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残、志却坚。在旁人看来,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单腿硬汉高秀春以羊为伴,活出了一片艳“羊”天,谱写了一曲脱贫励志之歌。他的心态和精神,与那些想方设法当贫困户,到处哭穷喊怨,说自己连一袋米、一桶油都没得到过的“健康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寻找羊圈
在村委会里吃罢早点,已经快八点了,迎着朝阳,一路避荆棘、钻藤蔓、淌河过沟,快到午饭的时候,终于离那座土墻房子只隔一片柴扒的距离了,此时的天并不算热,可身上的衬衣早已湿透。
柴扒的尽头连着院坝,很是陡峭,一人宽的便道让一群白山羊挤占得满满地,最大的一只有点瘦,被一条长长的棕绳拴在一棵小树上,后面还跟着三只中等羊,八只小羊,它们顺路排成一排,看到我们,嘴巴虽然不停地嚼动着,但都静静地站立在原地,似乎并不想给我们让路。带队的老柯,给我们介绍说这群羊便是主人公的全部家当,他边说边拎起文件包吆喝着驱赶头羊,想把它撵到路上的陡坡扒去,然而头羊并不买账,只是向路里靠了靠,其它的羊“咪咪”叫着沿路返回院坝去了,我们只好贴着头羊,勉强从它身旁挤了过去。
院坝长满蒿子和杂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伴着脚步声四处跳窜。一只狗叫了几声,见我们对它没有恶意,摇着尾巴走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残破的土房,四周的墙体可能长时间遭受漂雨的冲涮,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土渣坑,墻基石像老年人的牙齿歪斜不稳地立在那里,玻璃窗也是残缺不全,看着这栋土墻房子,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七八十年代在仁家垭时我家住过的老屋。
羊圈呢?趁着老柯呼喊主人的档口,我在屋前屋后走了一遍,却连一个草棚都没发现,难道这群羊子就一直拴在树扒里吗?
带着疑惑,我走进堂屋,正中贴着一幅看不清的画和一架梯子,大门的右侧是一个火坑,左侧有一把椅子和一条凳子,还零散杂乱地摆放着些木盆、铁铲、背篓等家具器皿,空气中不时的飘来一股股羊膻味,里屋里似乎有人在切菜的声音,我试着喊了几声:“你好,在做饭吗?”却没人应答,同路的老孙边敲门边走进去,借着大窟窿小眼塑料纸窗子透过的一些光线,我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衣着脏烂的老大娘的背影。老孙走上去把她的衣服扯了一下,她扭过头来,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那爬满皱纹干瘪的脸上一只眼睛深陷紧闭,另一只眼珠很小混浊模糊,她可能感觉到有陌生人来了,咿咿呀呀地摸索着走出来,钻进另一间屋里再也不出来了。
“这就是这家贫困户主他娘!是个聋哑人,现在七八十岁了,一只眼睛小时候被树枝戳瞎放了水,眼珠化了,另一只眼睛现在也麻晰了,可怜啊!”老柯介绍道。
在他们坐下来说话歇气等主人的功夫,我顺着羊膻味,走进后檐厢屋,原来这么大的味道是从这里发出来的。二十来平方的房子半边堆了许多纸塑盒子、蛇皮袋和乱衣服,靠近墻角的地方用木头棒棒支了一张床,床的四个脚是栽入地下的四个带杈的木桩,桩上架着横棒棒,横棒棒上铺了一米宽,两米长的木板,床上没有床单,最下面的一床棉絮如捣乱的油糍,床上的脏衣服和墙面一样黑的被褥乱七八糟地窝在一起。另外半边屋,地上散落了许多羊屎,稀溏状、黑乎乎、湿漉漉的一摊,正是这个地方发出的羊膻味,走近了,更是腥味呛鼻、令人作呕。难道这便是羊圈?为什么把羊关在睡房里?
