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稻水象甲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其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导致绝收。其寄主范围广,耐饥饿,抗逆性强,繁殖能力强(孤雌生殖),传播途径多,因而蔓延快、危害大、防控难。近期,我县城关、广佛、长安、洛河、八仙、老县、大贵、兴隆、西河等镇均突发稻水象甲疫情,经市植保专家鉴定,且存扩散蔓延的可能,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组织开展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危害,切实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邻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市城口县,西连安康市岚皋县,北靠汉滨区、旬阳县,居陕、鄂、渝三省交界处,属于典型的省际边关县,且地处全国富硒带上,境内富硒水稻、油菜为主的富硒粮油产业资源丰富,生产优势明显。本次县境内突发的稻水象甲疫情极易扩散危害,并随交通运输工具传播蔓延至周边,如防控不力,将对我县富硒粮油生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各镇及相关部门要以农业产业丰收、富硒粮油促脱贫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促脱贫的思想,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打好稻水象甲的防控战,最大限度遏制疫情蔓延危害,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实现。
二、加强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各镇要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着力行政推动,明确分管领导,成立防控工作组,召开防控技术培训工作会,夯实责任,明确分工,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县农林科技局要强化组织协调与信息沟通,迅速组织1-2个防控技术培训督导组,深入各镇,督促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筹措疫情防控资金,充足准备防控药物和植保器械,确保防控工作迅速立即开展;农技等专业技术机构要认真组织开展疫情排查、分析预警、培训指导及植物检疫等工作,为领导决策和完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制度,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等造成疫情蔓延危害或其它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三、立即行动开展普查,实施重点监测
各镇要立即组织技术力量,按照“不漏一亩田”的原则,迅速深入田间地头对禾本科作物展开全面普查,并发动村组大户的力量建立监测点,对辖区重点田块实施定点监测,以查看危害症状为主,查找虫源为辅,逐田块排查。摸清稻水象甲在辖区内发生的情况,建立完整的普查调查资料,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县农业局植保股(联系人:李瑾,电话:8425771),农林局专技干部要做好技术鉴定和技术指导,并按疫情上报程序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四、迅速组织防控,严防疫情扩散
各镇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已经发生疫情的镇要迅速启动防控措施,严格按照《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的要求,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以村或者集中连片的田块为单位,抓住上午6-9点、下午19-20点最佳防治时间,进行统一防治,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农林局植物检疫机构,要强化检疫措施,严防疫情扩散,严禁从疫区运出稻种、稻草、饲料(草)等寄主材料和未经检疫处理的稻谷,严禁在发生区内繁育水稻种子和私自串换水稻种子,未发生区要加强水稻种子的调运检疫,严防疫情扩散传入。
五、强化宣传,正确引导
各镇要加大宣传力度,层层开展培训,确保做到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宣传栏、明白纸等宣传手段,及时将稻水象甲的危害性、识别与防治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努力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增强群众防范意识与防控信心,确保疫情防控取得实效。
附件: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1日
公文PDF原件:平政办发〔20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