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民政系统在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指示精神,鼓励引导广大民政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起新时代民政事业赋予的新使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忠诚于党、担当投入、业绩争先、行为争范,涌现出了一批“干民政、爱民政、专民政、争做优秀民政人”的好干部。段远信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段远信,男,1982年12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2004年1月参加工作,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平利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副股长。2019年被授予“全市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他是充满激情的年轻老兵
今年38岁的段远信,说起工作经历,可谓简单、平淡,但却十分充实。2011年前的12月,他怀着从边远乡镇考入县直部门工作的兴奋与激情,正式踏入民政系统这条战线,如今已是连续从事民政工作第9个年头,算是全局民政工作年限较长的年轻“老同志”。
“年轻就要充满激情,工作就得踏实真干”。这是段远信同志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做事原则和工作态度。十余年来,他一直从事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又成为民政兜底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每天必备的、最充实的“生活内容”就是不断地学习政策,不停地处理业务。回顾他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在具体落实中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安排、推进,还是指导、落实,他都亲力亲为,认真审核每个对象,严把每个标准细节,凡经他手的工作,领导都很放心,同事都很认可,群众都很满意。现任民政局副局长张山曾多次这样说:“段股长经手的事,让人很省心,让人很放心,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民政系统老兵”。
他是业务娴熟的行家里手
长期以来,为了更加胜任民政兜底扶贫的各项工作,他深知必须精通业务,因此在学习和思考上下了不少功夫,对上级的文件、领导的讲话,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时常放在手边,中省市各级民政网站也是每天必须浏览的内容,及时全面地掌握了各项扶贫政策、民政政策,把工作的标准、政策和要求,始终牢记于心,为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为精准落实奠定了基础。在同事的心中,他就是个民政“政策通”,随时都能精准指导镇村遇到的难题,随时都能精准解答群众心中的疑虑。同时,也经常对其他股室年轻干部给予工作上的指导,有很多干部不止一次很疑惑地问他:“你太厉害了,怎么啥都清楚,啥都懂?”
2018年以来,全市开展脱贫攻坚信息数据一体化工作,要求所有涉及扶贫的信息数据都要“横向一致、纵向精准、共建共享”。民政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低保五保信息是重点内容,这项工作需要电脑业务熟练、民政政策精通的人员才能胜任,因此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头上,只有他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这项工作看似是“比对—反馈—核实”的简单程序,却一点儿也不简单,工作中既要考虑数据间的逻辑问题,又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认定问题,还要注意牵涉到的政策兑现问题,以及出现问题数据后的跟踪整改工作。通过他细致认真的工作,民政部门数据一体化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定期比对衔接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精准一致。
他是甘于奉献的先锋模范
长期以来,段远信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领导和干部的一致好评。每逢提起他,总能听到“品行好”“态度好”“能力强”等各种不同的赞誉。
近十年来,他所从事和负责的工作,内容日愈增多,要求越来越严,但他却一直本着全身心投入的原则,基本上以单位为家,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白+黑、5+2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就连父亲生病、女儿出生也只是短暂的陪同后就立即返岗工作了。尤其2016年以来,他又承担起民政兜底扶贫的工作,工作复杂程度让很多人一听就“头疼”,但他没有推诿退缩,没有叫苦叫累,还是主动出战、积极应战,较好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一个又一个任务。遇到任务繁重的阶段,连续工作三四个周不能休息一天已经是常事,晚上10点以后离开办公室已经不稀罕,有时甚至加班到次日凌晨或者通宵。
不仅如此,他还忙里抽闲,经常深入八里关村包帮的两户贫困户家中,多途径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经多方联系,现协调2户各有1人在高速路务工,实现增收;为1名尘肺病患者衔接市中心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治疗,按规定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政策,有效缓解了家庭困难。当县督查组干部入户暗访时了解满意度时,当事人激动的不停点头、称赞、说好。
在他心中,始终坚信:经过历练,人生才能增长本领。在数十年平淡而复杂的工作中,他从不言苦抱怨,始终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勤恳扎实的公仆形象,赢得了领导和组织的认可。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