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准三提三关爱 助残脱贫有保障——平利县助残扶贫工作综述

信息来源: 作者:吴波 甘启平 发布时间:2017-09-05 09:02 【 字体:

平利县是女娲文化重要原发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绞股蓝第一县和中国最美乡村,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1个镇、137个村、6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万。2017年全县有贫困村79个,未脱贫人口1481138212人,贫困发生率19.1%。贫困户中有残疾人3431人,这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为助推贫困残疾人口摆脱贫困,我县按照“三准三提三关爱”的思路,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努力提升残疾人口的获得感,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强化三个精准  确保靶向施策

坚持把对象精准、措施给力、靶向施策作为残疾人脱贫的关键基础。一是精准识别。在20142016年多次开展残疾人数据采集的基础上,今年按照贫困户评定标准程序,扎实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精准识别未脱贫残疾人口343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残疾人1171人、低保贫困户残疾人1265人、五保贫困户残疾人995人,精准锁定了作战对象。二是精准帮扶。县委、县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特别重视,要求各镇按照县残联反馈的残疾人信息,落实最过硬的干部包帮最困难的残疾家庭,逐户逐人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定脱贫时限,确保贫困残疾人个个有人帮、户户能脱贫。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包帮1户残疾家庭,每月到户走访,精心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指导全县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三是精准滴灌。根据致贫原因,用足用活“1+N”脱贫政策,因户制宜、综合施策,逐户制定帮扶方案,确保每个贫困残疾家庭至少享受3项以上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扶贫政策,全方位助力贫困残疾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

着力三个提升  确保如期脱贫

坚持把自立自强、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作为残疾人脱贫的核心支撑。一是提升内生动力。帮扶干部通过上门送政策、真诚交朋友、贴心搞服务,打消贫困残疾人“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树立“宁苦干、不苦熬”的自强意识,不断激发实干脱贫的决心和斗志。二是提升脱贫本领。县残联协调扶贫、人社、农林、茶业、经贸、供销等部门培训项目资金136万元,集中用于残疾人培训,现已开展农村电商、特色种养、盲人按摩、专业修脚等残疾人技能培训500余人次,利用“1+N”政策,支持17名残疾人开设网店微店、152名残疾人发展特色种养、4名残疾人开设盲人按摩店,推介28名残疾人进入社区工厂就近就业。通过扎实有效的技能培训,提升了脱贫本领,拓宽了增收渠道。三是提升帮扶合力。建立“干部帮、政策扶、能人带”的工作机制,凝聚帮扶合力,形成了多维度助残扶贫的格局。干部帮,就是对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由帮扶干部协调“5321”贴息贷款,代办相关手续,扶持残疾人实现创业梦想。政策扶,就是县政府出台《关于2017年继续为全县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的通知》,县残联携手相关部门制定“1+N”系列政策,确保助残脱贫各项政策精准落地。截至目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进入申报审核程序,落实辅具适配500件,实施残疾人托养68人,完成残疾儿童精准康复转介服务11人,实现残疾儿童助学全覆盖,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省级盲人按摩示范店和省级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能人带,就是农林科技和供销部门组织101家农业经营主体、4家供销企业带动4301128名贫困残疾人,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产品回购等形式,把残疾人嵌入产业链实现增收。探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贫困残疾家庭优先实行配股分红政策,使其稳定获得分红收入。通过狠抓“三个”提升,让贫困残疾人更有尊严、更具活力、更加自强、更富成效地摆脱贫困、圆梦小康。

彰显三个关爱   确保脱贫成效

坚持把残联主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作为残疾人脱贫的动力源泉。一是彰显残联关爱。县残联经常开展入户走访,认真开展动态调查,充分了解贫困残疾人生活、康复、就业、扶贫、维权信访等现实需求和利益诉求,让各项政策带着温度和效率落地,把残联组织的关爱送到心坎上,把残联组织打造成为“温暖之家”。县残联结对帮扶广佛镇白果坪村脱贫攻坚,2017年筹措、协调帮扶资金31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全体干部职工尽心尽力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白果坪村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二是彰显部门关爱。县脱贫攻坚“八办两组”把贫困残疾人脱贫作为重中之重,优先解决安全住房、教育医疗、产业扶贫等难点问题,尤其是民政部门切实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一户不少地纳入低保、五保范畴,真正做到以户施保、应保尽保,为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奠定了基础。县农商银行、县医院、县中医院支持开展“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专项救治,切实减轻残疾人痛苦,有效预防残疾发生机率。三是彰显社会关爱。县残联建立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扶贫政策、脱贫典型、技能培训、用工招聘、工作动态等,让残疾人了解有关信息,关注支持残联工作。联合县商会、女子创业协会、援少会等社会组织,发动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成功人士致富思源、扶危济困,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对贫困残疾人给予更多更实在的帮扶,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 责任编辑: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