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46期(总第85期)

信息来源: 作者:脱贫攻坚办 发布时间:2017-10-19 17:41 【 字体:

★本期提示★

○赵俊民来我县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陈勇到广佛镇闹阳坪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我县举办全国扶贫日政策宣传暨“农商银行杯”脱贫攻坚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

○引导干部争当发展急先锋

○【脱贫攻坚故事汇】——我是当兵的,不能当逃兵


赵俊民来我县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10月12日,市长赵俊民来我县查看灾情,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在听取灾情汇报后,赵俊民指出,我县及时应对、理性决策、科学施救,特别是全体干部取消休假、坚守岗位,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最大限度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干部群众的辛苦付出表示慰问。同时要求,各级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加强监测防范,继续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在广佛镇白果坪村,赵俊民走进受灾群众家中了解受灾情况、救灾物资安排和脱贫致富打算。他要求县区按照“五有”标准,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克服暂时困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共建美好家园。

在察看我县绞股蓝茶叶科技园时,赵俊民强调,要把产业脱贫作为根本途径,依托园区和产业大户,探索创新合作机制体制。要结合“三变”改革试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先行先试做出特色和亮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鼓励基层探索,下大功夫招商引资,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把产业脱贫贯穿始终,打好脱贫攻坚持久战,确保同步够格全面迈入小康社会。(李世锋)

 

陈勇到广佛镇闹阳坪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10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带领市人大办、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到广佛镇闹阳坪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少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贤存、县长陈伦富参加会议和调研活动。

闹阳坪村是陈勇在平利县包抓的贫困村,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工收入、茶饮、中药材、畜牧产业等。陈勇一行实地查看了该村道路、防洪堤、产业发展等情况,针对该村交通、水利、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研究闹阳坪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推进会上,广佛镇负责人汇报了全镇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和闹阳坪村工作开展情况。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负责人围绕闹阳坪村道路、桥梁、防洪堤、环保设施、村容村貌改善等问题进行了发言,并提出建议。陈勇指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要准确把握中央扶贫精神,精准帮扶,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他要求,市直相关部门要尽快启动帮扶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县镇要进一步做好精准帮扶,规划好产业,把产业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县长陈伦富指出,要把闹阳坪村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示范点抓实抓好,一是高起点规划,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市直部门的协调、配合,尽快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二是高标准建设,坚持建设精品工程,认真做好水、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是高效率推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我县举办全国扶贫日政策宣传

“农商银行杯”脱贫攻坚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

全国扶贫日,我们在行动。10月17日是第四个全国扶贫日,为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展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全面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热情,我县在女娲文化广场举行全国扶贫日政策宣传暨“农商银行杯”脱贫攻坚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县委常委、副县长尚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飞,县政协副主席王恩菊等出席颁奖仪式。

 

本次政策宣传活动共设置宣传展台20个,县八办两组五保障牵头部门及相关部门在现场为群众发放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册、宣传挂历、《平利文学—脱贫攻坚专刊》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政策咨询500余人次。通过政策宣传和展板展示,现场群众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升了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主持颁奖仪式,她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宣传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所有参与脱贫攻坚宣传的工作人员要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发挥好宣传文化工作的独特优势和力量,争当脱贫攻坚思想扶贫的先锋军,深入基层一线、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创作采写一批有血有肉的新闻稿件、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文艺精品,展示工作成效、挖掘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为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委常委、副县长尚磊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设立全国扶贫日,体现了国家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他要求,全县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继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投入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明确目标,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努力完成今年的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颁奖仪式上,县农商银行行长唐德东介绍了本次征文、摄影大赛举办情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通讯组组长刘勇宣读了《关于对平利县“农商银行杯”脱贫攻坚征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进行表彰的决定》,出席仪式的领导现场为参赛作品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县委宣传部、县脱贫办、县文联、县农商银行、八办两组五保障牵头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农商银行杯”脱贫攻坚征文、摄影大赛获奖代表,机关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颁奖仪式。(樊星)

 

引导干部争当发展急先锋

我县原劳动培训就业中心副主任唐益平,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进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发展“社区工厂”,解决了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今年3月27日,省人社厅专门发文推广“社区工厂”建设经验。近日,县委按照有关规定和“三项机制”要求,优先提拔重用唐益平,任命他为县创业就业局局长。

我县将脱贫攻坚和“三项机制”有机结合,出台《贯彻“三项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十条措施》,明确用人导向,用足激励手段,引导干部甘当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用严惩戒措施,鞭策干部勇当创优争先的“千里马”;用活容错机制,鼓励干部善当探索创新的“领头羊”,为脱贫攻坚凝聚了强大力量。  

县人社局原副局长王建春,2014年到正阳镇张家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上后,王建春做细做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发挥个人特长,围绕脱贫工作撰写宣传稿件,并在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上发表,为脱贫攻坚工作鼓劲加油。他被安康市委表彰为2016年度“优秀第一书记”。近日,县委任命其为县文联主席。  

