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关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 ||
索引号 | zfgzbmzfb/2018-0027 | 公开目录: | 其他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督办通报第3期 | 成文日期: | 2018年01月24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年02月06日 |
12月底,县政府督查室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114项主要工作目标任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一、已完成工作67项(占58.8%)
1、“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预计全年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73.5亿元,增长24%。
2、“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1%”。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9835,增长11%。
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8%。
4、“用活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创业就业示范工程,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区发展基金,支持嘉鸿手套、泽健电子科技、凯灵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资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措施对孵化基地、泽健电子科技等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药妇沟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长安镇茶城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佛社区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田珍茶业、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分别被认定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省、市级就业扶贫基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已完成了方案。
5、“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险全覆盖”。已完成40427人的入户登记及系统录入。
6、“完成免费技能培训3000人,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扶持创业实体100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 已开展免费技能培训5645人;新增城镇就业1849人;扶持创业实体266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49万元。
7、“深入挖掘民间美食,打造陕西金牌旅游小吃”。 在安康市汉城国际举办的“第二届安康美食节”展销评比活动中,平利餐饮业分别获得“安康餐饮名店、安康十大名厨”等8个奖项;在大同镇鲁家村举办的“安康第三届美食烹饪大赛”中,平利餐饮业分别获得特金奖1个、金奖6个、银奖1个。
8、“完成龙头村入口大桥改造提升,建成入口标识”。 已完成。
9、“建成龙头村袁家堡大桥”。已建成。
10、“完成龙头村主干道油路铺设”。 已完成。
11、“完成龙头村河道清淤3公里”。已完成。
12、 “完成龙头村一河两岸及主干道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在龙头村一河两岸栽植大柳树650余株,主干道房前屋后栽植枇杷55株、樱花26株、茶梅1000株,撒播花种200平方米。
13、“在龙头村打造10家标准化农家休闲客栈”。 已完成。
14、“力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招商落地”。 已对安康启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3个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和2个屋顶式光伏电站批复备案,该公司正抓紧进行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15、“坚持抓早、抓小、抓了,办好初信初访,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印发了《平利县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实施方案》,全年县级领导共阅批群众来访127件;在县政府网站增设了网上信访大厅和县长信箱,开通了“平利信访”微信公众平台。推进了“阳光信访”建设,全县11个镇、58个县职部门实现了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全覆盖。利用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化解初信初访,形成了“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工作模式,全年网上受理信访事项498件,办结403件;开展了积案攻坚活动,制发了《进一步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化解信访积案。
1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5.5%以上”。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6.6%。
17、“加快陈家坝工业园区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20000平方米,6月底前完成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 共完成标准化厂房 3.18万平方米。
18、“推进艾草保健制品项目建成投产”。 已建成投产。
19、“新培育社区工厂30家,建成创业示范社区2个、转移就业示范社区2个,提升社区工厂发展水平”。 全年新培育发展社区工厂31家;已将药妇沟社区、大贵镇社区建成创业示范社区,将广佛集镇社区、老县锦屏社区建成转移就业示范社区。药妇沟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20、“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网点50个,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销售额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2家,力争全年电子商务上行交易额突破3亿元”。 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站71个,培育平利县兴强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为省级电商示范企业,该公司全年销售额达6100万元。全年电子商务上行交易额突破3亿元。
