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召开2018年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3月2日,我县召开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统一部署,众志成城,集中力量,打响脱贫攻坚大决战。大会由县委书记郑小东主持。
会议通报了2017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表彰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和交友帮扶先进个人。会议宣读《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作战单位誓师表态。
郑小东指出,2017年,经过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优异,在二、三季度考核连续排名全省第一,在全省农村工作会和脱贫攻坚工作会上,平利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作脱贫攻坚交流发言,成绩来之不易。2018年要继续以脱贫攻坚为大为先为重,真正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发扬“三苦三真”精神,工作要务实、过程要扎实、结果要真实。
郑小东强调,各单位除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外,还要把自身职能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执行力向脱贫攻坚集中。工作重心要向脱贫攻坚倾斜,把“四个凡是”作为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总要求:凡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都作为全县的中心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作为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在脱贫主战场锻炼淬火;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都是“零容忍”问题,真正让脱贫攻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全面推行正向鼓励、奖励、推优、提拔,负向预警、约谈、召回、惩处“双向双挂钩”机制,形成“精兵强将上一线、好人好马上前线”的攻坚格局。继续推行“党政主责、部门连责、干部同责”的脱贫攻坚捆绑考核机制,把联镇包村领导、乡镇部门、党员干部和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业绩捆绑在一起,形成联村联户联心、同奖同罚同舟的荣辱共同体。
郑小东要求,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要即刻进入紧急状态,高效运转,精准指挥。全体县级领导要加强对所联镇、村的督办、指导,与镇村干部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合力攻坚。各镇各部门都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安排部署,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要把贫困村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人在村、心在村,坚持每周“五天四夜”驻村帮扶。会后就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集中精力、集中火力,全面加快工作节奏。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全面发动春季攻势,打响年度脱贫攻坚开局战!
陈伦富指出,一是坚持苦干争先,脱贫战果鼓舞人心。2017年,全县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苦抓真抓,强化精准帮扶,矢志奋勇争先,实现了再战再捷,取得了显著战果。坚持一流目标,成效考核保持全省领先;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实现重点突破;坚持“三苦三真”,精准帮扶赢得群众点赞;创新扶贫举措,平利经验产生深远影响。二是抓住关键举措,突出重点攻坚破难。紧盯33个村1.25万人脱贫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突破,努力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平利答卷。突出绿色发展兴产业,精准落实产业,强化主体带动,推进“三变”改革;围绕生态宜居置家业,坚持精准搬迁,全面加快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立足开放招商扩就业,壮大新社区工厂扩就业,狠抓招商引资扩就业,强化技能培训扩就业;加快项目建设强基础,狠抓项目落地,聚焦深度贫困,改善人居环境;狠抓政策落地强保障,正确把握政策,精准落实政策,强化政策监督;聚焦精准帮扶强合力,教育扶志增强内生动力,真情帮扶确保群众满意,发动社会力量聚集帮扶合力。三是紧盯省市一流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能力提升,强化作风攻坚,强化督查考核,精准务实发力,乘势加油苦干,继续保持省市第一方阵。
会议进行了集体宣誓。全体县级领导,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县委和县级国家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市驻平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非贫困村包抓单位负责人,省市对口帮扶单位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三大帮扶体系对口帮扶单位领导,137个村支部书记,7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企业、市场经营主体、女子创业协会、电商协会、社会团体代表,受表彰代表,县脱贫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我县全面展开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响应省市2018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号召,集中全县力量,迅速安排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展开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三大行动开启春季攻势。以基础设施建设、两房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三大行动为核心,推动全年脱贫攻坚顺利起步。加快安全饮水、电网改造、交通脱贫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启动各类项目招投标工作,迅速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16个;加快两房建设进度,确保3592户易地搬迁和800户同步搬迁建设任务3月底前全面动工,8月底前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搬迁入住,确定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426户,1月底前已经落实到点到户,已开工106户;针对全县2018年33个脱贫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产业规划,已落实茶叶0.45万亩、绞股蓝0.4万亩、生态猪1万头、富硒粮油0.5万亩、魔芋0.3万亩、白山羊0.5万只、家禽15万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5个,完成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150人,技术培训1500人次。
全面开展政策宣讲。在全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活动,采取召开村组会、院落会、联谊会组织集中宣讲;结合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宣讲;结合春节文化活动,创新宣传载体,通过文艺汇演和微信群、公众号、美篇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着力提升群众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共走访慰问贫困群众6500余户,慰问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工作队员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7800余份。
准确做好信息补正。充分利用春节期间群众返乡的有利时机,做好扶贫对象信息核实补正工作。由各镇脱贫办牵头,根据年度脱贫计划,组织各村将2018年度计划退出村、脱贫人口在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中进行标记;由各村工作队和联村干部牵头,结合入户核实情况,精确制订帮扶措施;由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牵头,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对已脱贫户进行回访,并对生活困难户进行核查。(樊星)
