儿眼熟,却想不起他的名字。

杨医生带着那个男人站在医生小罗对面说:“罗医生,这是老李,麻烦你给他填一张体检表,我带他先去抽血,他是老实人,之前还有次胃出血的。”小罗看了眼那个男人,微弓的背,半秃了顶,手上的老茧看着就有很厚,看着小罗点头微笑,憨厚的样子。填好体检表后,看着杨医生带着老李去抽血。“怎么说看着眼熟呢,原来这就是李叔呀!”小罗笑着对团队队长说。团队队长看着小罗一副懈怠的样子说道,“见广了吧,还不好好做好你的活!还有这么多人等着你看结果出报告呢!”

下午3点半,终于吃到了这天的第一顿饭,在杨医生家里,大家围着餐桌大口吃着酸菜面,杨医生坐在了小罗旁边,问“罗医生,老李这次体检,有啥大问题没?”小罗回忆了一下老李的体检结果,道“他这次血压比较高,心电图还有点问题,我给他说了,这两天如果不忙了,就去医院再系统治疗下。”杨医生眉头皱了一下,“好的,明天了我再到他屋里去给他说下,他是个造孽(可怜)人,没后人。”

饭后我们很快又回到岗位,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人来体检,大家又再一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期间杨医生又来问了我们好多次老病号的情况,见他每次都拿着一个小本记录着每个“病号”的体检情况。

晚上7点的时候,体检的人终于散去,大家收拾着仪器,杨医生帮我们整理着这天的体检结果,只要有问题的结果,他都会记在他的本子上,还一边自言自语道,“这里头好多都是留守老人,要多抽空去看看他们。”回程路上,又经过李叔的家,皎洁的月光铺洒在他的院子里,同他窗户透出泛黄的灯交织在一起,充满爱意。

前几天,在病房里查房,无意间听到了病人在讨论我们的工作,听他们感慨我们及村医的辛苦,这时又想起前几日在湖河村体检时听到的村民聊天,还有做村医30余年的杨道志,村里1400余人,在日常悬丝切脉及健康脱贫攻坚战中,杨医生走村串户、送医送药是常事。一个急救箱,一辆摩托车,一身白大褂——移动的守护者,这便也是他最可爱的描述吧。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