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1月20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视频调度会议部署和全市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十大行动要求,持续巩固我县防控成果,制定疫情防控“十个五”工作措施。
一、责任落实“五包抓”
1、县级领导包镇。坚持县级领导包镇机制,各县级领导要下沉到镇,靠前指挥,指导督促各镇开展人员大摸排、卫生大清扫、环境大整治、病媒大防制、防疫大宣传等各项防控工作。
2、总队长包村。各村脱贫攻坚总队长要就地转战抓防疫,统筹做好本村防控工作。
3、共驻共建单位包社区。6个城市社区共驻共建单位要指导社区夯实网格化管理,推动防控关口前移。
4、四支队伍包组。各驻村工作队长要统筹“四支队伍”力量,实行网格分片包干一抓到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5、明确干部包户。各村要统筹村组干部和扶贫帮扶干部,确保户户有人包、人人有监管。
二、人员摸排“五不漏”
6、县不漏镇。各镇要结合大数据运用,主动全面摸排来平返平人员信息,做到数据追踪一条不漏、人员摸排一个不少,日报日清。、
7、镇不漏村。各村(社区)每天要精准掌握本村来平返平人员信息,分类建立台账,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8、村不漏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摸排到位。
9、组不漏户。要上门入户摸排,做到不漏一户。
10、户不漏人。要到户见人摸排,做到不漏一人。
三、健康管理“五精准”
11、精准管控入境人员。对境外返平来平人员严格落实“14+14”天分类隔离和“2+2”次核酸检测防控措施。
12、精准管控密接人员。对确定的密接者、次密接者一律落实14天集中隔离和2次核酸检测。
13、精准管控高危人员。对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廊坊和黑龙江省绥化市及国内其他高、中风险地区(县区)来平返平人员一律落实14天集中隔离和2次核酸检测。(高危人员管控措施依据省、市政策动态调整)
14、精准管控风险人员。对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廊坊以外)及国内其他高、中风险地区所在市返平来平人员一律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和2次核酸检测,隔离期间挂牌公示、单人单间、人不出户。
15、精准管理返乡人员。除上述管控人员以外的返平来平人员(市以外),需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县内常住居民确需外出(到市以外)的人员要主动向村(社区)或单位报备,返平后按出行地风险级别落实隔离或监测措施。
四、核酸检测“五到位”
16、“应检尽检”到位。对密切接触者(含密接的密接)、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检疫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八类人员”应检尽检。
17、“逢进必检”到位。对国内中高风险区来平返平人员、监所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新进人员、县镇集中隔离点和健康检测服务点工作人员、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冷链食品实行“逢进必检”。
18、“重点抽检”到位。对销售处理海鲜水产品、畜禽肉等各类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的从业人员及外环境,冷冻食品经营场所从业人员及外环境,各类学校的食堂、超市等重点场所外环境及相关人员,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病区外环境,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重点抽检”。
19、“因需扩检”到位。根据疫情出现的新形势,扩大检测范围,对农集贸市场相关人员、进口货物装卸工、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物流快递从业人员、需排查和协查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20、“愿检尽检”到位。提升县域核酸检测服务能力,对自愿核酸检测的群众,及时有效检测。
五、严防严控“五盯紧”
21、盯紧重点人员。对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平返平人员,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以及省外返乡等重点人员要盯紧看牢,落实“四个一”健康观测,严防失管漏管传播风险。
22、盯紧重点场所。对各类消费场所、娱乐场所、景区景点要严格落实出入人员测温、验码、戴口罩,常态化通风消毒,减少人员聚集。
23、盯紧重点单位。对养老院、精神病院、福利院和监管羁押等重点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错峰放假开学,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24、盯紧重点环节。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设置,坚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一律不得接诊发热患者,落实首问负责制,发现发热患者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镇卫生院。
25、盯紧重点物品。加强冷链食品监管,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严禁从中高风险地区购买商品,接受快递包裹时要及时全面消毒。
六、守好输入“五关口”
26、守好重要交通节点关口。安平高速、平镇高速等4个出口和汽车站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健康检测服务工作,做到不漏一车一人。
27、守好境外人员返乡关口。对于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路出口发现的,仅完成在口岸集中隔离但未落实居家隔离人员,“点对点”转送至目的地,严格居家隔离,做到管控无缝对接、闭环运作。
28、守好冷链食品进入关口。严格执行冷链食品提前24小时备案制,严禁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平利、上市销售。
29、守好预检分诊关口。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落实首诊负责制,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
30、守好人员流动关口。对于到本地后流出或未到达本地的重点人员,要主动和流向地或现住地做好管理衔接,通报人员相关信息和管控要求,确保工作无纰漏。
七、防护自律“五减少”
31、减少返乡。劝导外地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春节、错峰返乡,减少旅途风险。
32、减少出行。劝导群众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离陕,减少不必要出行。
33、减少聚集。推行白事简办、喜事缓办;暂停宗教活动、群体文化娱乐活动;大型会议、集体团拜、慰问联欢等活动一律取消;严处聚众赌博;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和封闭场所。
34、减少宴席。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满月宴、生日宴、乔迁宴、庆功宴、无事酒等宴会一律不办。
35、减少串门。尽量少走亲访友、少串门拜年、不与陌生人接触,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握手、用公筷等良好习惯。
八、宣传教育“五走进”
36、走进单位。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LED电子屏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做到干部带头防控。
37、走进学校。各学校以班为单位,加强学生防控健康教育,形成小手拉大手、家校共防疫。
38、走进农村。各村要充分利用宣传车、横幅、院落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防控氛围。
39、走进社区。各社区要利用大喇叭、宣传单、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守好自己门,管住外来人。
40、走进家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一张卡”“一通告”“两封信”发送到户、宣讲到人。
九、组织保障“五个有”
41、有疫情防控指南。镇、村(社区)要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年底前开展1次应急演练。
42、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镇、村(社区)要建立防控值班带班制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上墙公示。
43、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镇、村(社区)至少要储备满足30天运转的防控物资。
44、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要建立镇卫生院指导镇村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每村落实1名医务人员。
45、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各镇要按照不少于20间/万人口储备集中隔离场所,确诊病例和隔离房间1:100的比例启用。
十、执纪监督“五严查”
46、严查履职尽责。对履行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不到位的一律严查。
47、严查工作作风。对不担当、不作为、擅离职守、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搞形式、走过场的一律严查。
48、严查防控措施。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不到位的一律严查。
49、严查信息报送。对瞒报、漏报、迟报和错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数据的一律严查。
50、严查违纪问题。对违反疫情防控纪律要求的人和事一律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