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6年第25期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3 17:07 【 字体:

★本期提示★

 

○郑小东再次到长安镇中原村督战脱贫攻坚工作

长安镇: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到户 贫困户当上股东分红利

西河镇:点明三盏灯 照亮脱贫路

简讯

  正阳镇:因户施策使百姓住房称心如意

  县民政局:八里关村有了村级活动场所

  县检察院:食用菌在广兴寨村找到“新家”

  县人社局:下硬茬督促指导各镇建立精准脱贫台账

  

 

 

  

郑小东再次到长安镇中原村

督战脱贫攻坚工作

 

9月19日,县委书记郑小东再次来到长安镇中原村督战脱贫攻坚工作,现场办公解决中原村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起责任,严格对照市对县脱贫攻坚考核体系,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倒排工期,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任务。

座谈会上,长安镇、中原村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脱贫攻坚大会战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帮扶、增援单位及相关部门就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表态发言后,郑小东强调,中原村作为今年确定的全县15个脱贫村之一,基础条件相对较好,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合力攻坚,紧扣责任清单落实到事、落实到人,力争在年底脱贫攻坚评估中走进全县前三名。一是要坚决落实中央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工作队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群众打成一片,紧密联系感情,做到任务不完成,队伍不撤离。二是高度重视信息的修订和完善,确保脱贫攻坚的档案材料要清楚、脱贫攻坚的过程要清楚、脱贫攻坚的成效要清楚,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三是要扎实做好一户一策产业发展,夯实农民增收措施。无论是自主产业、劳务经济,还是电商发展、大户带动都要做实做细。四是积极开展量化股份试点工作,在中原村尽快成立金融合作社,给全县打造出一个样板。五是整体规划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发动群众搞好门前屋后环境卫生,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力争把中原村建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六是要高度重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当前要高标准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一系列软件建设,在相关部门的鼎力帮扶下,全力以赴向15个脱贫村的前三名冲刺。

郑小东还就中原村当前道路建设、人饮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做了安排。

副县长陈永乐、符绳煜,县扶贫、财政、文旅、水利、交通、农商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督查活动。 (陈枢 柳伟)

 

长安镇: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到户

贫困户当上股东分红利

 

“如今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到户,我们一家都成了大户的股东,年底光分红就有好几千元!”日前,在长安镇双杨村举行的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分红试点启动仪式上,该村九组贫困户肖大成在接过同村小龙虾养殖大户龙方政递来的分红证书时高兴的合不拢嘴,像肖大成这样成为股东年年分红的贫困户在双杨村共有39户100人。

为探索拓宽扶贫资金使用途径,促进财政扶贫资金有效利用,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和产业大户(企业)壮大发展的双赢目标,长安镇按照“财政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结合镇内双杨村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和产业发展现状,将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该村5个产业大户(企业),并按每人每股1万元的标准,虚拟量化到村内建档立卡规划2016年脱贫的39户100人手中,使这部分贫困户变成股东,从产业大户(企业)的产业发展中分红受益。

据了解,仪式启动当天,双杨村5户产业大户(企业)与长安镇政府签订了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协议,并为包联的贫困户颁发了分红证书,同时按照每股500元的标准,现场向贫困户支付了当年保底红利,自第二年起每年将在保底分红5%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大户(企业)经营性利润二次分红不低于1%的标准向贫困户兑付红利,贫困户每户每年凭此项就能净增收1200-2400元。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到户的实施,让产业大户(企业)获得充裕资金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也为贫困户自主发展小规模产业脱贫注入了持久动力,避免了产业扶贫资金直接分发到户,贫困户使用不当导致当年脱贫次年返贫风险的发生。(李辉再)

 

西河镇:点明三盏灯 照亮脱贫路

 

西河镇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深入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信息识别不精准、脱贫业务不熟练、脱贫措施落实不力等问题,要求脱贫干部在工作中要点明“三盏灯”,照亮脱贫路。

点明“信息灯”。信息精准是搞好脱贫工作的生命线,搞明白脱贫户的家庭人口、人均收入、搬迁需求等方面的基础信息,才能明确贫困户的现实困难、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符合实际情况的脱贫规划。该镇干部在入户时,牢牢坚持“三必核”的原则,掌握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确保信息精准可靠。一是摸清“家底”,通过核对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将贫困户家庭成员、收入支出、土地林地面积等基本情况了然于胸;二是规划“家业”,通过核对到户项目规划表,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现阶段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其现实情况,为其进行合理规划,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参加技能培训、改善居住环境;三是落实“家产”,通过核对责任落实一览表,随时掌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状况和旧房改造、购买统建房、分散建房的进展情况,及时统计其可获得的政策补助和产业致富、外出务工等带来的利润,从而估计其在年底能否脱贫,对于不能脱贫的,再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和动员。

