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陈勇带领市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我县组织参加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政策解答互动视频会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市对县考核问题整改暨迎接省考安排部署视频会议
○洛河镇“人大代表+X+贫困户”助力精准扶贫
○县教体局:精准扶贫再发力 落实政策促和谐
○县妇联凝心聚力打好“巾帼脱贫”攻坚战
陈勇带领市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12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带领安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平利代表组,专题视察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葛迪、县委书记郑小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贤存等市县领导一同视察。
视察组先后深入长安镇双杨村查看脱贫攻坚工作、田珍茶叶公司产业带动扶贫工作、长安硒茶小镇及洪福茶山、城关镇药妇沟创业小镇、中皇艾业公司、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等,详细了解我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在召开的座谈汇报会上,视察组听取了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各位代表对我县聚焦脱贫攻坚,紧扣追赶超越,助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陈勇指出,人大代表开展视察工作,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走在省市前列,成绩来之不易。
陈勇强调,市人大常委会要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经常性地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让代表了解和关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情民意,拓宽代表履职平台。市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切实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社情,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站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站在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站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提出好的意见建议。(高鑫)
我县组织参加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政策解答互动视频会
12月11日晚,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政策解答互动视频会召开。省扶贫办主任王卫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书记郑小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尚磊,副县长陈永乐,县八办两组主要负责人及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作战室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会精神,安排部署了近期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通报了全省各地在贫困退出和动态调整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省扶贫办相关处室与部分市进行了政策解答互动。
会议强调,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贫困退出不精准、数据质量不达标问题,各镇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一户一档资料及村级档案资料必须按照导引规定做实做细做精,几方印证务必到位,不允许有任何扣分点;二是务必把比对后的准确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更新录入到位,含脱出户标注;三是两房问题必须彻底解决,以村为单位,对所有系统贫困户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危房改造户,必须百分百精准且符合政策规定,尤其是不能超面积和自筹,超了必须整改到位,资金兑付、入住条件必须同步到位;四是今年退出不精准和错退问题必须杜绝,五保低保残疾因病因学无房等致贫原因和措施必须精准对应;五是今年退出村和退出户必须符合条件符合政策,宁可不退也不错退;六是牢牢把握省委书记胡和平指出的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头等大事、一项民生工程、政治任务和发展工程的深刻含义;七是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传播、散发、表露与脱贫攻坚有关的负能量、怨气、言论;八是一线指挥员战斗员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背水一战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国考省考不出任何问题;九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遵守中省“十不准”考核纪律。
视频会议结束后,县委书记郑小东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作重要讲话,要求要抓住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紧盯脱贫攻坚考核目标不放松,会后要对照问题整改清单,分解落实任务,完成问题整改。各镇要组织各村召开整改落实安排部署会,对村项、户项指标列出“红黄绿”台账清单,对照清单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樊星)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市对县考核问题整改
暨迎接省考安排部署视频会议
12月11日,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市对县考核问题整改暨迎接省对县考核安排部署视频会议。通报全县四季度自查问题整改清单,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补齐短板,全力做好省考迎验各项重点工作。
县委书记郑小东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确保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标准更高、群众更加满意、上级组织更加认可,确保第四季度我县脱贫攻坚考核继续排名全省第一方阵。一是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高度警醒。在省考即将来临之际,各项迎验备考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标,全县各镇、各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抓好问题整改。二是整改不留尾巴,必须全面彻底。具体要做到“7个对标、7个整改”。一要对标收入越线,整改收入核算不精确、贫困户不认可的问题。二要对标安全住房,整改搬迁未入住、补助未兑现的问题。三要对标档案资料,整改资料不全不实、出现逻辑性错误的问题。四要对标政策宣传,整改政策不知晓的问题。五要对标上级考核抽样要求,整改非贫困村工作不扎实的问题。六要对标满意度要求,整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七要对标省上考核指标,整改备考不充分的问题。三是督查不讲情面,必须动真碰硬。要实行清单督查,按照县、村、户三个清单,一项一项督查整改落实情况。要实行一天一督查一通报,及时汇总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要强化问责奖惩,对因工作不到位造成考核扣分的,要启动倒查追责,对全县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有功之臣,要运用三项机制,严格兑现奖励激励,予以提拔重用。
会上,副县长陈永乐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迎接省考国考进行了安排部署,就省级第三方评估调查问卷作了讲解和指导培训。县政府党组成员、脱贫办主任、扶贫局长覃春利对市对县脱贫成效考核存在问题如何整改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四支队伍”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培训。
县长陈伦富主持会议。在家县级领导,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县脱贫办各工作组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镇领导班子成员,脱贫办干部,贫困村“四支队伍”,非贫困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在各镇分会场参加会议。(王玲)
洛河镇“人大代表+X+贫困户”助力精准扶贫
太阳还未出坡,洛河镇洛河街村第十四届镇人大代表康传生,就带着十几户和自己一起“创业”的贫困户,在新栽植的茶田给茶苗培土覆膜,活脱脱是个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产队长。
当选人大代表之前,康传生是平利县康龙茶叶有限公司经理,年收入过百万。当选人大代表后,康传生积极响应镇人大号召,迅速转换角色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以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代售、入股经营、协议用工等多种方式,流转周边群众和贫困户土地500余亩,茶园入股300余亩,组建了公司+贫困户帮扶载体,带动贫困户60余户,解决就业20余人,成了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领头雁。
