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开发农村管水员公益性岗位的提案
提案人:饶朝阳 县水利局供水股股长
理由:我县137个行政村及6个社区现有20人以上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746处。其中10000人以上规模2处;1000-9999人工程23处;100-999人工程290处;20-99人工程431处,平均每村5处左右,供水管道长2000多公里。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实行县、镇、村三级管理模式,分散供水工程由农户自用自管,据统计全县现有农村供水管水员203人。按照40升/人.天标准,人均年用水约15吨,根据水价和用水量测算,农村人均每年不足30元水费支出。调查发现,我县25处1000人以上的工程基本能收支平衡,部分略有盈余,实现了“以水养水”,其余721处1000人以下供水工程处于收不抵支,管水员工资报酬得不到保障,工程正常运行难以为继的状态。在居住较分散的村,有很大一部分小微供水工程由村民小组长无偿兼任管水员,这种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农村供水管水员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影响千家万户的最大民生和惠民工程,农村水价由政府限价,村民议定收费,这些因素限定了农村供水工程的盈利空间,决定了农村供水工程的准公益性性质。
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九厅局委“陕水农发【2021】59号”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公益性管水员岗位,力争每个行政村都要落实一名管水员,实现优胜劣汰机制,切实提高管水员待遇,充分发挥管水员作用。目前,安康市已有5个县区将1301个供水管水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其中汉滨区846人,汉阴县40人,紫阳县175人,岚皋县123人,白河县117人。我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供水工程点多面广,供水管网长而复杂,管水员工资低而不稳,积极性不高,管理水平差等,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村供水管理难,管好更难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群众对美好生活质量的期盼,应尽快开发农村管水员公益性岗位,增加管水员劳动报酬,实行政府财政适当补贴。按照农村管水员报酬由水费收入、公益岗位补贴、村集体经济收入补充等三部分组成,形成稳定收入来源保障,提高管水员积极性,稳定管水员队伍,加强管水员业务培训,切实让农村供水工程发挥正常效益,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建议:1.按照每村1名农村供水管水员标准,开发150名公益性岗位,用于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管护。
2.把农村供水管水员公益性岗位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
3.做好管水员技术培训、业务考核和持证上岗以及供水保障业务指导。
4.各镇政府做好管水员统一集中使用,开展互助抢险救援和日常管理、考核以及工资报酬的发放。
处理状态:正在办理
| 责任编辑: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