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自“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以来,平利县各类人才纷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务实苦干,敬业奉献,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提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芳茗女娲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克刚,村民们赞不绝口,说他是村里的能人。周克刚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没钱医治,便落下了三级肢残。因为残疾,他饱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但他从小就立志:“我要自食其力,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1998年,周克刚开始外出谋生。他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污水处理厂当过小工,也在河北、山西的煤矿当矿工,还在深圳的家具厂当过搬运工。2008年,他终于从睡马路的务工人成长为深圳一家家具厂的老板,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乡音难改,乡愁难忘。看着山外的世界飞速发展,想到大山里的乡亲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那时我的心里像有蚂蚁在挠”,周克刚回忆道。2010年,他萌生了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的想法。
随后,他放弃了深圳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家乡,在县城开了一家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建材超市。他雇佣当地村民及残疾人贫困户务工,后又种植烤烟,先后出资近70万元修通了3.3公里的村路和产业路,新建了饮水工程。
近两年,周克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流转了村里450多亩荒地,建起了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了平利县芳茗女娲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和茶叶、绞股蓝加工厂。他还聘用村民到现代农业园区和加工厂工作,为愿意发展产业的村民免费发放茶籽茶苗,开展技术指导,并与他们签订产品回购订单合同。
“我记得他那时一瘸一拐地挨家挨户劝说我们种植绞股蓝,当时我们还没有人相信他,现在想想要是没有种植绞股蓝,我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跟随周克刚已经5年多的小伙子张光明说。“赶上收茶时节,我就会来帮助周克刚采茶,其他时候主要在茶叶厂加工茶叶,或者跟他做一些装修的工作。”
张光明的父亲有听力障碍,母亲是智力残疾人,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因要照顾年迈父母,他一直不敢“走太远”务工,早些年只能通过养殖、种植获得微薄收入。“在他这里我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主要是务工之余可以照顾父母,有时也能接送幼儿园的孩子,加上政府的补贴,一年能有4万多收入。”
在以平利县芳茗女娲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扶贫下,平利县的脱贫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给村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