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19期(总第111期)

信息来源: 作者:县脱贫攻坚办 发布时间:2018-06-07 14:50 【 字体:

★本期提示★

我县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益项目试点县

我县脱贫故事入选大型电视扶贫行动《决不掉队》第二季

郑小东:对标整改 压茬推进 让脱贫攻坚工作再创佳绩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半年冲刺大会

老县镇:“双培双带”注入新活力

县教体局:情洒花园岭,帮扶见真情


我县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益项目试点县

5月29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在北京启动,我县成为试点县。

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兼国家海关总署原副署长田润之,中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司树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刘宇文、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军、陕西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副主任田树生,安康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邱纪成,县委书记郑小东共同按下启动球。

全国“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搭建的发展平台,纵深推进新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工作,宣传推广新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不断提升新社区工厂建设水平,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吴星  王建平  高翔 

 

我县脱贫故事入选大型电视扶贫行动

《决不掉队》第二季

6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电视扶贫行动《决不掉队》第二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其他12个选题地方代表应邀参加启动仪式,县委书记郑小东作为地方代表作交流发言。

据了解,《决不掉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相关部委推出的大型电视扶贫节目。该节目通过“电视+扶贫”的新模式,在全方位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成果的基础上,直接参与到扶贫工作中,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利用媒体力量搭建政策、资源、信息、思想的对接平台,全面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郑小东:对标整改 压茬推进

让脱贫攻坚工作再创佳绩

,县委书记郑小东带领县委办、脱贫办、组织部、政法委、水利局、交通局、农林局相关负责人深入长安镇双杨村、柳坝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文明陪同调研。

郑小东一行首先驱车全程踏查了红双路建设情况,当到看到红双路全线贯通,已进行基础性扫尾工作时,对相关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红双路建设在县委办、政法委、交通局、水利局、长安镇等单位的全力推动下,工程进度远远早于预期,为当地群众交通出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和便利,群众获得感得到质的提升。

在双杨村,郑小东一行实地督查了市委组织部来平开展调研学习等相关活动筹备情况。指出,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带队来平开展相关活动,是市委对平利工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相关单位要本着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谋划筹备,把此次活动作为上级了解平利、展示平利的有利平台和难得机遇。

在柳坝村,郑小东一行实地踏查了富硒堂绞股蓝产业园,调研参观了村级产业联盟办公室,督查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

郑小东强调,长安镇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推进有序,脱贫攻坚持续发力,问题整改务实高效,值得肯定。脱贫攻坚半年考核即将来临,一是各镇各部门要立即启动脱贫攻坚战时机制,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推进工作,各帮扶领导和帮扶部门要围绕近期工作重点迅速开展指导帮扶,高度重视已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对标自查整改,全面完成进度任务,力争脱贫攻坚工作始终走在前列。二是各镇各部门要加强新民风建设工作调查研究,要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爱心积分超市的同时,探索更多激发内生动力形式,真正真实有效的激发内生动力,达到助力脱贫攻坚目的。三是双杨村要运用市场化眼光积极探索生态猪产业联盟模式,要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双杨生态猪的“生态”,真正在产业发展上形成规模化、订单化,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真正培育成为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脱贫产业。四是柳坝村要积极探索完善产业联盟办公室,争取形成新的脱贫攻坚可借鉴可复制的柳坝模式。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四支队伍”建设,真正把党的建设体现在领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县委政法委作为柳坝村帮扶单位,要在平安建设综合治理上做出成绩、经验和亮点,争取把柳坝村打造成全市村级综合治理的先进和标杆。(吕游)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半年冲刺大会

6月4日上午,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半年冲刺大会,动员全县上下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目标任务。

县长陈伦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全面摸排找差距,精准对标补短板,要围绕“快、实、准、严、好”五字要求,加速整改促提升。一是务必铁心铁肩,奋勇向前保持领先水平。二是务必精准精细,补齐短板提升脱贫质量。三是务必从严从实,万众一心决胜半年目标。他强调,各镇各村要认真对照村户脱贫标准,对标自查,逐村逐户排出“红黄绿”清单,明确责任人,建立短板台账。针对计划脱贫村,要突出路水电基础建设项目,加快竣工扫尾;要加快“三变”配股工作进度,及时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6月5日前向承接主体注资到位。所有贫困村民风积分爱心超市要建成运行,切实发挥激励导向作用。针对贫困户,要聚焦“三业”保质量。产业上,要求每个贫困户都要有长中短增收产业,尤其是已脱贫户至少要有一项长效产业,并且还要掌握一门生产实用技术;家业上,易地搬迁住房竣工达到60%,危房改造6月底前全部完成;就业上,要按计划完成当年贫困户劳动力培训比例和转移就业人数,同时照单足额落实好贫困户的教育、健康、生态、兜底等各项扶贫政策,努力争当脱贫攻坚排头兵。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军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全县上下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人力保障,突出工作重点,严明作风纪律,全力冲刺半年目标,加快各项任务落实,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副县长陈永乐在会上宣读了《全县脱贫攻坚半年冲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137个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八办两组五保障”单位分管领导,县脱贫办、搬迁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曹世林) 

