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业】陈迪贵:初心如磐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09-17 15:06 【 字体:

【题记】自“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以来,平利县各类人才纷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务实苦干,敬业奉献,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今年56岁的陈迪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1982年,18岁的陈迪贵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来到了位于新疆的中国解放军36117部队服役,部队生涯炼就了陈迪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初心,在部队期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退出现役回到家乡后务过农,经过商,也当过村支书,尽管身份几经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在他的心里,党和部队是再生父母,群众是家人朋友。既然生长在蒋家坪,就必须为村民做实事、谋福利。

“群众说了,组织定了,咱就干”

一提到陈迪贵,熟悉的村民都说“老陈,没有一点官架子。”1999年,他当选为蒋家坪村支部书记,为了全心投入到村党支部工作上,他放弃了自己红火的房屋装修事业。有亲戚朋友不解,认为村上事多钱少,一年的工资不如装修一个月的利润。他却说“当村干部是不挣钱,但群众的信任无价”。
历经多次村级组织的合并,这“不挣钱”的村干部一干就是十几年。2019年,老县镇实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陈迪贵被组织任命为蒋家坪村支部副书记,从“书记”到“副书记”,陈迪贵毫无怨言,他说“我是组织的兵,组织定了咱就干,只要群众能富裕,我就知足了”。他依然同村委班子一起,为蒋家坪的经济发展出力奉献。

“要干咱就干好”

蒋家坪村属深度贫困村,撤并村前的桐皮沟村更是坚中之坚、难中之中,地理位置最为偏僻,仅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通。“要想富、先修路”,要改变桐皮沟的贫穷局面必须要修通公路,2003年,在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陈迪贵及村两委班子的宣传带领下,群众主动筹资、投劳。仅用3个月,一条长3.5千米、宽3米的公路终于通向了家门口,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从此,村里的农副产品可以流通到村外,肩挑背扛的出行彻底成为历史,村里也响起了汽车摩托的声音。尝到甜头的村民,干劲更足了,全村风貌焕然一新,为后来的脱贫攻坚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陈迪贵一班人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与帮扶单位的一致努力,如今,蒋家坪村实现了户户通村路,水、电、网络全覆盖,家家有安全住房,茶饮产业和旅游业欣欣向荣,昔日深度贫困村逐步蜕变为美丽新农村。

“骂我是因为我的工作没干好”

2019年,蒋家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如火如荼。该村马家沟需搬迁户黄维成,拒绝搬迁,极不配合工作,一见村干部上门,他就破口大骂。陈迪贵二话不说,揽下了这个“难题”。任凭老人谩骂,他依然笑脸相迎,他说“骂我是因为我没干好”。通过拉家常、谈心,他了解到老人一是担心搬到一个新环境无法适应,二是担心自己没钱装修。他一方面发动黄维成的亲戚、邻居讲政策、做工作,另一方面自掏腰包5000余元帮黄维成装修新房,打消他的后顾之忧。等见到装修好的新屋后,黄维成老人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主动给陈迪贵道歉,对他表示感谢,并提出要把装修钱还给陈迪贵。但陈迪贵却只收了2000元的人工费,他说材料算我送给你的搬家礼物,不收钱。

如今,时常有村民来到村委会说起党的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更要感谢“陈书记”,而陈迪贵总会腼腆的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因为自己是退伍军人,也是党员,他要为蒋家坪更美好的明天继续努力奋斗!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