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26 09:30 【 字体:

一、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在县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经济追赶超、党建争创出、全局双创优”目标,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统筹财力保重点,深化改革强管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监管措施到位。上半年财政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0700万元,占计划的63.11%,同比增长31.7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758万元,占计划的64.20%,同比增长16.37%

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国税部门完成7565万元,占年初计划的54.82%,同比增长85.33%,增收348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36万元,占计划的51.94%,同比增长143.09%

地税部门完成290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51%,同比下降36.5%,减收1671万元。剔除“营改增”因素,同比增长20.37%,增收49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7万元,占计划41.75%,同比下降15.93%。剔除“营改增”因素,同比增长72.16%,增收770万元。

财政及国土部门完成10228万元,占年初计划的7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85万元,占计划的82.16%

(二)支出完成情况

1、一般预算支出情况

上半年,全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967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6.31%,同比增长25.24%,增支22107万元。其中:民生支出达到95831万元,占比87.37%GDP八项支出增速达21.59%。主要增支因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提标、陕南移民搬迁资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等。

预算支出分项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917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4.62%,同比下降8.54%

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99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3.63%,同比增长46.57%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支出完成4798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4.24%,同比增长24.0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546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230.92%,同比增长49.51%

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304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205.77%,同比增长74.19%

环保、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城建、国土资源及粮油事务等各类支出完成949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60.06%,同比下降21.33%

债务付息支出1522万元。

2、债务还本支出1750万元。其中: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债务1750万元。

3、预备费使用情况。截止20176月预备费累计使用883万元。其中: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86万元;购置及修缮支出177万元;矛盾化解及综治维稳支出296万元;文化宣传专项24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主要特点及工作成效

1、全力以赴抓收入,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积极应对“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减收效应逐步凸显的不利因素,通过强化综合治税和非税征管等超常举措,加大了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0700万元、9758万元,同比增长31.72%16.37%,占市计划的66.77%65.93%,艰难实现了“双过半”,达到追赶超越目标。一是国税部门通过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管控,强化所得税汇算等措施,依托金三系统与地税深度融合“四大行业”改征增值税大幅增长。11户重点监控企业同比净增长1280万元,“四大行业”改征增值税同比增长2774万元。二是地税部门克服主体税种缺失、收入急剧下降的不利因素,采取部门联动、联合办税、摸清税源,以先征后证控税措施为抓手,加大纳税评估力度,扎实开展税务稽查,奋力追赶进度目标,与财政、国土、住建等部门紧密协作,清理工业园区、16户茶饮企业、杨家梁示范区耕地占用税627万元,做到应收尽收。三是财政及国土部门加大资产和国土收益的清理,主动作为,上下协调,完善规范了老年公寓、杨家梁示范区土地出让手续,仅6月当月就实现非税收入3828万元,确保了收入均衡入库并达到序时进度,但一次性收入占比过高,后续增收极为乏力。

2、强化支出管理,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需求。聚焦脱贫攻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在加大预算执行、盘活存量、统筹使用上下功夫,集中财力用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县委、县政府决策的脱贫攻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一是“优先”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足额落实教育经费配套资金,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累计拨付教育专项资金4172万元。二是深入推进城乡医疗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强医疗体制改革补助力度,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农村合疗、城乡医疗救助、城乡低保、五保等补助政策的兑付,累计拨付社保专项资金1.37亿元,民生扩面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各类惠农补贴及时兑付,创业促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广大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三是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积极主动研究省市财政政策,集聚资源,统筹预算资金并按照“应整尽整”的原则,将整合范围内的55项中省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全力保障产业扶贫、行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计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45亿元,其中县级配套2419万元,中省专项资金1.21亿元。四是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落实了茶、桑、畜等3000万元,中小企业财政扶持资金430万元,“5321”小额担保贷款风险基金1700万元,促进了产业协调发展和税源涵养培育。

3、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更加规范。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严格执行《预算法》,全面实现全口径综合预算,将预算内外、专项资金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编制和县本级预决算公开。并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将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全部细化编制到功能科目的项级和经济科目的款级,将全县的政府采购资金编入年初部门预算,使预算的完整性和到位率不断提高。二是规范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积极做好我县2017年存量资金清理统计及回收前期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县政府汇报。督促、指导各预算单位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对结转超过两年的县级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逐笔与事权部门对接,落实项目进展、资金需求等具体情况,分类提出清理措施,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促使“趴”在账上的财政资金真正发挥了效益。三是推进国库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直接支付率、公务卡刷卡量均不断提高;进一步清理规范财政专户,建立动态监控系统,电子化记账更趋规范,现代国库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四是PPP项目顺利推进。拿出了PPP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杨家梁棚户区改造、第二垃圾填埋场两个项目的相关手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五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2017年上半年,置换到期政府债务1750万元,减轻了部门还债压力,腾出了有限的财政资金保发展。

