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陕西省质量强省工作推进委员会处获悉,平利县“创建质量强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模式被评为2019年陕西省质量提升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推广交流学习。
自2017年开展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工作以来,平利县将质量提升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新模式。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探索出了“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特色旅游”的生态扶贫模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特色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通过“生态+旅游”的扶贫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土特产,培育了一批乡村驿站和特色农家乐,使群众就近就业、产品就近转化,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贫困户的“金山银山”。2018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9.03亿元,增长7.4%,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2%、18%。
二是坚持产业兴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探索了一条“公司+农户”、“社区工厂+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茶饮产业一业率先突破,制定发布《女娲茶标准综合体》、《绞股蓝茶标准综合体》2个陕西省地方标准体系,严格落实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确保产品品质,“平利绞股蓝”、“平利女娲茶”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利女娲茶”区域品牌价值达到28.07亿元。201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3万亩,产品年产值达到13.6亿元。在农村社区、移民安置点兴办社区工厂,建成社区工厂83家,提供就业岗位3634个,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大批贫困户通过成为产业工人稳定脱贫。
三是坚持质量强县,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探索了一条“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的质量扶贫模式。在推进脱贫攻坚“三保障”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承载能力,保障住房建筑质量安全。在教育扶贫方面,以创建全省教育强县为契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实施名师名教工程,全县4661户5489名贫困户适龄子女全部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建档立卡家庭无一户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在医疗扶贫方面,县级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全覆盖,落实健康脱贫“五重保障”政策,全县贫困人口参合率达到100%, “一站式”结算达到100%。在安全住房保障方面,实行全过程、无缝化质量监管,打造安心工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13649户、危房改造699户,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