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指挥部全体会议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 由“县委书记三进贫困村”引发的思考
○西河镇:小小提示牌 助力大攻坚
○城关镇:抢时间抓进度冲刺攻坚目标
○正阳镇:开辟攻坚“夜战场”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指挥部全体会议
10月8日上午,我县召开脱贫攻坚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点评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县委书记郑小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世斌、县长陈伦富、县政协主席汪贤存等在家县级领导出席会议。
副县长陈永乐首先就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2016年计划脱贫村和脱贫户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信息修正、收入测算、贫困户建房和旧改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了点评。
县长陈伦富在会上讲话指出,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底气不足、落实不力、氛围不浓、帮扶不实等问题。他要求全县上下要对照脱贫退出“双七条”标准,找准差距定措施,列出清单定任务,倒排工期定时限,聚精会神抓好7项重点工作:一是争分夺秒赶搬迁;二是千方百计抓增收;三是快马加鞭打基础;四是不差毫厘核信息;五是用足政策保兜底;六是勇于担当敢问责;七是上下对接勤沟通。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首战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开局战。
县委书记郑小东主持会议并做重要讲话。要求各镇各部门一要认识再提高,实实在在的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真正把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二要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任务清单,打好信息精准、房屋建设、农民增收、村容村貌、群众满意度、目标考核、驻村帮扶七个会战;三要层层夯实责任、抓好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带头落实,以上率下,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首战必胜。
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樊星)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由“县委书记三进贫困村”引发的思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上率下、带头落实”,这是县委书记郑小东在国庆收假后的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今年以来,他曾先后三次来到不是自己包联的长安镇中原村,访农户、查实情,解难题、促脱贫。
今年5月4日,郑小东第一次来到中原村。那是他刚刚从中央党校研修班学习结束,回到县里上班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走访了双杨、中原等贫困村。在中原村,郑小东重点查看了村上的党建工作,抽查了村两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成效。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他看来,村上要脱贫,首先要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只有村级班子强了,其他的工作都会走在前列。
8月26日,时隔三个月后,郑小东再次踏入中原村暗访脱贫攻坚工作。暗访中,郑小东认真查看了贫困户基础信息资料,随机走访了鄢涛、冉明成、吕延安、黄均杰、李仁贵等贫困户,每到一户,他都会一边了解脱贫工作成效,一边让贫困群众给帮扶干部量化打分,叮嘱镇上的主要领导、扶贫工作队同志,要住在村、吃在村、干在村,还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方式,真心真意与贫困户建立感情,以细致入微的帮扶换取群众认可。尤其是在看到贫困户自主发展麻鸭、绞股蓝等产业时,郑小东要求镇上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脱贫攻坚的作用,大力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以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大户为主体,由镇政府和农户签订协议,以配股的形式和农户共同承担种植养殖风险,在全县率先探索建立内置型互助资金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增收和产业发展双赢。
9月19日,他又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三进中原村。这一次,看到房屋旧改正抢抓进度,建筑工地上人头攒动,产业园内热火朝天,明显感觉镇上正在举全力冲锋脱贫攻坚。在村委会活动室,郑小东拿出村上的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对照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地对照核实,一个一个地落实责任,对镇村提出的几块“硬骨头”,郑小东现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商议,就地敲定解决方案。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白忙”。县委书记三进贫困村,体现了心中有民的拳拳情怀。贫困群众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来,听汇报听不出来,只有亲临脱贫攻坚“前哨”,深入贫困农户“后院”,才能摸清底细、探得虚实。郑小东每次深入贫困村,总会徒步来到贫困户家里,与群众促膝交谈,总会来到房前屋后,看一看养了几头猪,喂了多少只鸡,发展了什么产业,还有什么困难等等,俨然成了群众的“自家人”。这是言传,也是身教。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带着感情去做,从建档立卡到拟定帮扶措施,从改善居住条件到兑现脱贫成效,每一步,都要心里装着群众,都要能够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才能在干群情感共鸣中赢得群众满意。
“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白条”。县委书记三进贫困村,彰显了攻坚克难的铮铮斗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郑小东每次深入贫困村,总会在脱贫攻坚作战室召开现场会,仔细聆听镇村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困难,协商解决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只有全县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发起总攻,才能迎难而上,攻坚拔寨。
“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县委书记三进贫困村,传递了首战必胜的殷殷期盼。今年是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越线的第一年,这场攻坚硬仗能否首战告捷、旗开得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郑小东每次深入贫困村,总是会认真对照市对县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标准,从贫困户基础信息资料到群众增收致富途径,从村庄美化靓化到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解剖麻雀般一项项砸实,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不落下一丝破绽漏洞,全面安排部署迎验备考的各项工作,干部群众无不深受启发。细节决定成败,脱贫攻坚最忌粗枝大叶,贵在领导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贵在狠抓落实,一级带着一级干。只有抓实每一个环节,做细每一项工作,攻克每一个难点,才能打赢第一场漂亮仗,真正把贫困群众的希望变成现实。
西河镇:小小提示牌 助力大攻坚
近日,走进西河镇政府大厅,一块电子显示屏首先映入眼帘,一行行红色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10月底,完成段家河、东坝两村村级道路完善工程;完成段家河村安全饮水工程2处......”,这块小小的提示牌成为该镇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距离年底评估验收时间越来越近,为顺利实现年度脱贫目标,该镇细化任务,倒排工期,持续发力,将脱贫攻坚与干部评先奖优、工资报酬相挂钩,对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对影响脱贫成效验收评估的,实行严格追责。
目前,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力推进。 段家河村发展种植茶叶57.7亩,养猪87头,养鸡825只,养牛12头,养羊115只。东坝村发展种植核桃96.2亩,食用菌4600袋,蚕128张。养猪160头,养鸡1080只,养羊31只,牛39头,已基本完成产业发展任务;段家河村新建产业路已完成路基平整,饮水工程 完成蓄水池建设,已建垃圾台2个;完成搬迁安置297户,房屋旧改65户,362户贫困户预计11月底可全面入住新居。(余玮 张先德)
城关镇:抢时间抓进度冲刺攻坚目标
城关镇干部日战夜攻,抢时间抓进度,奋力冲刺年度脱贫攻坚目标。
国庆假日期间,该镇三里垭、响当河两个贫困村建设工地上,仍然机器轰鸣,热火朝天。施工方抢晴天、战雨天,迎难而上,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00户,其中三里垭村104套统规统建楼桩基础已完工,电网改造305户,新开挖产业路10公里。响当河村92套统建楼主体正在施工,电网改造224户,新挖产业路13.5公里。(袁宝)
正阳镇:开辟攻坚“夜战场”
百日会战号令发出后,正阳镇采取日战夜攻的方式,开辟攻坚“夜战场”,迅速加快“交钥匙”工程项目建设进度。
该镇今年共建设159户交钥匙工程,面对任务重,启动迟等诸多不利因素,该镇党委政府克服一切困难,组织召开各方协调会,成立了安置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分别负责6个安置点的建设协调工作、进度督促和质量监管,同时要求施工方采取两班工人施工,昼夜换班赶进度,确保工程按期竣工验收,完成脱贫攻坚各项既定目标任务。(谢勇)
| 责任编辑:吴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