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镇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 作者:王焕然 发布时间:2018-04-28 16:13 【 字体:

“荒废土地重新种地,村上现在看起来可有生机了,镇上还鼓励我们养猪养鸡,这不,刚跟刘老板签完订单养猪协议。”采茶回来的村民陈尚清开心地说。

陈尚清的变化得益于平利县老县镇发展特色产业。

作为平利县的西大门,老县镇2010年前竟然没有一家规模种养殖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仅仅几年,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色产业拔地而起,多家企业入驻老县,规模种养殖培育基地相继建成;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合作社;村干部带头流转农民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产业;老县镇从零星几个新型经营主体到现在的26家,特色种养殖大户30余家,带动困难群众1900户。

回乡创业养鸽,返哺乡邻

平利县绿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冉康,在2015年之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打定主意返乡创业养鸽。

    镇上大力支持能人返乡创业,极力协助冉康成立公司。现在的公司风生水起,共有四栋肉鸽养殖大棚,占地2000多平方米,年产乳鸽达10万羽,优质鸽子蛋5万枚,公司效益不断提升。

   “我在这里挺好的,老板对我也挺好,工资也挺合适,干的也很高兴,除了工资以外年底有分红钱呢”。陈晓兰是这里的员工,据她介绍,像她这种“入股+分红”在厂里还有好多个。

    “经过三年的生产运行,现已达到规模养殖,我有能力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去年一年带动32户,今年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这也是我的愿望和责任”冉康说。

菌棒上的香菇,生出财富

看着一筐筐从菌棒上采摘下的新鲜香菇,平利恒丰富硒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勇满脸洋溢着幸福。

    短短3年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扩展规模2000平方米,每年生产15万袋食用菌,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去年一年带动70户贫困户196人,核发工资共90多万,这让受益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种植香菇,操作简单易上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带动很多贫困户务工,扶贫成效明显。今年村上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让农户资金、资产入股分红,支持更多能人发展产业带动农户,要使群众不但能稳定脱贫,还能真正致富”东河村支部书记张林说到。        

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妙药”

去年3月,安康北医大秦巴药谷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落户老县镇,流转农户千余亩土地,种植苦参、牛蒡子等80多种中药材,带动百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外没有活干了,我就回来在这里打工,去年还不错,前后在地里干了4个月,我和我老伴儿就挣了两万多,家里上学娃娃的生活费有着落啦”汪贤松心里美滋滋。

    看到种植中药材效益高,村干部抢抓春耕有利时机,纷纷带头也在村里搞起了中药材种植,与安康北医大天然药业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回购协议,流转农户闲置土地,让周围村民到田地里务工,共同把村上的中药材种植小基地经营好,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

    “签订了订单回购协议,就不怕种植的中药材没销路,我们村干部就是要让“没想法”的贫困户脑子转起来,流转他们的地,让他们种植中药材,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万福山村支部书记夏军说。 | 责任编辑: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