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头”老姜的致富经

信息来源:平利脱贫攻坚 作者:张禄 邓海洋 汤显焕 发布时间:2020-07-15 08:21 【 字体:

老姜是出了名的倔脾气,村上无人不知。老姜叫姜才荣,家住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其子姜观军早年在煤矿打工,由于得了肺气肿,现在只能作一些轻松的零活。老姜早年参军入伍,虽已年过古稀,但身体依旧硬朗,干起农活也利索得很。由于农村土地贫瘠、“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他只能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维持生活。

“我可不比那些个年轻人干活差。”老姜逢人便说。可是无论如何辛苦劳作,一年的收成还是仅能维持温饱,生活的重担压得老姜整天愁眉不展。

2016年,老姜被评为贫困户。一开始,老姜觉得这次脱贫攻坚也会像以往一样,填填表、开开会就过去了,所以他一直都没往心里去。事情的转折出现在2017年,有一天,村干部告诉老姜,只用出资一万元,镇政府就在磨石沟安置区为他解决一套100平方的住房。开始琢磨着挺好,可是一想到离开这世代养育自己的土地,将来吃什么,老姜的倔脾气就上来了,“不搬,不搬,搬走的话,这种的地咋办?”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又清楚他的脾气,就上门耐心解释。“老姜你别怕,到县上过日子还是方便的多啊,将来儿子看个医生啥的,不比在村上方便,你们孙子上学也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你还是要为后人考虑嘛。”帮扶干部杨洋说道,“就是嘛,你都七十了,做活又能做几年,山上那点活,能挣几个钱。你看,现在政策多好,看病国家报销,你有养老金、高龄补助,还有产业补偿,在县上的新房子才用交一万,旧房子一拆还要给补贴。”

老姜捂着头,沉默不语。愣了愣神,他说道:“先试试嘛。”

几个月后,老姜一家做了简单的装修,住进了新家。这天帮扶干部又来到老姜新家。“搬到新屋子确实不错,交通便利,看医生也方便,比我在山上做点农活儿轻松多了。啧,不过总要干啥么,”老姜犯起了嘀咕,“叔,你看这还有产业补贴,咱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干点啥。”帮扶干部支起了招。原来,老姜还有一个独门绝技,会烤小甑子酒。这种玉米酒酿造出来的酒度数非常高,喝进嘴里,吞到肚里,有种火烧火燎的感觉,是农家人一种待客必不可少的礼节方式。

烤酒的过程相当繁琐,把包谷洗净,放入水中浸泡,加入酒药,拌匀,放到容器中进行糖化。把这些糖化后的包谷倒入缸里,经过发酵,还得放入专门的木甄子中蒸。不会破坏酒的香味,酒就相当香。但是子女都认为老姜年龄大了,现在可以过安生日子,就不要折腾了。老姜再次“倔”起来:“你们看我这身子骨好到的,这烤酒过程我心里面跟明镜似得,都晓得,再说了,你们有时间还能来帮忙,怕啥。老话说‘小锅小曲烤小酒,蒸锅木甄出好酒’,我这酒它就是香嘛,也不愁卖。”凭着辛勤劳动,老姜一家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钱,光荣地退出了贫困户。现在每年烤酒除去成本也能净赚一万余元。“我享受国家扶贫优惠政策,加上帮扶干部、社会各界的帮扶,现在我脱贫了,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可不能以当贫困户为荣,我得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老姜的“倔脾气”又上来了,眼里满是笑意,对未来充满向往。

| 责任编辑:周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