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一:3个“1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3%,达到60.59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6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8亿,分别增长10.5%和13.8%,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
数字二:87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7.37亿元、增加值34.39亿元,分别增长23.3%、19.2%。通过实施产业兴县,循环发展战略,奋力创建陕南经济强县,使得我县从2009至2012年连续四年成为全省工业增速前十县。
数字三:13亿
全年签约招商项目43个,完成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19个,已竣工82个。良好的招商环境,让众多企业落户我县。
数字四:112个
全年向上申报争取中省政策性投资项目112个,到位基本建设类资金7.3亿,较2013年增长27%,敢于拼搏的平利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扩投资、保增长。
数字五:8亿
茶饮产品产量达到7500吨,实现产值8亿。新建高效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新建绞股蓝标准化基地1万亩,在县内外新增茶叶专营店45家。“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取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通过茶饮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使的畜牧、蚕桑产业同步推进,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数字六:2600万
种植烤烟突破万亩大关,达到1.3万亩,实现烟农收入2600万元,烤烟产业的发展,让群众逐步走上致富路。
数字七:4900件
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争做好干部”活动,全县2242名党员干部包联3560户群众,为包联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900余件,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载体。
数字八:4A级
天书峡4A级景区创建已通过省市初验。女娲山文殊殿、必捷滑雪场、芍药谷景区相继建成营业。1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面启动。完成造林绿化5万亩。龙头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长安十里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平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数字九:830人
高考成绩创新高,二本以上上线830人,上线率居全市第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评估认定。我县正着力向省级教育强县“进军”,教育环境的改善,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数字十:8100人
2014年,我县又有8100人口“斩断”穷根,过上了好日子,49个村精准扶贫、13个村整村推进,3000户困难群众通过避灾扶贫搬迁搬出山地危居,集中安置率达96.8%,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奔向幸福生活。
数字十一:3000套
开工建设廉租房400套、公租房200套、限价房400套和棚户区改造项目2000套。各类保障房的开工建设,着力解决了群众的住房难问题。
数字十二:306公里
建成县乡示范路30公里、连户路306公里,安平高速除控制性工程外已完成路基半幅贯通,2015年底将建成通车,207、308列入国道管理,群众出行将不再难。
数字十三:35处
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5处,西河、广佛防洪堤等水利工程完工,县城第二水源春节前即可通水。万余名群众将饮用上干净卫生健康的自来水。
数字十四:1400人
新增城镇就业1400人,免费技能培训3000人、创业培训300人。全力缓解城乡就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