4、强化监督管控,理财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机制,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二是政府采购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一方面强化采购人的主体责任,各预算单位、采购代理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另一方面简政放权,精简流程。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将政府采购实施计划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不再审核采购文件及代发采购信息,规范采购程序,推动采购项目快速“通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政府采购596笔,采购预算18307万元,实际采购17275万元,节约资金1032万元,节约率达5.64%。三是严格国有资产管理。在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产权登记工作基础上,基本摸清全县国有资产家底,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建立和完善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制度体系,相继制定出台《平利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平利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管理暂行办法》,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实际整合到位资金8541万元(其中县级配套2262万元,中省专项资金6279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财政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引导财政干部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凝聚财政团队精神,全面从严规范管理,财政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实现全年收入目标异常艰难。我县财政收入贡献率最高的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国有土地及国有资产出让;增收的主要来源是重点项目建设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的收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家对矿产资源、房地产等行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我县重晶石、房地产等产业持续疲软,新兴产业体量普遍较小,对财政贡献力十分有限。加之,“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对我县税收收入的影响逐步凸显,政策、结构性减收效应无可避免,且一次性收入占比过大,增收极为困难。通过上半年收入完成情况和县域经济发展形式来分析, 2017年我县固定财源在2.2亿元左右,与市政府下达我县3.1亿元的收入任务相差9000万元以上,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异常艰难。

2、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一方面税收政策的调整,财政收入面临着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双重收缩压力,已由中高速增长转入了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且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增长呈下降之势,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特别是税收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同时,“营改增”后又使地方税收陷入“空档期”,客观上造成财政减收,地方财政收入更显窘迫。另一方面在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盘活存量资金空间不断缩小,中省转移支付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保基本、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和民生福祉方面的刚性增支大幅增加,特别是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县级配套、市政建设投入、产业发展扶持和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年初应列未列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组织提升改造、地方政府债券还贷需安排支出13136万元,正常人员调增资、死亡人员一次性抚恤金及2017年考核奖励增加支出3800万元,陆续出台的政策性配套新增支出6800万元,截至目前下半年需新增支出23736万元,而当年新增财力预计仅5000万元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新增支出需求。财政控支出、保平衡的压力巨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3、历史包袱沉重偿债压力大。我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9288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贷款73740万元,通过企业或融资平台举债127960万元,债务总体规模达250988万元。按照国发基金和农发基金的宽限期为5年,棚户区、易地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宽限期为3年,地方政府债券也需按照协议要求还款,按目前借贷到位资金预计从2017年起至2026年本息还款为215371万元,从2019年开始进入还贷高峰期每年还款约为2亿元至3亿元。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确保顺利实现全年目标。

1、财政收入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运行趋势和特点,加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预测研判,适当调整收入预期,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抓重点税源、抓薄弱环节入手,做好与各征收部门的协调衔接和收入监控分析,不断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加快资产整合和处置进度,加大招牌挂国有资产及国有土地尾欠的清收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年度财政收入任务顺利完成。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抢抓机遇用好金融贷款和政府置换债券政策,努力壮大综合性可用财力。

2、财政支出方面。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倾力支持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力统筹整合力度,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和民生政策全面兑现落实,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在确保财政资金支出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减少事前审批环节,提高财政预算执行效率,避免资金延压沉淀。

3、财政管理方面。一是严格预算执行。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财政性资金日常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使用。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财政资金,同时抓好业务培训和内控措施落实,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全面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生根扎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实现一般性支出压缩5%的目标。四是定期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对结余结转资金的动态分析,逐步完善定期清理机制,减少占压与资金闲置,统筹用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五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化解实施方案,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六是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县域经济社会建设,减轻财政资金投放压力。

4、党建引领方面。我们将以“经济追赶超、党建争创出、全局双优秀”为目标,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个自觉”,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用更宽的视野审视自身,从更深的层次分析问题,在更高的平台上谋划发展,努力把“两学一做”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自觉和实际能力,确保实现党的建设与财政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后几个月,财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财税改革的深入使各种困难和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将创新思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今年财政预算顺利完成,为推动平利中国最美乡村建设加速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