县委组织部三大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县委组织部通过提高站位、充电强能、配强力量三大举措,贡献决胜脱贫攻坚组织力量。
认真学习提高站位。迅速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学习传达全县2018年脱贫攻坚誓师大会精神。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大为先为重,统揽全局工作,认真落实“四个凡是”总要求,大力发扬“三苦三真”精神,结合组织部门职能,推行“红黄绿”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切实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全力开展帮扶工作,以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务实的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干部培训充电强能。举办第一期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全县近300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邀请陕西师大、省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推进新时代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讲座。通过为期3天的培训,使全体学员充电补钙强能,强化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水平,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为建设“五美”平利、决胜脱贫攻坚蓄能量、强后劲。
“两委”换届配强力量。这一届村“两委”任期与兑现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高度重合,担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时代使命。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培训会,切实增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熟练掌握政策和业务知识,进行精准指导,依法依规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守换届纪律,确保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谭玲 阮联桥)
县市监局党组在西河镇磨沟村共谋脱贫攻坚工作
为贯彻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所包联的西河镇磨沟村在2018年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3月5日,县市监局全体党组成员在西河镇磨沟村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党组会议,全面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会上,学习了县委、县政府《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传达了县委书记郑小东和县长陈伦富的重要讲话精神,观看了党建远程教育纪录片“梦回南山”,听取了镇、村2018年磨沟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在认真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县市监局党组确定了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一是加大部门对村帮扶力度,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目标。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方案,落实好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及早谋划农民增收项目,倾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收;选派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村任职,兑现好各项奖补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二是加大与村民的交流互动,推动新民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致富能手、自强标兵、好儿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弘扬正能量,将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支部共建,更好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局党支部与村两委要加强学习交流互动,共同学习领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共同研究探索脱贫攻坚工作举措,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部之间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将各项业务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
磨沟村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列席了局党组会议。会后,局领导、包帮干部、镇村领导到西河镇三合村实地考察学习了食用菌产业。(杨佳)
志智双扶 文联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2018年是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 “一二三,加油干!”的工作思路,搭建好一个平台(《平利文学》季刊),突出两个重点(出人才、出精品),围绕三个方面(文艺创作、群艺展演、协会管理),全力助力脱贫攻坚。
“联”字当头,聚集人气。坚信文艺的力量是巨大的,宣传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加强文联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和拓宽服务水平和领域,提升文联的权威和凝聚力,左联右联上联下联,吸引和团结所有人脉,关注平利,宣传平利,体验平利,创作平利;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文艺界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特别是与老干部局、文旅局、教体局等有关部门和镇村密切协作,合力唱响时代最强音。
“沉”下身子,潜心创作。弘扬柳青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精准扶贫 文化同行”贯穿始终,动员和引导广大文学艺术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持续开展“双百三同”采风采访活动,“强创作”弘扬新风,大力塑造和宣传“第一书记”、一线脱贫干部、功勋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自强脱贫户等先进典型,在《平利文学》推出反映脱贫攻坚的系列小说、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弘扬感恩奋进风气,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
“演”出气势,展出风采。紧贴群众口味改进宣传方式,有序推进“文艺惠民扶贫”等展演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采取民间花鼓子、快板、三句半、相声、舞蹈、杂技、魔术、小戏小品、弦子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送戏到社区、街巷、田间地头,通过文艺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唤起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植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对各文艺协会的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和自律维权,注重文艺新人的挖掘和培育,力争使各个协会尽早实现“七有”目标,即有人员、有场所、有支部、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有成效,形成庞大的纪律严明、热情作为的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成为“四支队伍”的有力补充。
“挖”掘内涵,提升美誉。叫响“古有女娲造人补天,今有后裔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看平利”“社区工厂开辟脱贫新路径”等,既有远古文化内涵底蕴又有现代现实意义的平利特色、亮点和口碑,通过创建诸如散文之乡、诗词之乡、书画之乡等文艺活动,提升平利旅游文化内涵和美誉度,为实现贫困村脱贫之日就是美丽乡村初步建成之时打下坚实基础。(王建春)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