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5 11:40 【 字体:
文件名称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fgzbmzfb/2018-0523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平政办发〔2018〕93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21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年06月25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平利县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1日


平利县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8年工作方案

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实现县城优良天数不少于320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54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  
 二、主要任务 
   (一)减煤。
    1.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大退城入园力度,严禁钢铁、水泥、煤化工、焦化等严重过剩产能行业落户。按照增气、电代、治源的思路,大力削减散煤,生产以燃料煤为主,生活以民用煤为主,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7万吨标煤以内。(县发改局牵头,以下均需各相关镇人民政府、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落实)   
    2.持续开展燃煤锅炉拆改。县城建成区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扩大燃煤锅炉拆改范围,完成1台燃煤小锅炉的拆改任务(见附件1),禁止已淘汰锅炉重新进入市场。(县环保局牵头,县市监局配合) 
    3.加强煤炭质量管控。建立健全全县煤炭经营场所动态管理台账,每月组织开展洁净煤煤质专项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清洁煤行为,对煤质不达标的经营单位或个体户坚决予以取缔(见附件2);强化对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企业(含砖厂)煤质检查,煤质达不到标准的,坚决停产整顿。(县市监局牵头,县经贸局配合)  
    4.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继续加快“气化平利”工程进度,确保县城气化率达到60%。(县住建局牵头) 
    5.加快智能电表改造。6月底前,完成县城及农村智能电表改造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账;10月31日前,完成智能电表改造任务。(县发改局牵头,供电公司、县住建局配合)  
    6.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县市监局牵头) 
   (二)控车。 
    7.加快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制定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攻坚方案,严格落实在用机动车淘汰更新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更新工作。6月30日前,完成机动车道路卡口检测检查站点设置,建立检测车辆工作台账;12月31日前,完成省际高速固定式遥感监测平台建设。加大货运、物流车辆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综合执法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县公安局牵头,县环保局、县交通局、县经贸局、县市监局配合)  
    8.严格落实禁限行措施。逐步扩大禁限范围,城市禁限行区域内,除公安交管部门发放通行证的车辆外,低速汽车和载货柴油汽车不得驶入。重污染天气期间,适时开展机动车尾号限行工作。(县公安局牵头) 
    9.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管理。严格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年度督查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检测机构暂停或取消其检测资格。(县市监局牵头) 
    10.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在城市公交、厂区通勤、出租以及环卫、物流等领域加快推广和普及新能源车,加快现有公交车、出租车清洁能源改造。(县发改局牵头,县交通局配合,) 
    11.加快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强城市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建设,在商业聚集区、学校、住宅小区等人口密度较大区域合理规划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提高现有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县住建局牵头)  
    12.严格油品质量监管。加强储油库、加油站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燃油行为,确保全县汽/柴油国Ⅴ标准油品全覆盖。(县经贸局牵头,县市监局、县公安局配合)  
   (三)抑尘。  
    13.严管施工扬尘。继续深入推进铁腕治霾扬尘管控督查整改行动,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由住建、交警等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全链条负责。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6条和“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要求,施工工地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市南水北调应急指挥中心联网。对落实扬尘管控措施不力的施工工地实施上限处罚,并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曝光,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及老旧城、棚户区改造由县住建局牵头,防洪及堤防工程由县水利局牵头)
加强308省道大修工程(关垭子至翠茗园段)施工扬尘管控,落实洒水降尘等措施。(公路段牵头)
    14.严控道路扬尘。严格道路保洁作业标准,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主干道保洁时间不少于16小时、一般道路不少于12小时、背街小巷不少于8小时。城市主干道每日机械化清扫2次(上午7:30前结束,下午16:30前结束),每天洒水不少于3次(上午7时、10时,下午16时),每周冲洗不少于2次(周一、周四各一次,冲洒水车在气温3℃以下不得上路作业)。冬防期或重污染天气应加大洒水频次,每天洒水不少于5次(上午7时、10时,中午13时,下午17时,晚上20时)。按要求和标准做好城市范围内及城乡接合部的国道、省道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城市道路由县住建局牵头,国省道由县公路段牵头) 
    15.严查渣土车扬尘。加强渣土车运输监管,出台平利县渣土车运输管理办法,渣土车必须全部安装密闭装置设施,推广安装定位设备。从严处罚超限超速超载、带泥上路、“跑冒滴漏”等违法行为。对措施不到位的渣土车辆、渣土运输公司,取消其渣土运输资质。(县住建局牵头、交警队配合)  
    16.加强物料堆场扬尘控制。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要求,加大煤炭、商品混凝土、渣场等工业企业物料堆场检查力度,配套建设收尘和密封物料仓库,严格落实围墙、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见附件3)。(县环保局牵头,县经贸局配合)  
   (四)治源。
    17.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重点推进化工、水泥、页岩砖等行业企业技术升级和污染治理,继续加大金龙水泥、安得利公司、砖厂等重点涉气企业监管力度,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每月至少现场监察一次(见附件4)。加快核发固定源的排污许可证,对于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县环保局牵头)  
    18.继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制定“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专项行动方案,强化中小微企业日常监管。6月30日前,以县城为重点,再次摸底核实“散乱污”数量,建立台账;10月31日前,完成具有固定设施的、有污染排放的生产性“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11月30日前,完成环保不达标、无证无照、违规经营、安全隐患严重的“散乱污”违法企业清理取缔。(县经贸局牵头) 
    19.深入开展页岩砖厂“四有一达标”治理。6月30日前,全县所有页岩砖厂必须完成在线监测第三方运维。进一步强化页岩砖厂日常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9月30日前,对还不能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改;对整改无效的,坚决关闭取缔。(县环保局牵头)  
