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镇聚焦桑蚕、生态渔业、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以科技提效、链条增收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当前正值春蚕养殖关键期,尚家坝村小蚕共育室内一片繁忙景象。正忙着粉碎桑叶喂养小蚕的负责人刘义哲告诉记者,共育小蚕在后期养护中起眠统一,发病率低,产量稳定,并且有效降低了村民的养殖成本。
三阳镇尚家坝村小蚕共育中心负责人 刘义哲:我们中心建成投产以来,已经共育了110多张蚕子,全程都是按照技术要求操作的,进行了自动控温控湿,计划全年共育500-600张蚕子,最终达到农户增产增收的效果。
养蚕农户 邹成玉:放在小蚕共育的养大了我拿回来自己养,养大了还是卖给他们合作社,一年6张蚕子收入一万多块钱,开支啥的都在这里面。
据统计,目前三阳镇桑园面积已突破3000亩,年发种量2000余张,年产优质蚕茧16万斤,形成了从共育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稳定在400万元以上。
走进牛角坝村陆基养鱼基地,30个养殖池水声潺潺,技术员王荣正在监测智慧养鱼系统。
陆基养鱼项目基地技术员 王荣:今年投放鲈鱼苗10万尾,预计产量达到13万斤,产值达到300万。
通过“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实现养殖密度和水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陆基养鱼基地成为全县设施渔业示范标杆。
如今,全镇设施渔业养殖已达3万平方米,林下魔芋种植1.1万亩,发展中药材7000余亩,全年生猪饲养量达2万头。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 责任编辑:郑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