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透过树叶,他就开始给猪喂草料、打扫猪圈、在自家菜园给菜锄草、施肥……在这熟练的动作下,很难想象他是一位双目失明者。
一位残疾人能实现自食其力已是不易,在家庭状况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不被困难所打倒,励志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命运的枷锁,他就是广佛镇广佛村的贫困户王道付。
王道付今年51岁,人很瘦,大家叫他“老王”。遗传性失明让他只能想象这个世界五彩缤纷的颜色,种的蔬菜是什么样?养的猪有多大?这些都只能脑补。年迈的父亲王进全失明且长期卧病在床,83岁的老母亲有肢体残疾,还有一个腿部残疾的弟弟王道刚长期在外务工,一家四口都是残疾,王道付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能靠贫困户残疾补贴和一些临时救助而生,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在外人看来,这可能就是命运的不公吧,然而,身处逆境的王道付不愿永远戴着"丧失劳动能力"和"贫困户"的帽子。身残志不短,人勤地不懒。“我不能让这个家倒下去,我得站起来,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让生活重见光明。”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他开始搞养殖、学技术、种蔬菜,村里有了技术培训通知他,他比谁都积极,看不见那就多问多听,凭着"比别人早一小时下地晚一小时收工"的韧劲和"啥力都不会白出"的信念,硬是通过辛勤劳动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处境。如今王道付种植的蔬菜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有了销路,养的猪条条两三百斤,从靠残疾补助到自力更生走向脱贫致富路,村里的人提起他个个竖起大拇指。
在谈到对未来的希望时,王道付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现在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了,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我都享受到了。我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现在遇到这样的好社会感觉很幸运,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