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远华和油牡丹的故事

信息来源: 作者:王 莉 发布时间:2017-10-19 14:56 【 字体:

满园牡丹,国色天香,优雅芳华。

牡丹园的主人吴远华,这位70后的创业者,是土生土长的老县东河村人,在外打拼多年,致富后不忘家乡,他成立了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油牡丹种植业,个人投资100余万元,栽种油牡丹6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20多亩。成为了一位带领群众奔小康,进而改变家乡面貌的致富带头人。

初见到吴远华,带着一副眼镜,斯文干练,给人印象像一位老师,但更像一位乡镇干部,更有当代青年创业者的那种特质,在言谈举止中显示着儒雅,和对发家致富事业的深谋远虑。

交谈没有好久,吴远华便急切地要带我们去他的牡丹园看看。一路走着,到处都是一片片牡丹基地。初夏时节,油牡丹的花期已过,但依然有零星的花在阳光下盛开着,白色的,紫色的花朵,充满着勃勃生机。吴远华指着大片的油牡丹介绍说,一般人都知道牡丹是花中之王,知道是供人观赏的,但不知道油牡丹的另一面,牡丹浑身是宝,它的籽、花、粉、叶都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牡丹籽油,2011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可以制作精品食用油,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同时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液体黄金橄榄油,也被权威人士称作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其余部分还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保健品,以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医疗等方面。

看着吴远华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心爱的油牡丹,我不由得也对油牡丹多了些关注。我问油牡丹的经济效益怎样?在我们这儿好不好种?他说:“这个问题很关键,我正要告诉你们这点。油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可以四十年不换茬,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种植后三年即可见收入,而且生长适应性强,可以在林下、荒坡种植。我们平利的地理气候很适合它生长,特别是油牡丹具有产籽量,含油高的特点,省力省功夫,而且收益大,和我们当地各方面条件是黄金搭配。引进种植油牡丹,我就是反复试验考察,最终看中它是很适合我们这里发展的一个脱贫致富产业项目。”并且明年计划里,还要打造一条五公里旅游观光带,为我们美丽乡村平利增色添彩。

“你为什么要选择回东河发展这一产业呢?”我有些好奇地问道。他想了想说:“我生在老县东河,长在老县东河,虽然我住在县城,但是我的父母还留在这里,虽然我在外创业路上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我这一条路走过来也不容易。不过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我曾经下过决心,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我要尽我的能力去回报家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福了,家乡福了才是自己的最大心愿。”

是的,当吴远华引进发展油牡丹产业,建设园区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因为这一致富项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具有稳定性,可持续发展,牡丹园繁忙季节每天需要用工50多人,每人每天最低收入70多元,一年可以收入六七千。三年见效益后,油牡丹每亩收入达6000多元,农户种植的500多亩牡丹园年收入可达300余万元。这样极大增收了农户的收入,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有收入,可以保证贫困户脱贫后不再返贫,稳定致富奔小康。

一路上,我看见每个农户见到吴远华亲热得就像见到自家亲人一样。很让人感动。趁吴远华和另一群人交谈的时候,我和一位大嫂聊起吴远华带领大家种植油牡丹的事来,大嫂一个劲地赞扬吴远华为大家做了一件极大的好事,东河村的老百姓肯定要靠这油汪汪的牡丹率先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一路走过,油牡丹基地整整覆盖两个山沟。远远望去,路边山坡上一片片、一块块茁壮成长的油牡丹,仿佛间,我似乎看到了繁华盛开的时节,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紫色的牡丹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花丛中有吴远华和他的那些正在为脱贫致富辛勤劳动的乡亲们,他们开心和幸福的笑容和美丽的牡丹一同绽放着,构成了一幅最美丽最生动的画面。

| 责任编辑: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