21、“加大平镇高速公路援建力度,按期完成征迁任务;推动实施平镇二级路广佛集镇改线工程”。 平镇高速公路:已完成征占临时用地417亩,修建施工便道12.7公里,加宽改造施工便道15公里;普查占用土地2017.543亩,红线内交付土地1968.96亩,占比97.59%;拆迁房屋213户,占比74.1%;迁坟1194棺,占比98.11%;杆线迁改46.52公里,占比90.22%;五个标段“两场”建设全面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7亿元。平镇二级路广佛集镇改线工程:已完成路基。
22、“启动白狮二级路提等改造建设”。已启动(试验段已于9月开工,整个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
23、“完成县污水处理PPP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已完成提标改造,并运行。
24、“完成2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25、“完善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排乱占、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等行为;从严开展秸秆焚烧、大小煤窑、砖厂冒黑烟的治理力度,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 完善了网格化监管体系,对全县149名网格管理员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了核实;联合国土、水利、农林、住建、市监等部门开展了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制定了《建筑用石料制砂企业环保问题整治的工作方案》。完成投资125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污水处理站10座、配备了24个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成了3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完成了省委督查组交办的24件环境信访案件整改,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329天,较同期增加25天;坝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 类以上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6、“扎实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全县12个部门11个镇的网格化监管区域责任,并逐村聘请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集中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三小管理条例》专题培训,成立了“三小”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对全县“三小”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提等改造;实施了“多证合一”、“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371户,全县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580户,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27、“启动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持续提升美丽乡村标准化水平”。 制定了《平利县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分解落实了136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印发了《2016年-2017年度质量工作行动计划》《平利县政府质量奖励办法》《平利县质量考核管理办法》;成立了县检验检测中心。
28、“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定期召开安委会,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对全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治活动;组织开展了电力、商场、车站、高速隧道、建筑施工企业等领域应急演练10余场次。年初以来,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9、“建立领导现场办公、部门联企帮扶、干部驻厂包抓的服务机制,强化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确保金龙水泥、光华精工、平利电机等现有规模企业提质增效”。 制定了《2017年部门包联重点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昊华、安得利等重点项目派干部包抓服务,对企业在运行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困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0、“启动天书峡5A级景区创建”。已启动。
31、“深入推进平安平利建设,不断强化视频监控、地面防控、网络管控力度,加大依法治访力度,不断规范信访秩序,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今年以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95人、协破案件43起、完成安保任务40场次;破获赌博刑事案件2起、刑事拘留8人,查处赌博治安案件70起、关停取缔违规经营场所134家;制定印发了《平镇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共查处矛盾纠纷127起、查处阻碍施工案件9起13人。
32、“加强与西安交大的深度合作,实施“双百”人才培养工程,完成教师培训100名”。 已完成224名教师培训。
33、“加快实施气化工程,新增居民用户2000户以上,县城气化率达到70%以上”。 新增居民用户2110户,县城气化率达75.5%。
34、“坚持县长值周巡查制度,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持续强化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推动城市由治理‘脏乱差’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争创省级文明县城”。 定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县长值周巡查督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国卫巩固和创森工作方案,细化了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责任领导;每周日短信提醒值周县长和值周单位主要领导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巡查;分层分级督查,遂事遂项跟踪问效,每日深入城区大街小巷排查巡查,对片区存在的问题书面向相关单位进行交办,限期整改,销号管理。2017年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国卫、国园成果得到巩固。
35、“实施山水田林保护和修复工程,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严守耕地红线”。 结合省环保督察完成23家开山采石企业关停任务;年度耕地保护任务已完成。
