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镇: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八个一百”凝聚发展合力

信息来源: 作者:邝亚君 发布时间:2018-09-27 16:23 【 字体:

为适应新时代远程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要求,老县镇紧扣远程教育“八个一百”扶贫工程要求,坚持用系统化思维整合远教资源,秉承“依托站点、建成中心、设立基地、培养标兵,带动贫困户”的理念,推动远程教育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建成“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远教扶贫学用示范基地”、“远教扶贫示范广场”,培育了一批“远教扶贫学用典型”,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真正使党员远程教育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远教搭台、扶贫唱戏

老县镇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设立在太山庙村党群活动中心,借助太山庙村集镇中心的有利位置,充分发挥培训中心聚合人员的地缘优势。区域化培训中心面积约300平方米,与村级远教站点设备互联互通,设立有LED显示屏、多媒体电脑、会议设备等设施。在镇党委的牵头下,培训中心制定了《老县镇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管理制度》、《老县镇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学习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借助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等载体,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开展“讲政策、讲技术、讲新风、讲法制、讲经验”的“五讲”活动,着力破解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获取技术渠道不畅、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培训中心自成立运行以来,已经举办了“扶贫+扶志”、脱贫政策宣传、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养殖实用技术等远教扶贫培训三期,共有党员干部、群众、贫困户1000余人次在中心接受了教育培训。

区域化培训中心制作了以太山庙村杨存香自立自强事迹为主题的远教扶贫教学课件——《我的未来不是梦》,旨在激励更多的贫困户解放思想、自主脱贫。“以前远程教育学习,只能是党员参加,现在我们贫困户也能在培训中心学习政策和技术,尤其看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后,很受激励和鼓舞,我脱贫的信心更强了。”太山庙村贫困户汪德富说到。

远教扶贫学用示范基地——基地实践、学用转化

仅靠学习远教理论知识并不能彻底解决脱贫问题,还需要把理论转化成实践技能,进而转化成助推脱贫的强大生产力。在镇党委的牵头下,该镇成立了绿泰源肉鸽养殖、康泰林下原野养殖、康晨生态种养殖、绿源富硒乌鸡养殖、北医大秦巴药谷有机药材基地5个远教扶贫学用示范基地,实现了“培训中心学技术、学用基地来实践”。示范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劳务用工、实践操作、养殖技术支持、种苗赊购、产品回购等服务,帮助贫困户把在区域化培训中心、远教平台上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变成致富增收的“金种子”。

绿泰源肉鸽养殖学用示范基地依立足全镇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现教现学、现产现销的学用理念,将远程教育延伸到产业链上,将技术服务拓展到养殖厂内,将产销服务对接到生产实践,千方百计助农、惠农,把使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真正建成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的“新阵地”,学用实践的“新平台”,开辟助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学用示范基地共举办了肉鸽养殖技术实践培训5期,共有100余人次参加了技能实践,与5户贫困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用工关系,临时用工20户。

远教扶贫学用典型——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太山庙村的李焕发是镇内著名的养鸡大户,他成立的平利县康泰林下原野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带动了贫困户19户58人,3年前,他是太山庙村在册贫困户中的一员,如何实现脱贫致富成了李焕发亟待解决的难题。苦于缺乏养鸡技术,李焕发开养鸡场的想法迟迟不能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吴丰平得知情况后,对他说:“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上有专门养鸡的技术片,你来学一学,看一看,对你有帮助。”李焕发参加了几次远程教育学习后,初步了解掌握了养鸡的实用技术,开养鸡场的想法最终促成。像李焕发这样从远教平台学习技能后受益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把从远教平台获取到知识作为“金钥匙”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自远程教育“八个一百”工程实施以来,该镇党委紧扣远程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坚持“站点+中心+基地+标兵”系统化理念,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全面推进远教扶贫系统工程,切实发挥远程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产业效益、教育党员群众、凝聚发展合力的作用。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