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老县镇深度贫困村整村搬迁安置点一派热火朝天忙碌景象,挖掘机、吊塔、工人在工地来回穿梭、处处繁忙。
“实施整村搬迁工程是解决蒋家坪村和万福山村摆脱深度贫困的治本之策。”1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贤存、副县长陈永乐在老县镇召开整村搬迁安置点建设专题研讨会时强调。
万福山、蒋家坪两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距集镇较远,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禀赋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防范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当地群众很难就地脱贫,整村易地搬迁成了实现脱贫最有效最彻底最经济的办法。
早起早干,弱鸟先飞。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在年初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责任组长、各相关县级部门副职领导为成员的万福山、蒋家坪村深度贫困整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任务清单确定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选址征地和三通一平建设进程,抓紧启动搬迁安置区建设工作。
按照“对象精准、人房对应、自愿搬迁、群众满意”的原则,在安置房和河堤建设之前,该镇逐户核定两村需要搬迁的人数,并建立档案台账管理,使脱贫信息与搬迁信息同步接轨,突出以人定房、以户定建,严守政策红线,严格建房成本,逐人逐户精准对接,确保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该镇把安全住房与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管理、文化融合同步规划,同步启动,主动与县级各部门对接,推动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早日般的出、稳得住,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避免安置区“空壳化”。
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中老年人,种植养殖技术缺乏,是两村产业振兴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镇动员村干部、能人大户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头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
据悉,万福山、蒋家坪村整村搬迁安置点占地31.34亩,能安置1224人,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于年底竣工,公共服务配套于明年8月底完工。
| 责任编辑:郑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