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会开到我们院子来,也是为我们着想。以前到村上开个群众会,光路上就得半个小时个把小时的,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开会,我们不用跑路了。”
“你们宣传的健康扶贫政策这回我听明白了,我是多年的高血压,不知道办慢病证要些啥手续?”
“慢病证办理要有相关的检查单子,还要经过县级专鉴定。你可以先到镇卫生院去拿个申请表,有时间了到县医院做相关检查,再把资料交到县医院。还有啥不明白的,我们再咨询包联我们村的县医院的专家。”
7月2日晚,平利县正阳镇泗水坪村贫困户方宗成的家门口非常热闹,一个小型的院落会议正在火热进行中。泗水坪村驻村工作队、村级班子、帮扶部门县医院,以及十几户村民,围坐一起,交流谈心,聊政策,谈发展,提建议,谈希望,说家事,话脱贫。
在正阳镇南溪河安置区召开的这个院落会议,是泗水坪村“连心”工作模式启动以来召开的第八个院落会议,主要是针对从泗水坪村搬迁到南溪河居住的农户召开的。连日来,已经先后在泗水坪龚家院子、泡桐坪等几个村组召开了七个院落会,接下来的几天还有五个院落会要陆续召开。
如此密集的院落会议所为何事?
这是平利县正阳镇泗水坪村驻村工作队和村级班子、帮扶部门县医院联合,针对泗水坪村实际和当前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冲刺,为提高群众满意度而探索研究出来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即:以支部为纽带,以村组干部、党员为桥梁,以院落会议为载体,架起的干群联络“连心桥”。由村委班子和村组长为成员,设立若干个联络组,每个联络组联系几个村民小组,再将每个村民小组划分成若干个院落,每个院落落实两名老干部、老党员或热心人士为联络员,形成“党支部——联络组——联络员——院落——农户”互联互通的干群“连心”工作模式。由联络员或联络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各组召集院落会议,向村民宣传宣讲政策、提供政策咨询、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以达到提升群众满意度,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的。
从6月中旬“连心”工作模式机制的建立到正式运行,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已开展集中动员培训一次,召开首轮院落会议八场次,参加群众百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二十余条,现场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近十件,群众反响良好,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一些老干部、老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为村子发展献言献策。
院落会议结束后,各联络组及时收集汇总群众的意见建议,再进行集中研判,建立问题台账,逐条整改落实,将矛盾和问题逐一解决销号。
院落会议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方式很灵活。若是晴天,就放在晚上召开,以免耽误农户白天忙农活儿;若是雨天,就放在白天召开。每个院落每半月召集一次会议,及时通报村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群众反映问题落实情况、一至两项重要政策宣讲、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等等。通过“连心”工作模式,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找群众”,既减轻群众负担,让群众少跑路,也节省了很多时间。院落会议的氛围轻松,让政策宣传更加口语化,便于群众理解和记忆。同时,用这种方式让干部自己找事情,自加压力,对自己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能够主动尽全力去解决。
泗水坪村脱贫攻坚总队长、县医院院长吴松,在参加了第一轮的几个院落会议后深有感触:院落会议的形式非常好,大家坐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家常,国家的好政策让群众知晓,我们也听到了群众的心声,干部和群众心灵相通了,百姓的疑虑解开了,心里自然就敞亮了,对干部自然也就满意了。
脱贫攻坚百日决战以来,泗水坪村驻村工作队、村“三委”班子、帮扶部门县医院三方合力,凝心聚力,紧扣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对标查找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导向,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掀起决战决胜高潮。近期开展的“连心”工作模式,正是提升群众满意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项有力手段,从工作模式起步来看,这一探索和实践,符合泗水坪村实际,是可行的,也是深受欢迎的。正如群众所说:“连心”工作模式好,院落会议很热闹,宣传政策解民忧,同筑干群“连心桥”。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