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办:脱贫路上的引“鹿”人

信息来源: 作者:何娟 来昌荣 发布时间:2019-07-24 09:20 【 字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若想体会这诗经里的美好意境,就来平利县磨沟村的鹿泉山庄吧。山庄的后院是一字排开的数间养鹿圈舍,圈舍与满目苍翠的山坡相通,无疑是理想的养鹿场所。杨孝坤便是这鹿泉山庄的主人,同时他也是平利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出身贫寒的杨孝坤17岁便开始外出务工,下煤窑、扛水泥、挑砖瓦,无论干哪一行,他始终勤勤恳恳。20多年在外闯荡,让杨孝坤的眼界变得更为宽阔。可人在异乡终为异客,难舍故土的杨孝坤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2012年4月,杨孝坤成立了平利县宏远梅花鹿发展有限公司,首批引进32只梅花鹿,开始了他的养殖梦。

可是,想做好养殖业空有一腔热血和闯劲儿是不够的。因为技术缺乏,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梅花鹿或病或死,几乎全军覆没,这给了杨孝坤当头一棒。杨孝坤这才意识到,“专业养殖技术”是多么地重要!杨孝坤奔赴东北的梅花鹿专业养殖基地去苦学技术。2012年9月,他又引进了126只梅花鹿,有了专业技术,短短几年时间鹿厂的梅花鹿繁殖到200多只了。此后,杨孝坤流转了1000多亩荒山坡地养殖乌鸡,流转土地种植油牡丹850亩、核桃620亩、吴芋500亩、贡菊花12亩,创办了集“生产经营、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三位一体的鹿泉山庄。如此大的规模,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大大的促进了磨沟村农民的增收,成为磨沟村脱贫路上有名的引“鹿”人。

“以前在家养羊养猪,没得技术,到最后都亏了。现在来鹿场干活,离家不远,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两三千块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在鹿厂务工的贫困户吴远全高兴地说道。

在磨沟村的贫困户中,有许多劳动力因没有技术,或智力不足,或需照顾家人等因素,无法外出务工。杨孝坤将这些劳动力聘进公司,培训技能,安置就业,按时发放劳务“薪金”,大幅提高了贫困户收入水平。

2015年底,脱贫攻坚全面展开,磨沟村也是贫困大村,为有效解决脱贫难题,杨孝坤主动请缨,在西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流转土地、项目帮扶、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等方式,慢慢探索出“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三年多时间,杨孝坤的梅花鹿场通过“租金+分红+薪金”的模式帮助111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为破解磨沟村土地零散,贫瘠撂荒,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让土地发挥效益,让群众年年有稳定收益,宏远梅花鹿公司逐步减少从外地购进饲料,在村内建设饲料基地,流转61户贫困户的土地、林地2300亩,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达8.5万元,户均增收近1400元。

杨孝坤待鹿厂的工人如家人一般贴心,待周边的老百姓热情又厚道,在磨沟村民的心中是个“大好人”,2016年他当选为平利县第九届政协委员。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深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定要为村民谏真言、办实事。2018年底他结合自身创业实践,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提案》得到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农业农村领域重要改革项目加以推进。

问起杨孝坤作为政协委员有何感言,他憨厚地说到:“我的产业目前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了,我认为一人富不算富,带动乡亲们一起富,才算有意义。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这也算是我在脱贫攻坚中尽的一点儿心、出的一份儿力”。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