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镇: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攻克残疾人脱贫堡垒

信息来源: 作者:胡顺章 发布时间:2019-07-23 08:05 【 字体:

平利县洛河镇三坪村是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64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31%,有贫困残疾人72人,占全村贫困人口的13%。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最难攻克的堡垒,能否按计划如期脱贫是考验三坪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战斗力的“试金石”,让每一名贫困残疾人不在脱贫路上掉队是驻村工作队的庄严承诺。

“这是我们合作社2019年租赁你家15亩土地的流转费1500元,张建你把钱收好,等药材种子到位了,合作社还要请你父亲来帮忙种药材,工资到时候另算。”“老钟,这是你这个季度在合作社务工的工资,4月份630元、5月份630元、6月份450元,总共1710元,你把钱收好后,我们再商量一下合作社还有哪些活要干。”张建、钟远伦都是肢体3级残疾的贫困残疾人,在三坪村清水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次分红会上,合作社老板朱方成忙个不停的给他们兑付租赁土地的流转费和发放务工工资,合作社申报创建了县级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每年通过大户带动、土地流转、产品回购、园区务工的方式,帮扶带动残疾人贫困户13户,达到了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贫困户凡祖均家中共有3口人,自己视力4级残疾,母亲肢体4级残疾,家中生活原来依靠低保维持,没想过要发展产业脱贫,工作队落实村主任杨昌华帮扶他们后,杨昌华多次上门讲解扶贫政策,耐心细致的劝解:“你们家中虽有人身体残疾,但身残不能志残,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展产业,靠自己努力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政府为了鼓励残疾人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出台了‘阳光增收计划’,你们可以尝试发展一些产业。”在帮扶干部一次次上门后,凡祖均家里逐渐养了2头猪、30只鸡,招了5桶蜜蜂、建了2亩茶园,享受了3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阳光增收项目又帮扶了5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家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老马我给你讲,玄参种植的诀窍就在于地里有草就赶紧拔,要适时打顶,不然根茎就长不大,另外玄参耐旱不耐涝,所以雨季时要及时排水,不然就影响收成。”驻村工作队员王秀明在贫困户马名的药材地里给他详细讲解玄参种植技术。马名是个肢体4级的残疾人,平日里也就只种个苞谷蔬菜之类的,没有什么长效产业,帮扶干部帮他规划种植药材、魔芋,但老马担心没有种植技术和经验,对发展产业心里有顾虑,工作队队员王秀明是个老农艺师,有三十余年农业技术指导经验,他自高奋勇的当起村里的农业专家,负责指导全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产业技术,最终马名成功收获了4亩玄参和魔芋,还享受了2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

村文书伍雅蔚本身肢体4级残疾,但他在工作中处处争先,每项工作都尽力做到最好,多次被工作队评为脱贫攻坚工作“每月之星”,他经常到贫困残疾人家中现身说法,鼓励残疾人家庭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在他的影响下,多重残疾人胡必斗家中建了4亩茶园,肢体残疾人余云兵通过远元集团培训被分配到江苏省南通市足浴门店当技师,视力残疾人王尊华家中养起了7头猪,管护了6亩茶园。通过扶贫扶志教育,让广大贫困残疾人家庭消除了思想上的残疾,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念,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2016年以来,三坪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通过大户带动、土地流转、产品回购、园区务工、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扶贫扶志、兜底保障等一系列组合拳,多措并举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累计实现3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稳定脱贫退出,攻克了贫困残疾人脱贫堡垒,实现了脱贫路上决不让一名残疾人掉队的光荣承诺,众多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脱贫奋斗历程也教育了全村贫困户,激励鼓舞着全村群众向脱贫摘帽整村退出努力奋进。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