36、“加强与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的深度合作,实施“双百”人才培养工程,全年培训医生100人”。已完成。
37、“完成彩虹桥至马龙潭桥段道路绿化、杨家梁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区骨干路网绿化”。 已完成。
38、“新建10千伏线路47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95公里”。 完成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47.27千米、低压线路196.24千米。
39、“完成长安市级重点镇建设投资1.94亿元,长安硒茶小镇建设投资6000万元”。 已累计完成投资1.9760亿元;长安硒茶小镇完成投资7000万元。
40、“完成猫儿沟桥至三级橡胶坝河道清理,建成两级生态坝”。 已完成。
41、“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30处,解决1.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完成。
42、“全面落实‘河长制’,确保坝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以上”。 印发了《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做安装了108块河长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了涉河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和巡河检查,坝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 类以上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43、“扎实做好防汛防滑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召开了防汛防滑工作会,签订了责任书,开展了防汛知识进校园培训、宣传,完善了各类防汛防滑预案,组建了防汛抢险、疏散撤离队伍,落实了各自的防汛防汛、预警、撤离责任。
44、“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级领导‘三个一’包抓机制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整合行业项目,统筹各方力量,精准对接‘八个一批’,全力推进产业增收、路水电讯、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等项目建设,确保34个贫困村脱贫销号,1.8 万贫困人口收入越线”。 ①健全了县级领导“三个一”包抓机制,印发了《关于强化县级领导干部包抓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的通知》,并按月通报县级领导到村抓脱贫攻坚工作情况。②结合实际对个别部门包村进行了调整,按要求组建了贫困村“四支队伍”,成立了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实行电子签到考勤,县脱贫办会同纪委监察局对驻村帮扶和干部包户情况实行常态化明查暗访。③以年初确定的 34 个计划脱贫村为重点,整合行业项目 1251 个,投入资金 3.51 亿元,规划建设项目已建成投用。④根据 7 月份省市脱贫任务调减要求,明确我县 2017 年减贫任务为退出 13 个村、6400 人。对照村户退出标准,2017 年度共退出贫困村13 个、贫困户 2348 户 8091 人。⑤长安、龙头两个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共规划建设项目 42 个,现已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通过市级考核。
45、“围绕1个5000户、5个1000户、5个500户的‘155’搬迁安置布局,以扶贫搬迁为主,统筹推进避灾、生态等类型搬迁,完成移民搬迁7325户18318人”。 2017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房7174套18393人,现主体全部完工,占计划任务106%;完成避灾生态搬迁300户960人,占计划任务的100%。
46、“建成3万头生态猪、3万亩中药材、3万亩富硒粮油示范基地”。 完成中药材基地建设32007亩;完成富硒粮油基地建设31000亩;完成生态猪饲养3万头。
47、“坚持规范与提升并举,继续实施‘五个一’提升工程,加快中国绞股蓝科技产业示范园、忠晨牧业养殖示范园、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女娲银峰等5个省级园区扩规模上水平”。 “五个一”提升工程,已达目标要求;中国绞股蓝科技产业示范园主体已完工;忠晨牧业养殖示范园已完成1500立方大型沼气、良繁场主体、办公生活用房、入场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完成茶叶加工厂1500平方米、小木屋5处、修复生态茶园800亩、停车场建设600平方米。女娲银峰、龙头、龙古、香河、田珍5个省级园区全面启动提质增效,正在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田珍园区获得省级园区命名。
48、“新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县级30个,力争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创建通过评审”。 已新命名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1个县级园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已上报,待上级评审。
49、“完成植树造林3.5万亩、退耕还林1.5万亩”。 完成植树造林5.8万亩、退耕还林任务1.5万亩。
50、“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定期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和突击检查森林防火隐患,通过森林防火知识宣传、短信提示等措施,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51、“申报命名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0个”。 新命名“田珍茶业、原生态工夫茶、申草园”3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家庭农场新申报20家。
52、“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0个,通过欧盟认证3家”。 完成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0个,5家通过欧盟认证。
53、“新建标准化茶园1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培育生态有机茶园1万亩、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 全年新建茶园10432亩、改造低产茶园12504亩、培育生态有机茶园11200亩;新建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0亩。
54、“推进金陕红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已建成。
55、“完成农综开发土地治理3000亩”。已完成。
56、“全年引进项目3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 全年已引进项目3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
