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四聚焦四着力”扎实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作者:陈炜 汤仲民 发布时间:2023-08-11 08:57 【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平利县作为全市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县,聚焦“强化调研部署、健全工作体系、锻造专业队伍、服务基层治理”为着力点,统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切实将综合行政执法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聚焦强化调研部署,着力推动赋权落地。一是深入调研摸底。县委编办、县司法局组成调研组,对3个试点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县直8个赋权部门召开调研座谈会。全面掌握基层行政执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征求各单位对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理清工作思路,掌握推进方法。二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由组织部副部长任组长,县委编办、县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和试点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顺利推进。三是签订授权委托书。举行平利县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暨扩权赋能签约仪式,组织县直赋权部门分别与3个乡镇签订授权委托书,委托执法事项80余项,助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
聚焦健全工作体系,着力深化执法根基。一是构建“一个主体架构”统一协调指挥。率先在三个试点镇设立综合执法队,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全面协调指挥乡镇行政执法,形成执法合力。二是强化“一支执法队伍”统一执法资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确定5-8名专职执法队员,将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列入执法队编制,打造专业化基层综合执法队伍。三是厘清“三张权责清单”统一执法事项。确定镇级法定事项及驻镇市场监管所执法事项57项;梳理出县直部门、三个试点镇分别承接委托执法事项72项、57项、80项;将7项试点镇无法承接而又迫切需要的行政执法事项纳入“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明晰镇级和县直部门执法权力事项、主体责任和职责任务,进一步完善县直部门与乡镇执法联动机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权力下放、执法力量下沉,有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聚焦锻造专业队伍,着力提升执法水平。一是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等规范化制度,针对持证人员少,执法力量短缺的问题,县司法局积极做好政策讲解和宣传发动工作,强化试点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各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及时为乡镇考试合格、且符合申办条件的行政执法人员申报证件,有力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行业专家、市直及县直行政执法部门业务骨干分领域、分批次讲授理论知识、法律政策及实践操作,组织各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聚焦服务基层治理,着力破解执法难题。一是强化协调监督。紧扣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聚焦基层法治建设“难点”,将法治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纳入全县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建设和业务指导力度。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实地调研,收集试点乡镇基础数据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运用法治督察、执法专项检查、实地督导、交叉评查以及畅通执法投诉渠道等措施,“清单式”抓管理,“对账式”抓整改,“项目化”抓推进,提升执法整体性、系统性效能,为进一步推进全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奠定基础。
奋楫扬帆正当时,平利县凝心聚力推改革,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聚焦配齐建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推动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全面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 责任编辑:吴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