从企业老板到生产队长,对这种变换了的身份,康传生说:“我是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根子是不忘为群众办事,现在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就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体现人大代表的担当。”
与康传生一样转换角色的,还有该镇丰坝村镇人大代表王端江,多年在江浙一带创业的他,将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带回了家乡,在社区创办了以生产棉鞋为主的社区工厂,以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带动搬迁群众和贫困户就业90余人,楼上居住、楼下务工解决了搬迁群众和贫困户就近就业、稳定增收问题。
“能用自己学来的技术带领搬迁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就近就业,发家致富,我就觉得我这个人大代表没白当,还能给群众办点事。”王端江一边打包一边说。
脱贫攻坚战斗打响以来,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脱贫生力军作用,切实在脱贫一线检验代表成色,该镇人大在深入开展“双联双带”基础上,结合洛河实际,以人大代表+社区工厂+贫困户、人大代表+龙头企业+贫困户、人大代表+产业大户+贫困户、人大代表+招商引资+贫困户等多种带动贫困户模式为载体,在全镇全面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
“人大代表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就变成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对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的初衷,镇人大主席陈平川说:“每个人大代表都有自己的强项,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就是取长补短,以强补弱,精准滴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除了自己干,人大代表还积极发挥引进来的纽带作用。该镇线河村人大代表陈明义依托自身优势,引进一家投资2000余万元的集蚕桑、茶饮、食用菌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盘活村组闲置土地林地2000余亩,发展蚕桑、茶饮主导产业1200余亩,培育食用菌40万袋,带动贫困户200余户,解决就业100余人,不仅为整村脱贫夯实了产业基础,也为贫困户致富拓宽了增收渠道。
“决胜脱贫攻坚,我们人大代表是其中的一分子,能力所能及地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道路上不掉队,我们这些代表才会在向选民述职时不脸红。”说起给群众办的大实事,陈明义说出了心里话。
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以来,该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先后创办、领办、联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7个,组建农业产业合作社13个,发展社区工厂2个,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个,带头发展茶叶产业2100亩,魔芋1200亩,烤烟1000亩,绞股蓝500亩,中药材800亩,带动贫困户862户2122人,提供就业岗位240个,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了代表作用,加快了脱贫步伐,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支持。(吕磊)
县教体局:精准扶贫再发力 落实政策促和谐
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准对象、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坚持扶贫先扶智,奋力完成“教育脱贫一批”重要任务。
精准对象,规范操作,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我县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确保对象精准,规范操作程序,足额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资金。2017年共计落实学前、义务教育、普高、中职各阶段资助金720余万元、惠及学生9464人次;落实大学新生资助、生源地贷款857.91万元、惠及学生1568人次,通过信息比对,对未享受国家免费和补助政策的100名2017年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新生,按照人均5000元的标准实施县内新生助学工程,实现了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资助全覆盖。
精准聚焦,拓展途径,充实教育扶贫力量。我县认真落实《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扶贫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建章立制,统筹部门及社会力量,拓宽扶贫路径,营造浓厚助学氛围,形成强大合力。2017年共计协调部门、民间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300余万元,资助学生10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困难家庭子女就学资助一个不少的目标。
精准发力,结对帮扶,提升教育扶贫成效。我县按照学习有辅导、精神有依靠、生活有保障的原则,在全县各校认真开展师生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组织教师深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展脱贫政策“大宣讲”、入户“大走访”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政策宣讲入庭院,不断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的信心。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坚持网格化管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0”辍学目标。2017年春季学期,安排1754名教师结对帮扶2681名学生,秋季学期全县1674名教师结对帮扶5319名学生,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加强学生励志感恩教育,达到了扶贫先扶智,扶智必扶志的目的。(吴兵)
县妇联凝心聚力打好“巾帼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县妇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巾帼脱贫”行动,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聚力精准扶贫,强化工作措施,打好全县“巾帼脱贫”攻坚战。
抓宣传,营造氛围促脱贫。按照省妇联 “三秦巾帼脱贫行动”视频会议的要求,年初与县扶贫局联合下发了《巾帼脱贫实施方案》,并向全县广大妇女发出“巾帼脱贫行动”倡议。组建了平利县爱心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依托党建带妇建,通过大会、新闻媒体、展板、文艺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举措和任务要求,扩大“巾帼脱贫”影响力。
强技术培训,帮贫困妇女技能脱贫。以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为妇女再就业培训基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适合贫困妇女特点的培训项目,增强妇女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今年共举办各类“巾帼脱贫”技能培训12场次 ,培训妇女1000人,其中通过电商培训建档立卡户中的贫困妇女300人。打造了“香香公主”、“研研土特产”“绞股蓝妹妹”等电商品牌,电商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带动400余名贫困妇女增收脱贫。
用足政策,助力贫困妇女脱贫。积极与县人社局、县农商银行沟通,加大对妇女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通过“女能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妇女”等方式,帮助贫困妇女采用带资入股、参股分红或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小额信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力争通过金融扶持实现创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能人引领,带动贫困妇女互助脱贫。依托田珍、贺胜春、杨萍、高英、万琴棋等已有的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优势产业,示范引领更多妇女脱贫致富。同时鼓励女能人与贫困妇女结对帮扶,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协会+贫困户”、“女能人+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确保“精准扶贫”落到点上,扎到根上。
拓展救助渠道,抓好贫困妇女项目脱贫。依托已有的农村妇女“两癌”救助、“贫困母亲救助”、“维权救助”项目等品牌优势,建立救助工作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救助了15名“两癌”患病贫困妇女,救助资金4.78万元。在三阳镇泗王庙村救助贫困母亲15人,救助资金9000元。持续开展助学活动,与省妇联联系,申报了“红凤工程”18人,帮助更多的女高中学生圆“大学梦”。另外还积极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通过爱心捐助、投资兴业、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扶贫,不断打造针对贫困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等扶贫新品牌,不断扩大贫困妇女在扶贫项目中的受益面,帮助特困妇女实现救助脱贫。(杨春红 吴雅倩)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