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担使命 依法履职展作为——平利人大工作回眸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06-02 08:50 【 字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圆满完成了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组织开展视察检查12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及重大事项报告26项,作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20项,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决胜脱贫攻坚、奋力追赶超越贡献了人大力量。

脱贫攻坚担使命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政治同向,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依法履行监督、决定等职责,凝心聚力推动县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履行法定职责,助力脱贫攻坚。按照《平利县人大常委会监督脱贫攻坚工作暂行办法》,开展到村脱贫项目专项视察,跟踪督促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审议意见贯彻落实,听取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报告制度,组织驻平市人大代表对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题视察,进一步增强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实效。

班子以身作则,投身脱贫攻坚。认真落实县委出台的脱贫攻坚“总队长制”,班子成员分别担任6个村的总队长,坚持每周到村督导2天以上,协调推进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零”达标。人大机关帮扶干部每天轮班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各级人大代表以“双联双带”为载体,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带动贫困户持续脱贫增收。

挂联茶饮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常委会领导班子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持续挂联茶饮产业,指导11个镇规划建设21个镇党政主要领导茶园示范点,协调推进重点龙头企业创建和品牌认证工作,注重运用奖补办法的引导作用鼓励新产品研发,茶饮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贫困户持续脱贫增收的第一产业。

突出重点强监督

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依法监督助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对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和30个当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视察检查,听取和审议财政预算、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报告,听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审计工作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意见。

主动监督促进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城市管理、镇村“两场”建设、公共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城关镇龙头村和长安硒茶小镇规划实施等开展专项视察,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批准《平利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21)》,听取全县环境保护目标、黄洋河水资源生态保护情况等报告,积极推动县域社会事业向前发展。

任后监督激励选任干部履职为民。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选任有机结合,依法开展人事任免,深入开展国家机关民主测评、“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干部述职评议活动。全年共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5人、人民陪审员15名,接受辞职和免职12人,补选市人大代表1人,组织宪法宣誓25人次,对5名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履职评议。

法治建设谱新篇

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要求,与“一府一委两院”同步同轨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县域治理效能。

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聚焦治理能力建设,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主动在“七五”普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治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发挥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逐步形成。

持续监督监察司法工作。听取和审议县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跟踪监督县法院执行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县政府将执行救助基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支持县法院完善执行工作机制,支持检察机关完善公益诉讼工作机制,为公益诉讼监督走在全省前列创造条件。
      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出台《平利县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加强备案审查的制度和能力建设。审查通过《平利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废止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平利县城区禁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有力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代表工作更扎实

常委会不断深化代表工作,补齐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短板,厚植人大工作的根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新期待。

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常态化开展代表履职培训,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测评等活动,不断扩大代表有序政治参与,使代表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开展“两个联系”,各代表主动参与代表小组、代表走访日、“五个一”主题实践等活动和人大监督工作,勇当脱贫致富的领头羊,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代表意见建议有效落实。坚持重点督办、滚动督办、领导领办和网络公开督办,开展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专项视察,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对办理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多措并举促进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转接的代表建议共94件,已办理完成77件,办结率比去年提升12%。

自身建设再提升

常委会认真落实“两个机关”建设任务,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树立常委会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充分发挥人大党组在人大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深入推进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始终保持清正勤政、团结奋进的局面。

人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将人大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出台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办法,全面实行实时询问、代表列席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有关会议等制度,为常委会监督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制度遵循。深入推进镇人大“四同一建设”,实行领导抓点示范、工委对口联系指导、“红黄绿”清单管理,不断推动各镇人大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人大宣传工作守正创新。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和“两微一端”宣传人大制度、常委会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全年在各级媒体发表人大宣传作品532篇,调研文章《依法监督脱贫攻坚,展现人大履职新作为》在《陕西人大调研材料》专刊全文刊发,进一步扩大了人大工作的影响力,树立了平利人大良好形象。

初心永驻,使命在肩。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平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防疫情战脱贫促发展保稳定,奋力夺取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胜利,为推进平利县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 责任编辑:王文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