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阳镇各村大大小小的“场子”总是少不了党员干部的身影,这不是刻意的赶场,而是该镇“访千家、解难题、谋发展”的一个缩影。
“要搞乡村振兴,得先把产业搞好,在农村要是田地里没有收入,那就真的没有盼头了。”“前几天,第一书记来找过我,问我有没有困难,搬迁后是否能稳定就业。”“我觉得收入增加了,产业搞好了,但乡村振兴,都振兴了环境也要搞好啊,这样才能算得上全面振兴。”
在兰家垭村、在牛角坝村,在门庭小院或是田间地头,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干部们记得不亦乐乎,看似场面不大的院落会,却开出了别样风范。为了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发展致富,各村驻村工作队及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就大家关心的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社会治理、民风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提问和解答。同时,还面向村民们讲解巩固衔接、乡村振兴等政策,为村民带去详细、全方位的政策解读。
“以前吃水难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我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挑水了,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家住泗王庙村六组的农户刘会兵笑逐颜开。刘会兵今年有68岁了,儿子身患疾病,常年在外务工,居无定所,刘会兵一人在家。紧接着,搬迁户唐代清又说:“现在的泗王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广场让我们天天都能享受健身活动了,有人跳广场舞,有人唱花鼓戏,夏天还有人乘凉,只有村里发展好了,我们村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这样的暖心院坝会,该镇10个村都在如火如荼开展,大家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都是群众发自肺腑的真情表达。“不等、不靠、不懒、不要,应自强不息,勤劳致富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新时代群众该有的样子。”三阳镇党委书记张华如是说。
下一步,三阳镇还将继续推广这种“屋场院坝会”,以拉家常的方式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党的政策方针,让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发挥“院坝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的作用,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 责任编辑:pi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