57、“力促浩泽环保科技产业项目招商落地”。 已完成平利公司注册。
58、“整修县城全民健身体育场”。 已建成投用。
59、“围绕‘三线八景’,精心策划两日游、三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县旅游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启用智能化导览系统,发展‘智慧旅游’;新引进5家全国知名旅行社进驻平利,宣传营销平利旅游,推动‘美丽乡村游’向市场化运作发展,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策划了“人文景观游两日游、茶乡风情游两日游、山水风光三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丰富“平利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让游客随时了解平利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水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已引进5家知名旅行社进驻平利,在省内外发布相关消息,组织各类团队300余个15000人次来平利旅游,提升了平利旅游知名度和吸吸力。
60、“加快实施政府为农村群众购买有线电视服务项目,完成1万户有线电视安装任务”。 已完成。
61、“编辑出版一本有关农耕文化方面的书籍;收购100件以上传统农耕文化器具,用现代传媒手段提升农耕文化园展厅布置水平,增强文化底蕴和体验度”。 已完成《乡村记忆》样本;农耕器具征集、农耕文化园布展工作已完成。
62、“推进安得利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安得利环保涂料项目已建成试产。
63、“启动实施原电影公司、月湖佳苑、城南汽车站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500套、基本建成250套,公租房累计分配入住3487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300户”。 500套棚改安置楼全面开工,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已完成货币化安置250户;公租房累计分配入住3747套,300户租赁补贴发放已完成。
64、“启动建设县城至关垭长安段全民健身自行车绿道”。 I标段已完成路基及水稳层铺设,II标段已完成路基工程。
65、“力促县城主街道智能公共自行车项目招商落地”。 项目已落地(已完成形象进度的85%)。
66、“支持文艺精品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 全年创作文艺精品35件,平利弦子腔《柜中缘》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安康龙舟节优秀奖;全年群众文化活动演出170余场次。省级文化先进县已通过文化厅评估验收。
67、“扎实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当年投放‘两权’抵押贷款1亿元以上”。 当年投放“两权”抵押贷款3.18亿。
二、正在推进及尚未完成的工作47项(占41.2%)
1、“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7.54亿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70元,增长9.1%。
2、“全面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培育住宿餐饮、健康养老、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 出台了四上企业培育优惠政策,全年完成四上企业培育22户,超额完成市下达12户培育任务,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亿元,增长13.5%。
3、“建成龙头村标准化生态停车场”。 已完成回填碾压,正在进行垫层施工。
4、“完成县健康养老PPP项目前期工作,力促县老年公寓项目招商落地”。 县公办老年公寓PPP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正在进行项目包装策划。
5、 “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入园工业企业7家,培育“四上企业”30户以上”。 已完成过千万元入园工业企业9户。新培育“四上”企业27户,其中规上工业10户,限上商贸企业17户。
6、 “推进石代电子产业园、康源年产30万吨富硒纯净水、彩印包装项目建成投产”。 石代电子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完成;康源年产30万吨富硒天然饮用水项目厂房已封顶,设备已订购,正在建设输水管道;彩印包装项目已完成厂房桩基工程,正在按照工程进度加紧施工。
7、“完成百朝路、城洛路、魏兴路、兴中路、红双路改造”。 百朝路:D标已完成,C标完成形象进度的90%,B标完成形象进度的70%;红双路:路基完成100%,双层水稳铺设12公里。魏兴路、兴中路:已全面完成。城洛路:项目除A标段3公里因征迁问题无法施工,其余标段已全面完成。
8、“完成彩虹桥至猫儿沟段道路硬化”。 因土地征迁原因,还有一段未完成。
9、“力促空气净化器及环保产品开发项目招商落地”。 已初步确实意向投资人,未签订协议。
10、“建设巴山国家公园主题标志”。 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巴山大门施工图设计,12月对全域旅游规划进行了二次评审(涵盖巴山国家公园入口标识设计评审)。
11、“启动建设八仙古镇步行街,建成肖家坪大桥,做好古镇绿化”。古镇步行街路基已完成;肖家坪大桥主体已完工;古镇绿化未完成。
12、 “建成10个镇污水处理设施”。 西河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八仙镇污水管网工程完成排污管网2300米,雨水管1800米,供水管网600米;广佛镇污水处理项目完成工程设计,准备进入招投标阶段;老县镇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13、“贯通北环路东段,完成杨家梁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区‘一横三纵’骨干路网硬化和亮化”。 北环路主干道已完成工程总体形象进度95%,正在合力攻坚两户房屋征迁工作;骨干路网硬化和绿化工程已完工。
14、“完成杨家梁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区PPP项目前期工作,启动首期2栋400套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 已开工,正在清运土方和基础施工。
15、“完成西大桥建设规划,力争启动建设”。 西大桥已完成危桥鉴定及初步设计,经与省交通厅衔接,还未下达建设计划。
16、 “新增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定居2000人”。 已完成农村居民进城购房685人(受三条红线控制)。
17、“完成彩虹桥至猫儿沟段道路亮化、猫儿沟至马龙潭桥段道路硬化”。 彩虹桥至猫儿沟段沿线道路亮化工程已完成;马龙潭至猫儿沟桥因西大桥建设征迁,还有一段未完成(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95%)。
18、“完成县垃圾填埋场PPP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县第二垃圾填埋场”。已完成地勘、规划设计、房屋土地征收、PPP模式前期准备工作。
19、“建成10个镇垃圾填埋场处理设施”。 长安镇、老县镇、广佛镇、洛河镇已完工;大贵镇主体坝已完工,拦渣坝、排污管网等工程正在施工;三阳镇、兴隆镇、八仙镇、正阳镇、西河镇正建。
