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市派单位联村包抓帮扶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工作动态
○洛河镇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
○正阳镇助推新民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八仙镇发放首批危房改造资金
○县水利局脱贫攻坚打出组合拳
○简讯:捐资助学活动
市派单位联村包抓帮扶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8月25日,安康市市派单位联村包抓帮扶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副市长何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何邦军强调,要客观把握我市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更要看到工作上的差距,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沾沾自喜。要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创新思路和办法,用心、用力,实实在在参与其中,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锤炼、提升自己的重要平台。要突出帮扶工作责任和重点,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医疗保障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干部帮扶精准度。要切实加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导向,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优先提拔重用;对脱贫攻坚履职不到位、任务完成差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及时给予组织处理。要强化后勤保障工作,各乡镇、各单位要帮助解决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食宿等问题,落实相关待遇补助,努力为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创造有利条件。
县委书记郑小东在致辞中说,去年以来,全县上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完成了去年的脱贫任务。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帮扶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平利坚持党建引领,党政齐抓共抓,大力推行“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建强支部核心,做大X载体,以各类协会、社区工厂、农村电商、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为纽带,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入脱贫攻坚,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当前,社会扶贫已经成为我县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力地推动着全县脱贫攻坚整体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会上,市脱贫办对全市帮扶工作进行了点评,市监察局就落实中、省纪委会议精神,执纪监察助力脱贫攻坚提出了要求。市人大办、组织部、公安局等单位做了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前往平利县兴隆镇马鞍桥村、药妇沟社区工厂、女子创业协会等实地观摩。(魏涛 孙义权)
【工作动态】
8月17日至18日,县委书记郑小东带领县委办、交通局负责人,深入正阳镇、八仙镇、广佛镇调研指导党建、脱贫攻坚、移民搬迁、新民风建设、电商发展等相关工作。在正阳镇,郑小东看望慰问了抗战英雄曾仕友老前辈。要求正阳镇要扎实推进“学亮比、争创出”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探索开展评比脱贫之星、帮扶之星、孝老之星等形式,将“学亮比、争创出”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进度,采取超常规措施,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快建成入住。
在八仙镇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现场,郑小东要求八仙镇要抢抓工程进度,强化工程质量,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弘扬“三苦三真”精神,力保贫困群众如期搬迁入住。
郑小东在广佛镇实地查看安置区建设、农村淘宝、脱贫攻坚作战室,认真翻阅了贫困户“两卡一簿”,与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交流探讨。要求广佛镇要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统筹推进电子商务带动贫困户增收,毫不松懈推进各项工作形成齐头快进之势,争取年终排名稳居第一方阵。
8月23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军深入正阳镇,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县级帮扶单位述职评议活动。来自全县7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截至目前在正阳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成绩、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述职。现场镇村干部、人大代表等还按要求认真填写了《脱贫攻坚县级帮扶单位民主测评表》。蒋军在对帮扶单位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逐一点评后,要求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毛万春书记在全省第二季度追赶超越点评会上的讲话精神。要坚持全员参与,选派优秀得力驻村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满意度、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出真功夫。要夯实目标责任,各贫困村尽快制作脱贫攻坚倒计时及责任清单牌,抓紧时间完善村容村貌规划改造。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和总结推广。(王梓)
