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群雕——长安派出所抗疫人物志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进仁 陈勇兆 发布时间:2020-02-12 09:54 【 字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应该热闹欢乐的春节,变得异常安静,大街小巷、公园小区,都难觅人迹。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他人,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足不出户蜗居家中。但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在岗位上,在疫情肆虐之时,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与安全健康,他们中有我们敬爱的白衣天使,也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人民警察。

      平利县关垭子是陕西与湖北的交界点,平利县长安镇与湖北竹溪县地缘衔接,从古至今形成了大量姻亲,恰逢春节期间,跨省流动人员增多,给疫情劝返排查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为了对抗疫情,遏制病毒,长安派出所民警日夜在寒风中为群众“守阵”。各疫情防控点位上时常看见身穿警服的身影,面对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的测量,他们并没有感到厌倦。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合力对人流密集场所开展检查,通过及时走访回乡人员,第一时间掌握信息情况,疫情防控工作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任务,更是他们每个人心中应尽的义务,带着舍我其谁的冲锋姿态,用血肉之躯将疫情挡在自己身前,为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幸福筑起道道防线,保卫长安乃至平利人民的健康安全。

龙军——抗疫战斗中的扛旗者
      龙军,男,45岁,平利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负责人,中共长安镇公安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打响,他便连夜组织派出所民警赶赴一线,连续作战十几个日夜。“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的时刻,我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当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时,他笑着答道。龙军同志以上率下,身先士卒,不论是在检测点执勤还是在数据核查,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为长安派出所扛起了一面无畏之旗。
周从录——任劳任怨的“录儿哥”
      周从录,男,43岁,中共党员,平利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副所长。周从录对待青年民警总是向老大哥一样亲近,年轻人平时都不喊他所长,而是叫他“录儿哥”。在疫情防控检测点他率先熬夜执勤,同时带着民警去疑似病患家中核查亲密接触人员,然而他心中从未打过“退堂鼓”,对他来说保卫群众便是他的神圣天职。“录儿哥”的妻子是平利县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平日里工作也很忙,夫妻俩就把刚上中学的女儿寄养在姑姑家里。本想乘着春节期间对妻子和女儿弥补下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亏欠,谁料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算上春节前期,“录儿哥”已经连续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了,虽然距家只要10多分钟车程,但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来说,对他来说还是很遥远。“疫情不退,我就不回,等群众安全了,我再回家也不迟。”当同志们劝他回家看一眼媳妇儿和女儿时,“录哥儿”摇摇头说到。
朱伟——派出所里面的拼命三郎
      朱伟,男,35岁,中共党员,长安派出所工勤人员。朱伟心思活泛,人也很聪明,但是干起工作来却是不要命,所以同志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拼命三郎”。1月22日(腊月二十八)下午,刚刚从村子里面宣传完禁放烟花爆竹的朱伟便立即赶赴关垭子开展夜间勤务,当天天公不作美,到了夜间伴着寒风下起了瓢泼大雨,加之疫情刚刚开始爆发,群众还未在思想上重视,过往车辆行人极多,朱伟同志身着警服在雨地中排查车辆、人员信息。“我年轻,身体硬朗,只要不漏过一个过往人员,淋点雨也不算啥。”同在疫情防控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想要替换朱伟时,他摆手说到。待夜深了,过往人员减少后,朱伟的衣服从里到外已经湿透了,第二日,他只是简单的喝了一点抗感冒药,又继续投入到新的抗疫工作中去。
朱家林——迎难而上的逆行者
      朱家林,男,26岁,中共党员,长安派出所辅警。朱家林是部队退伍军人,是派出所最年轻的同志。别看他年轻,但面对工作可不马虎,平日里不管他在哪,只要一个电话绝对是随叫随到。2月1日,长安镇党委、政府在长安镇高原村建立一所集中医学隔离观测点,需要派驻一名警察执勤,做好被观测人员的心理疏导。刚刚从关垭子检测、劝返点回来的朱家林明知那里危险性大,活动范围不过方丈之间,并且工作环境极其枯燥,但他依然主动请缨前往集中医学隔离观测点执勤。“我既是退伍军人又是党员,在这种危急时刻,理所应当必须要站出来。”当问到他为什么第一时间主动参与集中医学隔离观测点工作的时候,他回答道。
      长安派出所全体民、辅警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们穿上了警服,戴上了党徽投入到防控一线上后,就不再是父母的儿子,不再是妻子的丈夫,不再是孩子的父亲,他们就是一群竖立在平利县东大门的卫士,替我们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
| 责任编辑:周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