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同事们都知道是脱贫办综合组组长吴军的特殊“脚步”声,看到他拄着拐杖步履维艰地上楼下楼,大家伙儿想说几句关切的话却说不出口,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安慰的话语远不如让他休息几天来的实在。
8月30日,正在参加县脱贫攻坚工作会的吴军,突然接到同事电话:妻子遭遇车祸,锁骨粉碎性骨折,需要马上住院!原来,儿子打不通爸爸电话,着急时只有打给他的同事,接到电话,吴军立即安排好手中的工作赶往医院,在妻子完成手术后的第二天,继续赶到工作岗位。
9月11日,吴军不小心摔伤,导致距骨撕脱性骨折,经医院治疗后,伤情稳定,但医生嘱咐他要回家静养。他却放心不下自己的工作,拄上拐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相隔短短11天,夫妻俩双双受伤,家中父母体弱多病,孩子呀呀学语,困难一个个接踵而来,但在吴军脸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的抱怨和委屈,同事们都劝他在家里休息几天,他却说:“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咋离得开呀!”一个月来,他硬是拖着打了石膏的伤腿,拄着拐杖到单位上班。对吴军来说,艰难程度不亚于每一次“出征”。在妻子住院期间,他白天上完班后给妻子送饭,晚上在单位加班后又匆匆赶到医院陪护,经常是单位——医院两头跑,儿子还不到3岁,两三天都见不着爸爸的面,只能在电话中哭着喊着:“爸爸,爸爸!”,听到孩子的哭声,这个平日坚强如铁的汉子眼圈湿润了,对于孩子和家人,他实在亏欠的太多。而他,却没有因个人私事耽误一天工作。
2016年,全国上下打响脱贫攻坚战,吴军被组织委派至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担任综合协调组组长,他二话没说,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脱贫攻坚一线。一年多以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压茬部署、超常推进、艰难深重,作为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的“内管家”,无论从机关管理、会议筹备、公文起草、还是上下协调、档案整理,他都亲力亲为,率先示范,为了做好这些工作,“5+2”、“白+黑”已是工作常态,眼睛熬红了,青丝变白发,人也消瘦多了,他却从来没有叫苦叫累。看到吴军如此辛苦,妻子心疼地劝他歇一歇,他却说:“单位本来人手就不够,如果我休息了,工作还怎么干呢?”
2017年初,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迁至新的办公室地点,要求尽快搬迁。吴军白天在机关处理事务,晚上就到工地为施工人员打下手,监督质量和进度,经常忙到深夜,才披着一身灰尘和疲惫回家。办公场所如期装修完毕,看到同事们搬到新办公室舒心的笑容,他又风风火火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每到上级检查考核的关键节点,也是吴军最繁忙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展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需要收集全县各镇、各行业部门的资料,他便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边收集一边整理,编制目录、分类归档,天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几天下来,同志们看着他憔悴的容颜,心疼地说:“你要注意休息呀,脸色都熬黑了。”他却说:“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云淡风轻;没有惊天动地,却是全情投入。在平利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为百姓脱贫、幸福安康而日夜奔波的一大批干部,吴军同志正是其中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平利以严的工作态度和实的工作作风,锻造出了一支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重协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扶贫铁军,正是有了他们,引领着平利百姓在同步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