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信访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以及来陕来平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为动力,按照“业务规范、接谈精准、办理到位、人民满意” 总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内抓干部能力建设、外抓窗口环境建设,固本强基,主动作为,信访工作呈现总量下降、存量减少、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平利实现“追赶超越”、“平安顺利”贡献了信访干部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谋划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县信访局把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作为改作风、强业务、提效能的重要抓手,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推进。从窗口建设、规范业务、提升服务、督办化解等方面细化了创建达标工作标准,每项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抓督促落实。局党组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通报创建工作进度和成效,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硬件配备,扎实推进窗口建设。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到县信访局调研工作,解决专项经费,累计投入40余万元,新划拨办公用房300余平方米,建成了集信访接待、心理疏导、法律咨询、诉调对接、矛盾调处、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接待场所。为方便服务群众,县信访接待中心开通接访“绿色通道”,由投诉代理员全程跟踪代办,针对老、弱、病、残、孕“一对一”提供个性化服务。
完善工作制度,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坚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听证评议、信访复查等长效制度,积极探索 “最多访一次” 信访工作模式,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及时转送交办,跟踪督办问效,力争让群众只跑一次。在总结洛河镇信访矛盾百日整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政法单位联镇抓整治、政法领导联村抓平安、政法干警联案抓化解的“三联三抓”机制,有效治理治安乱点、信访乱象。在城关镇西城社区设立“老好人调解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作为驻室调解员,免费为群众调解民事矛盾纠纷、代写法律文书、提供法律咨询,变矛盾纠纷“中转站”为调处化解的“终点站”,打通服务信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目标。
规范业务办理,全力提升工作质效。严格落实来访接待工作规范,对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在耐心听取诉求的基础上,依托信访信息系统,快登快交、快督快办。对群众初次来访反映的问题,按照“易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全程跟踪办理,限期回复办结。严把信访事项办理质量关,安排专人全天候开展网上巡察和“点对点”业务指导,确保信访事项办理程序规范、运转高效。定期开展信访事项办理回访和抽查测评,督促责任单位将处理意见落实解决到位,切实防止办理答复网上“空转”现象,源头防范了越级访、重复访现象发生。
狠抓队伍建设,高效服务人民群众。接待大厅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上岗,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句您好问候、一杯热茶暖心。在大厅显著位置设置群众意见箱,由信访群众对登记窗口和信访接待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或留言,及时了解民情、听取民意。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全省信访业务大讲堂、全市信访业务大比武、周五集中学习,全面掌握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和工作技能,真正让信访干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 责任编辑:张小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