8月22日,市创文办副主任张有明一行4人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的陪同下,深入到正阳镇观摩新民风建设工作。观摩组先后参观了正阳镇龙洞河村红色教育基地和张家坝村集体升学礼,察看了张家坝村新民风档案资料,听取了正阳镇关于新民风建设工作的汇报。在观摩张家坝村道德评议会后,观摩组对评议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评议选取的对象和事例具有代表性,评理说理是非分明,价值取向旗帜鲜明,语言朴实有力。同时希望继续提升道德评议会委员们的发言积极性,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其中,确保道德评议的公平、公正、公信。 (孙义权)
8月18日,副县长陈永乐主持召开移民(脱贫)搬迁点评推进会。要求一要把好“所有房屋主体竣工、计划脱贫户搬迁入住、剩余搬迁任务启动”三个时间节点,全力加快进度;二要抓住“质量安全、施工安全、资金安全”三个关键,夯实监管责任;三要强化“对象精准、三条红线、群众满意”三条底线,做好群众工作;四要突出“安全住房、产业发展、政策落地、村容村貌、群众满意度”五个重点,坚持抓实抓细,确保高标准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五要聚焦“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工作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工作作风”五个层面,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扶贫干部的工作水平。 (陈力)
洛河镇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
洛河镇将新民风建设与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社会治理“四大建设”相融合,以“一约四会”为基础,掀起了新民风建设高潮。
全面部署发出“动员令”。围绕“移风易俗、道德评议、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新民风建设六大重点,印发了工作方案,细化了任务清单,选派了11个新民风建设指导组。并成立新民风建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新民风建设工作,全面发起了弘扬诚、孝、俭、勤、和想民风建设总动员。
广泛宣传释放“信号弹”。坚持群众主体,以召开会议、牌匾宣传、悬挂横幅、入户宣讲、微信推送、亮点报道等多种形式,先后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会60场,悬挂横幅30幅,制作大型宣传展板11幅,设计主题文化墙2块,张贴发放倡议书500余份,图文报道10余篇,全方位、多渠道释放了新民风建设强烈信号。
问题导向拟定“新规矩”。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各村实际,以刹住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随礼跟风攀比、脱贫攻坚等靠要闹、好脚好手好吃懒做、家族势力横行乡里、无理缠闹扰乱秩序等群众深恶痛绝问题为切入点,严格程序制定了村规民约,为倡导新民风立下了新规矩。
精挑细选组建“评审团”。将道德评议委员会、村民议事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委员会“四会”建设作为推进新民风建设的重要推手,按照能说事、会处事、敢管事、想干事的要求,通过群众民主推荐,推荐“海选”了一批德高望重、明辨是非的群众健全了“四会”组织,为开展“说亮论”搭好了班子。(吕磊)
正阳镇:“三个一”助推新民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自推行“五、六、七”工作法,吹响新民风号角后,正阳镇迅速以张家坝村为新民风建设试点,以农户“一牌式”管理为突破口,规范“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推广家风家训,“诚、孝、俭、勤、和”五字新风正成为新的风尚。
为进一步促进新民风建设再上新台阶,该镇继续发力,以“三个一”筑牢根基,确保文明之花在正阳遍地盛开。
打造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正阳镇来说,龙洞河村三组98岁的曾仕友老人就是这样的存在。除了高寿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便是曾经的抗战英雄和新中国建设者,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对家乡的奉献、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标杆,更是新民风建设中“诚、孝、俭、勤、和”的具体体现。为了能充分挖掘曾仕友老人先进事迹,在全镇上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该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老人住所,将老人的述说回忆进行记录、整理成册,并制成宣传牌悬挂在墙上,同时,将各个时期的勋章和纪念品收集、展列,打造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纪念馆,以本土的先进典型为正阳广大群众树立一个引以为傲的学习典范。
举办一次特别的升学礼
近年来,随着各种“升学宴”、“谢师宴”、“庆功宴”的此起彼伏,使得庆祝金榜题名这件喜事都变了味儿,成了你来我往的人情绑架和入不敷出、硬充场面的尴尬,甚至出现了大摆宴席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良社会风气,正阳镇大力倡导以村为单位、集体举办升学礼的形式替代各种宴会,通过集结本村金榜题名学生及家长,为他们佩戴大红花、发放助学补助,并组织学生及家长宣读新民风建设移风易俗承诺书,邀请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发言交流,进行深入互动如写信、送花、拥抱等形式感谢父母、老师,从而回归“庆祝”和“感谢”的本质,将文明新风吹进每个人的心中。
开展一场扎实的道德评议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充分发挥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作用并加以引导、宣传,才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此,正阳镇将传统乡贤治理与现代治理理念有机结合,坚持以说论理、以评明德、以亮树德,深入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其中以村为单位,由群众推选乡贤能人、大户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严格按照村规民约要求,深入调查走访形成评议主题、确定评议对象,重点围绕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和“不诚、不孝、不俭、不勤、不和”等问题,确定说事内容,召开道德评议会,通过听取评议对象陈述、发动群众交流看法、评议委员们讲解引导、民主表决等程序,最终形成评议决议。依据评议结果,对先进宣传褒奖,对后进落实专人包帮转化,引导广大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在各村设民风观察员,掌握动态,及时发声。 (王亚琪)