    20.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减污增效作用。积极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示范,在水泥、有色金属采选、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清洁生产任务。(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示范由县经贸局牵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由县环保局牵头) 
    21.加快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电子制造、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减排,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重点行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实现联网。(县环保局牵头) 
    22.开展汽修(含4S店)行业废气治理。重点加快汽修厂(4S店)喷漆房有机废气治理,并达标排放。6月1日至8月31日,中心城区所有汽修厂(4S店)喷漆房实施错时生产(10:00—16:00停止喷漆作业)。10月31日前,完成全县7家汽修(4S店)有机废气治理任务(见附件5)。(县交通局牵头) 
    23.持续推进油气回收治理。逐步扩大加油站、油品储运销设施三次油气回收改造范围,11月30日前,完成全县8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任务(见附件6)。(县经贸局牵头) 
    24.加快餐饮油烟治理进度。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实现达标排放。以县城为重点,12月31日前,完成餐饮经营单位餐饮油烟治理任务。组织开展露天烧烤、餐饮摊点占道经营整治,引导、规范其入店经营,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室内餐饮油烟治理由市监局牵头,露天烧烤规范取缔由县住建局牵头) 
   (五)禁燃。 
    25.严查秸秆焚烧。严格落实《平利县2018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要求,以高速公路、省道沿线为重点,切实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敏感地带、重点时段督查巡查,严格执法,上限处罚,确保全县火点数量持续下降。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发展,确保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升。(秸秆禁烧由县环保局牵头,秸秆综合利用由县农林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  
    26.严控烟花爆竹燃放。认真落实平利县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12月15日前,划定禁售、禁燃、禁放区及限放区,并公告。切实抓好日常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巡查执法工作,从严查处烟花爆竹燃放违法行为。(县公安局牵头)  
   (六)增绿。
    27.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造林绿化7.5万亩以上,重点区域绿化0.4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7.6万亩;科学预防、处置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病害,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在77%以上。(县农林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负责)
    28.建设绿色交通走廊。持续推进交通道路沿线绿化工程建设,加大国道、省道等道路补植增绿力度,提升绿化、美化水平,降低道路扬尘污染。(县交通局,公路段牵头) 
    29.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矿业,严厉打击巴山北麓非法开山采石、采矿等行为,严查采石场、矿区作业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县国土局牵头) 
    三、加强应急管理
    30.加快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平台建设,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县环保局、县气象局牵头) 
    31.及时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落实《平利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明确应急防范重点,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10月31日前,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四、保障措施
    32.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好辖区和本行业实施方案,量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年度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各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 
    33.强化环境网格化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完善县、镇、村组(社区)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网格长、网格员的作用,切实做到“网格全覆盖、监管无盲区、执法零容忍”。(县环保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  
    34.强化巡查执法和专项督查。对重点防治时段开展巡查执法和专项督察,运用好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工作法”,切实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查督办力度,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县治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环境保护督察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政府负责) 
    35.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及时下拨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完成环保能力建设资金配套任务。(县财政局负责)  
    36.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体,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社区、街办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绿色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县环保局、文旅局、信息中心、各镇政府负责) 
    37.加强工作调度。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工作计划,逐月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督办,每月20日前向县治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当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当月的重点任务计划。县治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镇、各相关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各镇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 

38.严格考核问责。对各镇、各有关部门空气质量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对督查、巡查中发现施工工地没有达到“6个100%”要求的,每发现一例,从监管部门年度污染减排目标考核分值中扣减0.02分;在秸秆禁烧督查过程中发现一个冒烟火点,从镇政府和责任部门年度污染减排目标考核分值中扣减0.01分;对禁烧工作做得好且未发现一处冒烟火点的,在年度污染减排目标考核分值中加0.1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按时上报县治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将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予以责任追究。(县考核办、县环保局、县纪委监察委负责)


附件

公文PDF原件:平政办发〔201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