点明“政策灯”。该镇以产业发展和移民搬迁两大优惠政策为抓手,同时兼顾教育支持、医疗卫生、劳务创业、生态补偿等多个方面,以“十个脱贫实施办法”为指导,引导贫困户找对脱贫路子,切实享受政策补贴,激活发展动力“细胞”,让整个贫困户“肌体”动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在政策宣传上,该镇奏响“和弦”、双管齐下。一方面,以镇村干部为脱贫政策的“传声筒”和讲解员,通过走村入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大力宣传解读产业奖扶、贴息贷款等惠民政策;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广播、明白纸、网站、微信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向贫困户宣传脱贫政策、讲解脱贫实例,让贫困户明明白白知晓政策,放开胆子干事创业,找对路子脱贫致富。

点明“关爱灯”。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温情仗”,该镇脱贫干部和帮扶群众建立起了紧密的“战友关系”,在做脱贫工作时带着目的性、任务性,更带着人情味,不仅关注贫困户的产业情况,也耐心倾听困难户的倾诉,努力化解现实问题。该镇某干部在得知包联户党大爷儿子出走多年未归的情况后,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劝阻老人出门寻子,并在当地派出所报备失踪人基本情况,同时积极联络镇、县、市三级派出所,了解寻人有效渠道,发布寻人消息。“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脱贫攻坚需要铁一样的干劲,也需要水一般的温情和涓涓细流般的耐心,要用心去焐热心,从“家长里短”中了解贫困户的现实需要,让脱贫规划做的更精准、脱贫措施落实的更到位,让群众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党的关爱。(西河镇汪洋)

 

简讯

 

正阳镇:因户施策使百姓住房称心如意  正阳镇在脱贫攻坚中,针对部分群众无力建新、旧改或不愿离开老居的特殊情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既让所有贫困户住上安全整洁的房屋,还使百姓住得称心如意。

该镇张家坝村一组贫困户任光翠家房屋建于六年前,由于污水冲流的原因,一侧地基开裂,但房屋本身结构没有问题,如果推倒重盖则过于浪费,镇村干部结合实际,多次走访征求主人意愿,最终拿出了补坎子、修裂缝的改造方案,不仅为农户省下了大笔的盖房钱,还使农户腾出更多精力和资金发展产业。今年62岁的温高德,居所已成危房,但其子女长期在外打工不归,自己无力建新,镇村干部征得其同意后,村委会出面为其建起了“交钥匙”房屋,今年8月,老人不操一份心地搬进新房,喜得不亦乐乎。82岁高龄老人向洪早,年事已高,生活无法自理,再建房、旧改或购房都不现实,镇村干部在联系他两个在外务工儿子无果的情况下,与嫁在另一村的女儿进行沟通,通过整修女婿房屋,将老人接至家中团聚。孤寡老人张昌松,今年64岁,说啥也不愿到镇敬老院居住生活,镇村干部积极与其侄张纯友沟通商议,将其接到新建房屋一块居住。51岁的王德翠,由于车祸导致身体残疾并伴有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镇村干部与嫁在县城的小女儿取得联系后,在烟草局工作的女婿邓明生主动将老人接进城一起居住,村委会整体购买其原居房屋,拆旧建交钥匙工程,使更多需帮扶的贫困户居住。(王建春)

 

县民政局:八里关村有了村级活动场所  “以前我们村委会是靠临时租的房子办公,又窄又小,马上我们村就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群众前来办事也方便多了,真是太好了。”八里关村村主任朱传良高兴地说。

为了解决八里关村“村上无办公场所、党员无活动阵地”的老大难问题,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队多方协调,筹集资金,新建投资50余万元,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建成后的活动场所功能齐全、设施合理,是一所集党员活动、决策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五位一体”的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既能满足村级办公需求,又为村民办事、活动提供了场地。

据悉,该场所于8月初破土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何娟 王慧)

 

县检察院:食用菌在广兴寨村找到“新家”  日前,大贵镇广兴寨村再传捷报,该村14亩食用菌产业项目落地生根,4万根食用菌棒入棚落户,在广兴寨村找到“新家”。

“百日会战”打响以来,县检察院坚持在“合作社+产业大户+贫困户”的脱贫模式上再出重拳、精准发力。该院结合广兴寨村实际情况,决定抢抓秋季这一食用菌种植的黄金季节,在该村扶持发展4万根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建设项目,并给予帮扶项目资金10万元,帮助在该村桥心组建成14亩食用菌大棚基地。预计到年底,可带来40万余元的经济产值,拉动3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梁华)

 

县人社局:下硬茬督促指导各镇建立精准脱贫台账  为切实建好劳务创业脱贫精准台账,县人社局下硬茬督促各镇劳务创业脱贫和社区工厂脱贫精准台账建立工作。

该局根据班子成员联镇情况和工作实际,将督促指导任务落实给每名班子成员,由班子成员负责督促指导各镇按要求建好全县1198户3639人劳务创业脱贫和123户394人社区工厂脱贫精准台账,详细记录2016年脱贫村、脱贫户及贫困劳动力信息,全面掌握当前转移就业情况,要求班子成员对各镇台账建立及动态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出现问题的,亲自督促整改,确保台账精准无误,数据录入不错一人,岗位信息服务不漏一人。

同时,该局还实行班子成员包抓劳务创业脱贫和社区工厂脱贫责任制,一包到底,确保上级验收顺利通过,不出任何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奠定坚实基础。(刘靓)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