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萌动,春意融融。平利县正阳镇鄢家台村支部书记鄢代红又有了新规划。
“眼下,正值春耕播种的黄金时节,这两天一直忙着走访群众,宣传政策,动员他们发展产业,一刻也闲不下来。”鄢代红边入户边说道。
1990年,刚满18岁的鄢代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甘肃兰州某部队服兵役,3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磨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先后获得过优秀士兵、优秀党员等荣誉。退伍后,鄢代红干过保安、当过经理,但他始终心系家乡。2012年,他毅然放弃大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鄢家台村,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在村“两委”换届中实现“一肩挑”。在任职的十几年里,他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鄢家台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316户1014人。刚上任,便有许多难题摆在鄢代红面前,产业路基础差、村内矛盾多,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鄢代红充分认识到村子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他把履行党建工作职责作为自身“第一要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理论学习中增强了党员干部政治认同,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办实事、惠民生的政治自觉。对低保五保评审、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重大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日常事务按规章制度办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让群众成为鄢家台村发展的参与者,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也让村“两委”找到工作抓手,树立了威信,壮大了力量。
“村上没人管理的茶园可以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我们进行统一改造,再承包给大户,这样村里有收益,你们也有分红,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鄢代红带领村“两委”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不厌其烦的向村民宣传政策与方案。将村内80亩的撂荒茶园进行改造提升,按照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每年收益1万余元;引进省级龙头企业高英茶业有限公司,发展高品质茶叶园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5万;租赁闲置社区厂房,年收入1余万元;引进清泉绿色冷水鱼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冷水鱼产业,通过流转土地、常年招工等方式,有效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增收,2022年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不仅如此,按照镇党委政府“壮大药材、突破茶饮、稳定畜牧、做优特色”的产业发展目标,鄢代红提出了“一业为主、多业发展”的思路,依托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和自主发展等方式,大力发展茶叶1200亩、烤烟150亩、核桃500余亩、中药材800余亩、生态猪2000头,202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左右。
发展思路打开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足了。如今,走进鄢家台村,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时时刻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鄢代红看来,群众的事慢不得、拖不得,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好。
“鄢书记,我实在没办法了,麻烦您去劝劝吧。”鄢家台村五组兄弟俩因分家闹的不可开交,鄢代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矛盾点掰碎了一点点分析,历经多次调解,兄弟俩最终和解。“都是亲兄弟,别置气了,和和气气的多好。”鄢代红说道。
鄢代红抱着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热爱,半路出家的他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调解工作中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凭着对村民的一片赤诚,力争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多年来,他调解百家事,温暖千人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鄢家台村的平安、稳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鄢代红不仅是鄢家台村的支部书记,也是县、镇人大代表,更是一名退伍军人,无论是哪一种身份,他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其中的内涵。“今年鄢家台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为鄢家台村的发展带来极大机遇,我们将按照镇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抢抓有利时机,谋划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做到既扮靓‘面子’,又夯实‘里子’。”鄢代红信心满满地说道。
| 责任编辑:pi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