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24 10:10 【 字体:

近几年来,随着各项重点林业工程的相继启动和实施.在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我县柑桔病虫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造成了广大林农的减产减收,经济效益呈严重下滑趋势,为此,县林技中心森防技术人员经过对我县柑桔主产区大贵镇及西河乡的实地踏查,制定了平利县柑桔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一、柑桔大实蝇

柑桔大实蝇又叫柑蛆,是我县柑桔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果瓤,形成柑蛆,引起早期落果,造成严重减产。

1、生物学特性:柑桔大食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自6月中旬开始至8月上旬产卵于桔果之上;幼虫于7月下旬孵化入果;被害果未熟先黄9月中旬开始掉落,10月中、下旬为落果盛期,幼虫随落果约3天左右即脱果入土化蛹。

2、防治方法:(1)成虫期喷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柑桔大实蝇将产卵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加入35%的糖搅拌,选柑桔园内部分叶、果茂密树喷射,每710天一次,连续喷药34次。(2)摘除虫果。早期摘除未熟先黄的被害果,并在虫果脱落期经常拣拾地上落果,采取灭杀措施集中销毁后深埋于1.3以上的土中。(3)冬耕灭蛹。冬季霜雪前深翻桔园土壤一次,使越冬蛹受到机械伤亡及鸟类啄食,以减少来年成虫危害。

二、介壳虫

为害柑桔的介壳虫种类很多,其中我县发生最为普遍、为害严重的是矢尖蚧,幼蚧常为害叶片和果实。

1、生物学特性:矢尖蚧一年发生三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次年四月中、下旬产卵,第一代幼蚧于四月底出现,七月盛发;第二代幼蚧于七月始见,九、十月盛发;第三代幼蚧盛发期为十二月。卵产出后随即孵化,幼蚧常为害叶片和果实,使叶片干枯卷缩,果实变小而品质差。

2、防治方法:(1)在六月至八月幼蚧大量上果为害时,用25%甲氰菊脂25003000倍液喷药防治,每710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2)寄生和捕食此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率高,食量较大,应注意保护。

三 、流胶病

柑桔流胶病受害树常因树皮大片腐烂,阻止养分运输,造成枝枯,叶落,甚至全株死亡。

1、症状:流胶病病斑常发生于主干。受害树皮呈水渍状,腐烂变褐色,常流出胶质,病斑不定形。干燥时,皮层开裂,木质部露出。一般只为害皮层,不侵害木质部。

2、病源及流行规律:病原是真菌。凡能造成果园湿度过大的原因:如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栽植过密,间作高秆作物等,均能引起此病大量发生。

3、防治方法:浅刮表皮,深刻纵道,两纵道间隔1厘米,然后涂抹50%托布津或50%多茵灵100倍液。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