以羊为伴
正当我纳闷的时候,屋外传来杵地的声音,我走出门外,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颤: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满头大汗,穿着皱皱巴巴、发黄的白衬衣只有两颗扣子,一条没有腿的裤筒挽了个疙瘩,腋下柱着双柺,正从门前半坡上包谷地里吃力地往回跳,我赶紧跑下去搀扶着他。
经过询问,我了解到,他叫高秀春,今年46岁,年轻的时候劳作时,被机械砸断了腿,母亲今年78岁,聋哑人,现在年岁大了,眼睛也看不到了,只能在家摸着做做饭,烧个水,还有个失联的兄弟,至今下落不明,家庭收入主要靠母子二人的低保,自己目前还能支撑着做点农家活,在门前屋后种点包谷、油菜和蔬菜,勉强维持生活。他还告诉我,在地里锄草的时候,他就用家里断了靠背的椅子放在地里,坐着锄,锄一处挪一处,听他讲完这些的时候,差不多30多米远的上坡路,我们走了10多分钟才到家。
进屋后,我见没有那么多凳子,就坐在大门墩上,他把门背后的挂篓倒扣在地上,坐了下来,等他喘了口气,我又迫不及待地问他:“你养了那么多的羊,怎么没盖羊圈呢,白天可以放在外面,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呢?”他顿了顿,眼睛湿润了,缓缓地说道:“我在出事后,住在这座大山里,离我最近的邻居到我这儿来也有十来里路,平时我和我母亲相依为命,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十分孤独,于是我用两百斤包谷换了一只小羊羔,这只小羊非常温驯,我走在哪儿带到哪,白天我在地里做农活,它就在地边上吃草,晚上我在床上睡觉,它就卧在我的床前,我搂着它的脖子,它就蹭我的腿肚子,有时候我哭泣,它靠着我,我们虽然没有对话,但我们用心在交流,我是它的依靠,它是我安慰。两年后,它分娩了三只小羊,目前这三只小羊也长大了,有两只是母羊,如今还繁殖了八只小羊。现在虽然它们越来越多,但我腿脚不方便给它们修圈,同时我也习惯了有它们,和它们吃住在一起,我感到充实。说到这里,它噙着泪花的眼睛,略显得有些欣慰。
羊是希望
随着他的讲述,我感觉我的心在沉下去、沉下去…… 看着他凄凉的家,我真不知该对他说些什么,他真的太难了……
“不过,它们长的很快,我估计再过两三年我就有十几头母羊了,一只母羊一年能下三头小羊,三五年后,我就有一百多头羊了,按现在市场价算,一只一千多块,那时我就会有十几万呢,只是到那个时候,它们在我家里肯定住不下了…… ”他继续说道,此时,他那神采亦亦的眼神中又露出了一点忧郁的神情。
同行的老孙说:“你是贫困户,你这儿的房子不通路,有灯莫电的,按照政策,可以考虑搬迁到梁家坝集中安置点,免费居住四五十个平方米的安置房,你这个地方太不方便了,太苦了,看病,买东西,干什么都不方便。”
高秀春略思索了一下,苦笑道:“说实话吧,我实在舍不得我的这些羊,这里其他农户都搬走了,出行虽然不方便,但前后方圆十多里都是荒山野岭的,离河也近,养再多的羊都行,况且我在这里屋前屋后种点粮食和蔬菜,就能维持生活,穿的脏点,屋里收拾的差点也没有人看得见,这里虽然苦,但是这里有我的希望。”
是啊!羊,是这位单腿汉子的伴侣;羊,是他还能得以坚持生活下去的希望与信念。
看着他很自悲的样子,我安慰他说“你真了不起,身残志不残,有好多日子比你好过多了,自己不知道勤劳致富,自食其力,还成天到村里、镇里、甚至到县上去闹,说没有享受这政策、那政策的,你靠一条腿蹦着走路,还养那么多羊,还有那么多打算,真的不容易,不简单!”
“我也常为自己只有一条腿而难过的流泪。但我更清楚,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有梦想,就有奇迹,人只要勤劳,就会有活路!”他继续说道。
拉家常中表册填完了,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高秀春单腿跳到院坝边,顺手摘了5条黄瓜递给我们,说是路上吃、好解渴,当我们拒绝时,他终于忍不住流泪了,他说他虽是一个瘫痪了的残疾人,但他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救助,内心里感到了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如果我们不收,他会很难受的……看着他那种充满感恩戴德与无奈的眼神,我怕拒绝会伤了他的自尊,只好连同他的情意一同收下,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我接过的不只是黄瓜,更是信赖,是希望,是一份充满着血肉情谊的责任。
| 责任编辑: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