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银勾的精彩世界

信息来源:安康日报 作者:蔡汝平 发布时间:2019-01-24 16:27 【 字体:

第一眼见到李红霞是在一个夏天,天气正热。

我们驱车去一个叫大贵的镇子,去采访那个叫李红霞的女孩。只因朋友说,这个女孩从十几岁外出学艺,坚韧不拔,而今回家,只想将烙画技艺,在家乡传承光大。

一根马尾小辨,一双水灵大眼,面容清秀,肤色白皙,这是李红霞给我的第一印象。在采访中,随着交谈了解的深入,我愈发敬佩这个女子,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柔弱女孩,用柔弱的身子,在求艺的路上,苦学烙画,用15年的时间,烙出一条人生之路,在安康绘画艺术界烙画的空白中,描绘出她精彩的一笔。

出生于平利县长安镇的李红霞,为让两个弟弟好好读书,刚刚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江苏武进打工的她。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幼喜爱书画的李红霞看到了“江南烙画第一笔”毛怀青老师的烙画作品,当即被吸引,下定决心要学习烙画技艺。自此她沉入其中不能自拔,这一学,就是15年。

烙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而且源远流长。相传在东汉时代,烙画便负有盛名,并作为朝廷贡品艺术。烙画是利用高温碳化原理,用烧红铁制工具在竹木、葫芦、皮革、丝绸、纸张等物品上进行书绘艺术创作,兼具中、西绘画艺术特征,有浅浮雕的视觉冲击。烙画技艺源于汉代,一度不传。宣纸烙画工艺最难,为烙画最高境界,有“火针刺绣”之誉。当时工具原始,只是用铁针在火中烧红后,在薄板上作刺画,人称火烫剌绣。烙画意在“烙”,用加热铁笔在木板上刺、烫,使木质焦化,所留之焦痕为“墨”,画面自然大方,部分着色,古雅中不失秀气;且线条入木三分,不脱不变,再上保护层后,可洗可擦,还有不破不变色的优点,艺术风格独特。

谈起自己与烙画结缘的往事,今年38岁的李红霞不禁感慨万千。

“当时我看到我师父,他在木头上画了一幅画,就是用那个普通的烙铁,烙笔生画,我当即就被他吸引,然后就一直跟随他潜心学习烙画,2000年,我和他一起用三年的时间共同创作了《清明上河图》,24米长×1.2米高的《清明上河图》,当时在南京参展捧回了金奖,自此对我的烙画生涯给予了坚定的信念,我必须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

然而,烙画作品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因此,从事烙画不但要长期坐冷板凳,而且回报少。她有儿子要抚养,自己收入少,家庭开销全由老公支撑。有的亲友劝她,还是打工赚钱实在,几次让她放弃。2011年,李红霞无奈回了老家。但是,即使如此,李红霞也始终没有放弃烙画的创作,她给我诉说又好像自言自语,“因为我觉得烙画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已经是离不开它了,像我画每幅画时,包括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都是想着这幅画如何如何去布局,这一点用什么样的技法,如何表现出来,做梦都想着这些。”

烙画也叫作烫画、火笔画,讲究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工艺,考验用劲力度,走笔速度,用热烙铁熨出烙痕作画,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能呈现出一定的浮雕效果。谈到烙画创作的技巧时,李红霞显得神采奕奕。

“在纸上烙画,一定要注意轻重,如果轻重把握不好,重了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有可能就是败笔了,太轻了依然达不到那个效果。所以说画烙画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脑子里不能出一点歪的东西,要心手合一,这样才能画得好画”。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磨练与实践,李红霞在传统烙画的基础上,将国画、工笔画、西方油画三种艺术结合在一起,内容涵盖人物、花鸟、山水等特色景观,给人带来别样的美感。细细品味她的烙画作品,结构错落有致,层叠清晰,形神兼备,色泽古朴典雅,还可闻到缕缕焦香。

现在,除了当初回来时的无奈,李红霞更多的是感悟。家乡灵秀的山水,肥美的土地给了她丰富的灵感。她将平利的山山水水用神奇的烙笔勾画在她一幅幅作品中,一次次的出外巡展,平利的知名度也不断打响。

除了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在公益的路上,李红霞也大爱有声。2016年10月26日,平利县城关镇4岁小女孩袁相垚在山体自然垮塌事故中失去双腿,11月2日,李红霞将自己义卖作品筹集的9800元现金送到袁相垚父亲手中,用于帮助孩子的治疗。后来听其家人说,她本人刚从外地回家,经济相当拮据,当时正赶往西安参展刚买的一件外衣还是她母亲付的款。她的爱心也赢得了家乡众人的赞叹。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红霞也一步步成长壮大。她不仅勤钻烙画技艺,也静心书法,二者相辅相成,逐渐彰其光华。2015年,“李红霞火针刺烙画展”在安康博物馆举办,展出其作品70余幅。2017年,“红霞烙画工作室”在安康天一城市广场成立。2018年,“安康红霞烙画工作室”在平利国学馆成立。

苦修终得善果。李红霞烙画技艺融入家乡情愫后,更显人文情怀,作品也屡获大奖, 2018年3月,作品获安康市女子书画手工才艺展一等奖;6月《中国最美乡村平利》获深圳国际博览会银奖;9月家乡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如今,平利烙画非遗项目申报也在进行中……

晴日海霞红霭霭,铁笔银勾烙山河。今日的红霞其人,外表还是那样的纤瘦,可其躯干无形的伟岸,她用艺人匠心,悲怜天下的情怀,温暖家乡的山山水水。

| 责任编辑:冉隆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