 

老县镇:“双培双带”注入新活力

“党员干部要带头发展产业,要做给群众看!”老县镇太山庙村党支部书记吴丰平说到。已有9年党龄的吴丰平是村里“当家人”,贫困群众能够脱贫致富一直以来是他的心愿。前年,他创办了平利县龙泉富硒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开办种植富硒黄豆培训班,流转群众百余亩土地,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共带动62户贫困户,189人。      

吴丰平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是老县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老县镇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通过支部把群众培养成实用人才,再把实用人才中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手不断进步,形成了党建与发展互动共促的良好局面。       

在老县镇,像吴丰平一样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党员还有很多。致富能手冉康,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被选举为该镇木瓜沟村村主任,在党的关心和爱护下,即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镇上的大力支持下,冉康成立了肉鸽养殖公司,建设四栋肉鸽养殖大棚,占地2000多平方米,年产乳鸽10万羽,优质鸽子蛋5万枚,毛收入200多万。“建厂之初,政府帮我搭桥、修河堤,对我创业有很大的鼓励,当时一回村上就交了入党申请书”冉康说,“今年公司还成立了党支部,相信公司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去年带动32户贫困户,今年还要更多的贫困户,这也是我的愿望和责任。”   

为破解党建与经济出现“两张皮”问题,该镇把有致富能力、带动能力强、愿意加入党组织的农村能人作为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凝聚一批兴业创业人才,为党员队伍建设积蓄力量。王道平建立月亮湾蔬菜种植基地80亩,在镇上开了两家便民超市,通过劳务用工和入股分红共带动123户贫困户,今年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张会银的养殖基地年出栏肉鸡1.5万只,鸡蛋40万枚,与40户贫困户签订肉鸡订单回购协议,今年将转为预备党员;吴远华投资100万元建立油牡丹种植基地千余亩,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我们还外聘专家举办培训班,开设‘田间课堂’,创造条件组织党员外地学习考察,增强党员致富本领,带领群众脱贫摘帽。”该镇分管负责人介绍说,“‘双培双带’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党建和脱贫攻坚双促双赢,为老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王焕然)

 

情洒花园岭,帮扶见真情

——县教体局为帮扶贫困村建立“爱心物资站”

“我们这里的衣服男女老少都有,各种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供你选择。你看,这一件波司登的西服原价两千多,这件毛衣连吊牌都没有剪掉,还有这鞋子,跟新的没啥两样……”县教体局派驻八仙镇花园岭村第一书记杨斌正在热情地向村民介绍花园岭村爱心物资站里的各类物品。

日前,由县教体局帮扶建立的“爱心物资站”正式在八仙镇花园岭村“开门营业”,爱心物资在该村的“党风民风积分超市”正式上架。这些爱心物资被分门别类收拾整理,贴上标签,重新“定价”,村民根据各自所需,通过党风民风评议积分免费兑换相应的物品。

长期以来,县教体局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发现村里不少贫困户仍然面临着缺衣少穿等生活实际困难,为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家庭生活支出,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投入更多资金、更多精力发展产业致富,该局党委决定在花园岭村建立“爱心物资站”,号召机关干部将自家的衣物捐赠出来,救济村里的困难群众。号召发出后,机关干部及其子女积极响应,纷纷将自己的衣服、鞋帽、玩具和生活用品清洗整理、打包捐出。目前,捐赠的第一批物资已全部送达该村的“爱心物资站”。据初步统计,在收到的第一批物资中,共有衣服97件,裤子35条,鞋子5双,玩具6个。

为了让这一爱心扶贫举措在该村落地、开花、结果,县教体局为该村制定了《爱心物资站捐赠物品管理制度》《党风民风积分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和《爱心物资站物品兑换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后期,县教体局将进一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更多的爱心公益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各类物品,扩大“爱心物资站”的品目,根据群众的需要,积极为贫困群众奉献自己的点滴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精准扶贫方略,支持帮助帮扶村贫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早日脱贫致富。(龙进洋)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