八仙镇发放首批危房改造资金24.9万元
8月24日,在帮扶干部的联系和协助下,贫困户程用元用存折在八仙农商银行取到了10000元的危房改造奖补资金,拿着现金,程用元高兴的说:“有了这1万块钱,就可以用来支付材料款和工人工资了。 ”
近日,为尽早兑现贫困户危房改造奖补资金,使贫困户早日得实惠,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平利县八仙镇组织镇村干部召开了危房改造验收和资金兑付工作专题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连日来,该镇16个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深入实施危房改造贫困户家中,实地查看改造情况,督促工程进度,对达到标准的危房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同步拍摄改造后的房屋照片,收集存折账号等资料,建立健全一户一档资料并登记造册。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名单迅速按程序进行统一审核,对符合标准的农户打卡兑现奖补资金。
截至目前,该镇已对首批符合标准的25户危房改造工程进行了验收,共发放奖补资金24.9万元。(张根 覃伟)
县水利局脱贫攻坚打出组合拳
今年以来,县水利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党建引领、项目实施、产业扶持、解贫帮困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取得实效。
抓党建,聚力脱贫攻坚。局党委向长安镇金沙河村和正阳镇南溪河村派驻素质硬、业务精的党员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履行帮扶工作职责,走访群众化解矛盾,帮助村党支部建章立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投入80万元资金支持金沙河村和南溪河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购置办公设备,绿化硬化活动场所,使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三是将脱贫攻坚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主战场,成立5个以党员为负责人的项目工程技术小组,负责全县的水利行业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
做项目,筑牢脱贫基础。脱贫攻坚战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200余万元,实施项目181个,目前已完成项目135个,解决1.5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今年136个项目已完成90个,累计完成投资2340万元,预计10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扶产业,确保稳定增收。水利局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加大了对帮扶的产业扶持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引进3个茶叶大户对金沙河村和南溪河村茶饮产业进行帮扶,支持企业带到贫困群众就业。为南溪河冷水鱼养殖户争取项目10万元资金,提供优质鱼苗。
微心愿,树立脱贫信心。水利局党员干部在承担行业脱贫任务的同时,每人都帮扶4户贫困户,干部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向贫困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图书、为愿意发展茶饮产业的贫困户提供茶苗、向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春节前开展慰问活动等。截至目前帮助贫困群众完成“微心愿”37个,对三户贫困户大学生进行资助,干部个人累计捐款捐物2.66万元。这些“微心愿”的完成进一步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帮助贫困户树立了战胜贫困的信心。(李平 汪健)
【简讯】捐资助学活动
●8月22日,西安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八仙镇鸦河村2017年6名大学新生每人给予3000元的现金资助,进一步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
●8月23日,县司法局在老县镇东河村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对已录取的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4000元,希望他们珍惜求学机会,服务社会,回报家乡。
●县市监局日前为广佛镇东山寨村和西河镇磨沟村7名贫困家庭大学生送去21000元助学金,缓解他们上学难的困境。
●县新华书店日前为帮扶的贫困村西河镇凤凰寨村今年考入大学的六名学生送去助学金。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县新华书店经理李双贵与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六位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共同分享了一位大学教授写给自己刚考入大学女儿的一封信。以此勉励六位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鼓励他们成长、成材。与此同时,凤凰寨村引进的龙头企业绿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为这六位学生送上了爱心红包。
●8月19日,乡缘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陕西聚硒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平利县昌益养殖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负责人在广佛镇松河村举行的集体升学礼上,为今年考入大学的7名新生每人给予2000元的助学金并送上美好祝福。
| 责任编辑:万思雨