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这瑟瑟严冬映衬之下,广佛镇干群一心脱贫奔富的热火场面显得格外动人。这些埋头苦干力争当年脱贫的身影中,松河村的贫困户寇长燕家忙碌着修缮房屋的场景最令人欣喜。
“盖了间新厨房,这两天就要拆模了,等你下次来,我就能在新厨房里给你做饭吃。”这样喜笑颜开的寇长燕,让人难以想象她是一年前刚从宫颈癌的阴影中走出来,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
细聊起来,笔者才了解到,寇长燕家有5口人,73岁的公公患有脑血栓,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一双儿女正是学龄阶段,所需费用也不少。原本靠自己和丈夫勉力支撑的小家庭,更是因癌症的造访而陷入绝望。高昂的治疗费用,不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也打垮了寇长燕生活的斗志。
“最难的时候,我想过死,真的。”寇长燕毫不避讳的说:“一想到治病要花那么多钱,就想着还不如死了利索,免得家里人都受拖累。”
但最终,寇长燕还是坚强的挺过来了。与此同时,一双“精准扶贫”的手,带领她走向了新生活。
自从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驻村扶贫工作组来到松河村后,这个贫困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住房条件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各项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贫困户们也按各自的意愿有了精准帮扶方案……
这些改变,也悄然影响着寇长燕一家。她家的困难情况被镇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寇长燕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之列,松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组很快为他家制订了一个涵盖医疗、教育、房屋、产业等方面的帮扶方案,而包帮她家的,正是广佛镇的党委书记柳金学。
今年5月,在柳书记的精心设计下,寇长燕家扩建了屋后的圈舍,1头猪崽、30只鸡苗随之入住;7月份,寇长燕家荒废了多年的1亩茶园完成低改,成为一份固定的产业;9月份,柳书记为她家申请的2000元临时救助款准时到账,同时,通过县妇联申请的3000元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也发放下来了,再加上大病救助报销的钱,一家人欢天喜地地还了一笔债;今年10月,驻村工作组还争取到资金,帮助他们把住了几年的毛坯房进行了室内简装和院坝整治,让一家人的住房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此外,为了帮助寇长燕一家“造血”,包帮干部还想办法,通过劳务输出帮助寇长燕的丈夫潘龙生到省外务工。现在,潘龙生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寇长燕自己的身体也在慢慢恢复,农闲时,到就近的社区工厂做点活计,把自家种的土特产拿到村上的农村淘宝服务点卖出去,也能补贴家用。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家人每月的收入有2000多元,足够维持日常生活。
脱贫,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实现了。
“虽然现在才算是勉强走出贫困线,生活一点也不宽裕,但是我还是很知足,而且我相信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我们一家人都充满感激,柳书记来帮扶我们,就像是给我们点了一盏灯,让我们一家人从最黑暗的地方走出来,看到了希望。”寇长燕这样告诉笔者。
正如寇长燕所说,接地气的干部是群众心底的一盏灯,能照亮他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路。而在松河村,像寇长燕一样心底的“明灯”被点亮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
| 责任编辑:吴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