20、 “完成基本农田整理9500亩、旧宅基地腾退650亩、补充耕地1000亩”。 95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正在组织实施;650亩旧宅基地腾退已实施复耕,正在申请市级主管部门评估验收;“双退”成果已通过国土部审批。
21、“招商引进一家四星级酒店”。未完成(相关优惠政策未出台)。
22、“加快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启动县中医院二甲复审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人民医院已完成建设用地“三通一平”、围墙修砌及负一层槽基础大开挖;县中医院二甲复审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现场评审验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全员聘用、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制定印发了《平利县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意见》、实施了“1+2+3”医联体服务模式和“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全面实施药品采配“两票制”。
23、“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0个,建成县城公益性公墓1处、农村公益性公墓5处”。 10个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全部建成;县城公益性公墓完成整体工程的70%(墓区已建成,正在进行道路施工);5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完成整体形象95%。
24、“建成LTE基站59个、4G基站25个,推进县城“一河两岸”及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 电信公司LTE基站59个已全部建成、“一河两岸”免费WIFI已完成设计、重点景区WiFi建设已完成长安硒茶小镇茶城项目;联通公司、建成行业扶贫18座基站。移动公司已完成新建LTE基站7个、4G基站11个、2G升4G基站16个。
25、“建成长安文化中心5D影院”。 5D电影已完成影片脚本、分镜头脚本等设计、历史人物及场景考证、场景及角色粗模建造、2D镜头预演等前期工作;完成了影城地面找平、开槽、5DA座椅、放映设备。
26、“建设长安中坝茶山观光步道”。 已完成东侧步道基础部分。
27、“完成石牛河水街10家民宿大院主体工程”。 9套主体工程完成,另外两套正在施工。
28、“实施明星茶园众筹项目”。 已完成选址和园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正在进一步沟通合作方案。
29、“启动大贵、洛河集镇重点堤防工程建设,完成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大贵、洛河集镇重点堤防工程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咨询评审。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含综合办公生产用房一栋)已完成;石牛河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的围网、河道清淤、改厕改圈工程、监控系统已全部完成;城镇供水更新改造二期工程(县城净化水厂至药妇沟埋设供水主管道),已完成管线敷设至马龙潭大桥头。
30、“抢抓省国土厅支持机遇,积极勘探地热资源”。 已完成先点工作,省地调院正在进行地质资料分析。
31、“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 已完成形象进度60%。
32、“高标准启动古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编制了详细规划,争取到位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300万元,正在按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争取后续项目资金。
33、“推进富硒杂粮精制加工项目建成投产”。 已在县工业园区创业孵化中新落实项目加工厂房,正在规划厂房设计、购置设备。
34、“力促龙山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招商落地”。 已在县发改部门备案、与天书峡旅游开发公司协商洽谈了林地租赁相关事宜。
35、“推进长安绞股蓝科技示范园、平安绞股蓝提取项目建成投产”。 长安绞股蓝科技示范园已建成投产;平安绞股蓝提取项目已启动厂房建设。
36、“把 ‘平利女娲茶’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已完成国家评审。
37、“完成五峰山生态休闲公园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共四个标段:第一标段完成了小广场以下步道基础、挡墙、花坛基座、排水管网铺设、步道基础及山门牌坊的施工,总工程进度约45%;第二标段未开工(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符);第三标段完成了部分挡墙和停车场的浆砌石坎,总工程进度约为30%;第四标段完成了全部的土建工程,总工程进度约为 95%。
38、“新建6个镇级供销电商服务站”。 建成3个。
39、“进一步完善女娲山景区项目策划、包装并加大招商”。 已完成考察、资料收集工作和初稿;女娲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已通过,正在修改我完善中,民宿改造已启动。
40、“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水平”。 已完成《平利县全域旅游规划》专家评审,正在收集各镇相关部门对规划的意见建议。
41、 “成立女娲文化保护工作站,收集、保护女娲文化佐证资料及文物,做好陈列展览,编辑出版女娲文化方面的书籍,支持民间女娲祭祀活动,加大女娲文化宣传推介力度”。 ①女娲山文化保护工作站规划设计已完成。②调查摸清了女娲山遗失的碑刻并上报(时机成熟即可进行发掘),其他相关女娲山文物已收藏在县文物库房,待女娲山文物保护工作站建成后即可复制、陈列展览。③编辑出版了《女娲的传说》。
42、“力促大贵茶乡水街景区项目招商落地”。 已确定投资商,正在进行建设规划设计。
43、“巩固提升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完成2所小学、3所幼儿园综合楼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高考二本上线人数居全市上游”。 2017年高考文、理、体、艺二本上线人数755人,上线率居全市上游水平。两所小学:正阳张家小学已建成投用;广佛八道小学迁建工程已完成综合楼及附属工程,2018年春季开学投用。3所幼儿园:除双杨社区幼儿园附属工程在建(综合楼已完工),其它2所全部完工。
44、“完成琵琶岛的招商,推进琵琶岛·三里垭养老产业基地建设”。未完成(经多次洽谈,未签订协议)。
45、“帮助企业多渠道破解融资瓶颈,加快芍药谷景区建设”。 年初已到位资金2000万元,经与市农发行联系,意向贷款5000万元正在办理中;与香港商业银行贷款工作初步达成5亿元投资协议。
46、“建成县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新增停车位200个”。 农贸市场及地下停车场在建,新建200个车位已完成。
47、“建成廖乾五革命史料陈列馆”。 已完成廖乾五革命史料陈列馆规划初审。
平利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201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