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能力鉴定如何进行申请,需要职工交费吗?
劳动能力鉴定并不是只有工伤职工本人才能申请,用人单位、工伤职工近亲属都可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人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为了鉴定结论更为准确,现场鉴定时工伤职工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本次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资料原件。确实行动不便、无法参加现场鉴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组织专家上门服务或视频鉴定,让群众享受到切实便利。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需要提醒的是:工伤职工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前,应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以便及时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2、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将承担哪些后果?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一些工伤职工以自己还未痊愈、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为由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相关待遇的前提,只有评定了伤残等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能核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也就是说,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伤职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利于维护工伤职工自身合法权益。
3、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将承担哪些后果?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一些工伤职工以自己还未痊愈、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为由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相关待遇的前提,只有评定了伤残等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能核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也就是说,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伤职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利于维护工伤职工自身合法权益。
4、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相关领域的专家确定的鉴定意见作出的。一般情况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会作出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出具后将第一时间通知到位。如果伤情复杂,作出鉴定结论的时限可能会根据相关规定延长,但延长的时限不超过30日。
如果职工不认可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可在收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再次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5、除缴费年限外,领取失业保险金有附加条件吗?
失业保险金是个人履行缴费义务后应该得到的一项权益。按规定,所在单位和本人参加失业保险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除上述条件外,领取失业保险金没有其他附加条件。
6、受了工伤需要治疗的,能休息多久?工资由谁发放?
职工受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这段时间,叫做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故停工留薪期最长期限是两年。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