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正阳镇积极探索扶持路径,正视后续发展问题,开好三剂“良方”,让搬迁户不仅能搬得出,更能稳得住、能致富、获幸福。
土地流转“防腐剂”
“山上的土地租给你,我有时还在里面干活挣点钱,感觉还不错,明年我还继续流转给你。”邓明珠一边看着2021年的土地流转合同一边对烤烟基地负责人说道。邓明珠是正阳镇龙洞河村贫困户,2017从海拔1200米的山上搬到山下安置区,现今子女都外出打工。65岁的她已无力管理山上的9亩土地,从2018年便闲置了下来。今年在村支部的动员下,将土地流转给了烤烟合作社。据邓明珠说,今年她在烤烟基地务工加土地流转费收入就有1万多元。
正阳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802户,绝大多数搬迁户是由山上搬到山下住进集中安置区。随着搬迁的逐步深入,山上的土地也开始出现闲置。为了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正阳镇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在正阳镇像邓明珠这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还有很多。
社区工厂“稳定剂”
“范春梅3807.7元,向顺芝2365元,王文军2076.9元……” 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正阳镇鑫鑫美源毛绒玩具社区工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50余名工人在工厂门前排队领工资,个个喜笑颜开相互“攀比”着工资。
“以前在外打工,和现在工资待遇差不多,但是离家远,现在家门口建起了社区工厂,感觉非常棒,步行3分钟就到了,我已经在这干了两年多,每个月都有3000多块钱的工资,既能顾家,还能挣钱”在社区工厂务工的南溪河村五组贫困搬迁户范春梅对笔者说道。
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正阳镇就超前谋划,大力招商引资、精心自主培育、全力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目前全镇已建成社区工厂4家,各类生产加工厂20余家,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实现了安置区社区工厂全覆盖,真正做到了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
配套设施“增色剂”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还没走进正阳南溪河安置区,就听到了熟悉的广场舞旋律。初冬微冷,但仍阻止不了人们跳广场舞的热情,随着暮色的渐渐降临,跳广场舞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辛苦劳作一天他们,通过广场舞抖掉一身的疲惫。
“姐,你是这个安置区的搬迁群众吗?”
“嗯嗯,是的,我2018年就搬下来了”
“住了两年,还习惯么”
“起初刚搬下来,还真不适应,邻居都变了,有些老习惯,一时半会改不了,好在村上考虑周到,不定期举行表演活动,还专门建了个广场舞的场地,一来二去的,大家就熟了,而且每栋楼都有楼长,遇到事情了,他们总是想办法帮我们很快解决。”
趁着休息时间,我和一位跳舞的大姐简单的聊了起来,山里人就是这样,简单、纯朴、热情。
站在南溪河安置区的一头眺望,一排排崭新的路灯点亮乡村,错落有序的花坛更增几份色彩,整洁的社区环境,宽敞的社区道路,超市、卫生室、活动中心各村服务便民设施应有尽有。
为让易地搬迁群众搬的放心、住的安心,近年来正阳镇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五新”社区为抓手,建设了服务便民大厅,平价商店、儿童活动、文体活动、老年人活动等服务中心。为全力促进农村居民融入社区,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供了建设基础,切实促进了搬迁居民融入社区新环境、新生活,全面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