我县把各类奖励政策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让实干家得实惠。被考核为脱贫攻坚“优秀”的单位,县上为其增加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指标;被考核为“一般”的单位则减少其优秀指标;被考核为“较差”的单位则直接取消其优秀指标。每年按35%的比例,评选表彰一批脱贫攻坚优秀单位、包村联户优秀干部,按照20%的比例评选一批“优秀第一书记”。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全面推行正向鼓励、奖励、推优、提拔和负向预警、约谈、召回、惩处“双向双挂钩”机制,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锻造一支铁的扶贫队伍。全县实行一票否决。单位脱贫攻坚未获得县级考核优秀,年度综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县上脱贫攻坚未获得市级优秀,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月督查通报、季点评考核,对季度排名末位的乡镇和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约谈。  

县上还用严能下机制。脱贫攻坚考核为“较差”或连续两年评为“一般”等次的镇或部门,相关责任人予以免职、降职。全县目前已对6名扶贫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29名第一书记被召回。  

日常工作中,“多洗碗的打碗多,不洗碗的不打碗”的思想会影响干部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我县采取“自证履职、纠错免责”的方式,对5名因敢于担当、大胆探索而引发部分矛盾的干部及时容错纠错,既保护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又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创新,多项创新工作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县委书记郑小东说:“我们树立‘以脱贫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形成‘精兵强将上一线、好人好马上前线’的攻坚格局。通过建立积分管理制度、捆绑考核机制,坚持主战场选人用人,每年安排15个科级领导岗位,定向提拔一线优秀扶贫干部。”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运用“三项机制”提拔科级干部28人。(郑斐 刘勇 沈奕君)

 

脱贫攻坚故事汇

我是当兵的,不能当逃兵

夜色深沉,偌大的机关大院,只有雨声陪伴着几盏昏黄的檐灯,外出的战友,注定又将挑灯夜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由于各自坚守不同的阵地,政务微信就成了发布最新指令、传递及时消息、掌控各方战局、调整主攻方向的“战地电台”。随着屏幕亮起的灯光,一段头部缝合的手术视频跃上了手机屏幕,针尖刺破头皮的心悸和不断涌出的鲜血,让人瞬间血脉偾张。这绝非恶作剧,而是亲爱的战友受伤了!

一时间,群内的动态静止了,大家都被这染血的画面怔住了,急切地想知道是谁受伤了?伤情怎么样?几秒后的凝滞,接踵而至的是领导的问候和同事的关切。

视频中受伤的战友是洛河镇人武部副部长马胜华,结束了白天的入户奔波,返回三坪村脱贫攻坚作战室的他未做休整,迅速投入到了软件资料的对标完善。由于太过专注,在存档信息资料时,额头被铁皮档案柜切开了一条倒“L”形伤口,血流如注瞬间模糊了双眼,染红了衣衫。

送往医院紧急清理伤口后,手术医生斩钉截铁地说:“局部麻醉,马上手术。”

马胜华知道,麻醉后自己会在医院留观室度过这一夜,现在是脱贫攻坚紧要关头,还不允许自己躺在医院享受病号的待遇。“不用打麻药了,我是当兵的,这点痛我受得住,医生,你就动手缝合吧!”

“L”形伤口不断往外渗血,针尖穿破头皮的疼痛让马胜华这个刚毅的汉子咧开了嘴。随着手术医师娴熟的穿针引线,5条间隔均匀的手术线慢慢将开裂的头皮缝合在了一起。敷上纱布包扎后,屏声敛气的马胜华第一次叫出了声。

马胜华拒绝打麻药,忍痛缝伤口的消息不胫而走,瞬间在微信群、朋友圈中传开了。在此之前,马胜华徒步奔袭抗洪抢险的事迹,就已经让他成为了文联采访、媒体报道和群众点赞的“公众人物”。

9月25日,洛河镇普降大到暴雨,河水猛涨,山洪肆虐,马胜华负责包联的三坪村更是灾害侵蚀的重灾区,为转移受灾群众,他徒步奔袭6小时,背负80余岁老人翻山越岭,第一时间将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段。洪水渐退,他亲自请战,坚守在道路交通和电力通讯中断的清水河一线,风餐露宿全力开展恢复重建。洪水带来的灾情稍一缓解,他就转换战场,一头扎进了脱贫攻坚。

“从抗洪抢险到今天,马胜华已整整在救灾前线和扶贫一线坚守了16天,很多时候都是通宵,即使偶尔能打个盹睡个觉,一天的睡眠也不到5小时。”对于马胜华,他的战友刘柱和未作评价,只透漏了一些时间上的信息。

多少学过几天医,常识告诉我,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注射破伤风疫苗之外,马胜华还得打上几天消炎针。但马胜华的选择再次出乎意外,他只让医生给自己开了几天的消炎药,就携带药包赶回了三坪村脱贫攻坚作战室。

看着门口的马胜华,作战室的战友无不诧异地问:“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养伤,为什么急匆匆地赶回来?是医生同意你回来的?还是你自己要回来的?”马胜华看出了大家的担心,他心头一热,激切地说:“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坚守在第一线,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我是当兵的,不能当逃兵。”

话音未落,他又坐上了他熟悉的办公桌,头上的绷带和那渗出的斑斑血迹,让他那被灯光拉长的身影,犹如英雄归来般愈发可亲可敬。

其实在那天,其实每一天,我们都有一群向马胜华一样的同志,他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无怨无悔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她们信奉和坚守的是:我是战士,就必须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吕磊)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